孙思邈在禹州:迈过这道坎儿,无药不灵!

2022-01-20 02:48:13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刘俊民

我要分享:

摘要:

□刘俊民

1月6日,新出台的《河南省新冠肺炎中医防治方案》要求,各地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充分运用中医药预防措施,整合当地资源,确保预防药品质量和供应。

疫情之中的药都禹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不仅有充足的药材保障,还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助力。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在这座药香浓郁的城市,“新冠”又能肆虐几时?

在儿时的记忆里,禹州有着许多灰瓦灰墙的古建筑,据说是古代的药行。但除了北关的制药厂外,对禹州中医药,并没有更多的印象。

直到20世纪80年代,禹县更名为禹州市,大大小小的街道旧貌换新颜,一条崭新的药行街成了独特的风景。

一间间药铺次第开业,沁人肺腑的药香又回到了药都。

孙思邈夫人的脚“八斤重”

论及禹州的药业文化,不能不提“药王”孙思邈。

当年走过药行街,印象最深的,是街心的那座汉白玉孙思邈像。一位手托药葫芦的老人,目光慈祥、面带微笑地望着前方。

塑像称不上高大,身上常裹着一层层红红绿绿的袍子。

一位药商曾告诉我,在这条街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哪家生意做得好,就要给“药王爷”披上一件披风,以表谢意。当然,也有患者病愈之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先贤大医的景仰。

“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禹州人打心眼儿里敬重孙思邈,药界更是把他看作守护神。

民间有许多传说,述说着孙思邈在禹州各地施展高超的医技,为众生乃至神仙、猛兽医治顽疾的传奇。

其中一则道:孙思邈决心走遍天下,遍访名师,苦学医术。在云游途中,他屡遭失败,内心十分痛苦。

一奇人指点他说:“啥时你老婆的脚有8斤重了,你就不会医死人了。”孙思邈听后不明就里,谁的脚能有8斤重呢?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夫妇俩走到阳翟(今禹州)境内。在翻越城北八里岗时,因道路泥泞,推着独轮车前行的孙思邈,催促远远落在后面的妻子。妻子抱怨说:“我的脚总有8斤重!咋会走得快!”

他们继续前行,遇到众人抬着一位因难产而死的孕妇。孙思邈上前一看,发现是假死,一针扎下,救了两条人命。

从此,他名声大振,便在禹州定居行医。

这则故事耐人寻味,却也揭示一个道理:中华医药学的每一分积累,都以无数次失败为代价。不经过一番磨难,难以取得非常的成就。

印象里的神医,总是一个人跋山涉水,怎么孙思邈一路行医,居然带着家眷?也是。家属不跟着,他不会在禹州定居。

自神农尝百草的时代,人类便与形形色色的疾病展开了没有终结的斗争,原本柔弱的生命,因此坚韧而刚强。通过不断丰富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一个个绝世名医次第闪现于历史长河。

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这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为备受疾痛之苦的黎民百姓点燃了希望之灯。

神农尝百草,使“本草”成了中药的代名词。几千年来,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于本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不同时代的药典,累积起中华医药的辉煌。

地处中原腹地、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禹州,有着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

白果姑娘与禹州本草

神垕镇东南大刘山间,有株白果树大名远扬。这株树通高26米,身高9米,树围5米,树阴遮地1亩有余。白果树旁有一山泉,名叫灵泉。泉边建有灵泉寺。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穷人家的姑娘叫白果,从小没了爹娘,12岁就给财主放羊,受尽了磨难。

一日,她在山坡上拾到一枚不知名的果核,便种在山坳里。经过她的精心照料,几年后这棵树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结满果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食用果子之后治愈了咳疾,遂摘下果子带到山下送给有病的人吃,吃一个,好一个。这棵树结的果子,治好了成千上万的病人。

白果树旁,那眼流淌不息、清澈甘甜的山泉,也被称为“灵泉”,据说有独特的疗效。

白果树与灵泉水,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在时光的流逝中施惠于人,完成了神化的过程。

地貌丰富的禹州,孕育着十分丰富、取之不尽的药用资源。

宋代,大诗人梅尧臣所作《阳翟山种药》,描述了此间药农的生活:

云外阳翟山,实与嵩少接。

山中采药人,能自辨苗叶。

当须斸其根,以遂素所惬。

野箨包旧土,远置风雨捷。

故本含新芽,枯莛带空荚。

植虽乖地势,培壅得专辄。

冬谁论臭香,春定引蜂蝶。

岂惟识草木,庶用补羸苶。

明代,热衷植物学研究的周定王到禹州考察,采集标本,并于1604年著就《救荒本草》一书。

此书共列各类救荒可医、可食或医食两用植物414种,每种植物均配有木刻图样,以利百姓“遇荒岁按图而求之,随地皆有,无难得者。苟如法采食,可以活命”。

其中,在对剧毒药物的处理上,采取吸附分离技术,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周定王死后,葬于禹州市无梁镇山区——他曾经采集百草的地方。

任文政所著《禹州医药志》称,禹州是全国著名的中药产地之一,药材资源丰富,盛产动物、植物、矿物药材共1084种,总蕴藏量达1200万公斤。

冠以“禹”字号的白芷、南星、白附子、禹密二花、禹粮石、全虫、柏麦等十个品种,被列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这其中,禹密二花产于禹、密交界处的尖山。

古城、钟楼、狮子口、郭连的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子,鸠山坷垃垛的全虫,魏井、张地的辛夷花,张得大周的连翘,小吕、大吕的生地,顺店兴国的山茱萸,康城的杜仲,火龙老官陈的桔梗,山货的牛蒡子等等,都是药中名品。

据称,禹白芷抽薹试验成功后,每亩单产增加一倍,其种子、种苗被列为国家一级保密项目,禁止出口。京、津、沪生物研究所,利用禹全虫研制成功“血毒素”,畅销国内外。

近年来,禹州中药材的规模化、基地化种植,为专业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以药源、药魂、药都为主题,也形成了系统的药业文化体系。

禹州药市,香于何时

据说,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刚刚统一中原,诏令全国药商集结钧州(今禹州市),恢复战争中遭到重创的药业市场。

这个诏令,无据可查,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朱元璋将药市建于禹州,与马娘娘有关。

元末大乱,马娘娘的一个弟弟失散于此,成为药市中的一个小伙计。

战乱结束,马娘娘亲自到各处寻找弟弟,最终在这里姐弟相逢。她看到禹州药铺林立,便向朱元璋建议,将此处设定为药材中转地。

传说固然不足为凭,但在明清之间,一个药材大市场确实在禹州形成了。

文化学者李留文曾撰文称:禹州药业,最晚可以上溯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当年,知州刘国儒招商创建南关药市。

道光《禹州志》记载:乾隆十三年,禹州通判何瓒再次招商。从密县洪山庙药市招来商人,设之禹州南街。

乾隆二十七年,禹州又起药市于西关聂政台下。“每年二三月间,商贾云集台下,山货、药材、土布入市经营,帐篷稠密,驮载辐转,货殖尤夥矣。”

光绪二十年(1894年)所立《十三邦创始碑记》则称:禹郡药材会之兴也,盖始于乾隆二十七年。州副堂何公精堪舆,善风水,赏览郡城之形势,嵩岭佳气,蜿蜒而来,远环近抱,清颍绕流,其人则敦朴,尚信义,多智行,慨然曰:钧台阳翟,岂但古擅名胜,知此后富庶足资,必当商贾辐辏,而俨成一大都会也。于是谋谋绅商,佥以密邑洪山调药栈请至禹,定议每年春、孟秋、仲冬三期会以倡之。此其滥觞也。

碑中所记,虽与志书略有出入,但共同说明禹州药市的繁盛,当在乾隆年间。

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种植条件,在清代,禹州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与河南归德、怀庆和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并称四大药市。

这是中国药业史上,首次出现的全国性药材交易市场。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