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01:53:28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毛迎
我要分享:
一路旁商铺林立。记者 毛迎 摄
人民商场曾经位于七一路上。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七一路,在许昌人心目中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许昌人爱逛的胖东来时代广场更是为这条街增添了不少人气。
你也许不知道,70年前的七一路只是一条小土路,还有一个略显“土气”的名字:土城街。小小的土城街是怎样一步步变身为繁华的七一路呢?跟随记者来探寻一下七一路的“前世今生”吧!
■ 土城街毗邻洋街,地理位置优越
七一路与南护城河平行,西头正对着许昌火车站。
“建设路所在的位置,就是昔日的南城墙。”4月16日,80多岁的市民曹书文站在曹魏古城南城门前,望着车水马龙的建设路和碧波荡漾的护城河说。
许昌的城墙历史悠久。据1993年出版的《许昌县志》记载:“唐代曲环卫陈许节度使兼许州刺史时,修筑土城,并导潩水注入护城河。”然而,当时的城墙风貌无任何史料可查。明嘉靖时,许昌护城河基本形成,城垣经过修整,“许州城周围九里一百三十九步,高三丈一尺,广一十丈一尺”。这是关于许昌城墙目前有清晰记载的最早史料。
翻开1933年版的《许昌县志》,内载的民国时期许昌县城街巷图清晰地显示完整的城墙。许昌城大致呈正方形,东西间距略长于南北间距。城内外有大小街道20多条,每条都有自己的特色。
西南门外,1904年京广铁路全线通车后,由车站至南关新辟一条大街,俗称“洋街”,1927年后改称大同街,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又称胜利街。由于位置优越、客流量大,许多娱乐场所如国民电影院、华顺戏园、三星舞台应运而生。洋街旁边,还有一条土城街,因紧邻外城土城墙而得名。因其邻近车站,多开设饭店、旅社,远近商贾多留宿于此。
“七一路以前叫土城街。记得我小时候七一路南侧有一大片杨树林,我六七岁的时候经常在那里放羊。”70岁的市民李文福自幼居住在市区大同街,他说,七一路南关大街以西段曾经叫车站路,南关大街以东段叫土城街。他曾听一些年长的朋友说,在今日的许昌大酒店附近,旧时有土城堡,所以人们就把这条连接南关大街和文峰路的道路称为“土城街”。随着七一路的不断修整,土城堡以及残留的土墙都已不见踪影。
■ 党政机关聚集,被称为许昌的“长安街”
据1993年《许昌市志》记载,民国年间,许昌城内仅有衙前街至南关一条马路。此路于1914年修建,用石块铺地,1921年翻修一次,至1949年,因年久失修,石块无存,与其他街道一样,成了坎坷不平的土路。
我市文化界知名人士李彬凯先生写的《莲城赋》一文中,有几句描写过去城区环境的顺口溜:“一条大街路不平,七家烟厂三家停;八辆汽车烧柴炭,城里处处是臭坑。”其中,“一条大街路不平”说的就是原来的七一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区道路年年整修,路面质量几经改进。
1953年以前,七一路只是一条小土路,西到南关大街,东到文峰路。1953年,群众义务修筑了车站路(现七一路西段),为灰渣结构道路,七一路延伸至许昌火车站。到了1958年,七一路铺上沥青,成为许昌市区第一条柏油路。
这条路之所以叫七一路,是因为这里是老许昌地区党政机关聚集地。市委、市政府原来都在这条路上。老市委办公大楼原来就在清华苑小区内,市政府家属院里的行署花园原来是老许昌地区政府办公大楼。它是一座4层楼高的仿苏建筑,非常气派。
随后的数十年里,七一路被人们称为许昌的“长安街”。2002年,市委、市政府搬迁到东城区建安大道上。
4月11日下午,天气晴朗,在七一路南侧的市政府家属院里,83岁的黄女士和几个老姐妹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聊天儿。“我1973年从漯河调到许昌工作,在这个家属院住了49年。起初这个院子里都是低矮的瓦房,后来建起了楼房。这些年七一路的变化太大了。”黄女士说。
如今,在市政府家属院内,还能看到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市政府礼堂,当时是许昌专区机关食堂的一个餐厅,1970年以后改为礼堂。该礼堂有两三层楼高,室内可容纳上千人。1986年,许昌撤销地区改为地级市,原市政府礼堂就成了每年人大会的主会场。除了开会外,这里还为群众免费放电影和进行各种文艺汇演。
■ 商铺云集,七一路变身繁华商业街
旧时的许昌有多繁华?1933年《许昌县志》记载:“许昌濒临平汉铁路,馆毂南北……富商大贾,穈集于兹。懋迁转运,日以发达,居然一小商埠规模也。”
因为紧邻许昌火车站,七一路发展商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记者在1990年编印的《许昌市地名志》中看到,1968年,我市在繁华的七一路西段建起了两层楼高的七一百货商店。
1986年10月,七一百货商店建起了三层楼,并改名为七一百货商场。商场面向七一路,背向大同街,南北两侧
各设有大门,门楣上书金色的“七一百货商场”几个字。门框、房檐饰人造大理石,墙面镶马赛克,蔚为壮观。
七一百货商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该商场一、二层为营业厅,大厅内铺有水磨石地面,设有组合吊灯和铝合金玻璃柜台货架。商场内有针织、棉纺、鞋帽、五金、文具、食品、花卉、服装、小百货、家用电器等商品,经营品种常保持在7500种以上。
南关大街和七一路交叉口被“老许昌”称为“岗楼”,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许昌的商业中心,附近分布着人民商场、七一百货商场等大型商场,一度是许昌人购物的首选之地。
七一百货商场东南方,与之仅一路之隔的是人民商场(今胖东来电器);西北方约1公里处,又有许昌百货大楼(今胖东来大众服饰)。3家商场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南关商圈”。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七一路相交叉的南关大街接连开设了大兴斋商场、天都商厦、东亚商城及芙蓉轻纺城等商场。如今许昌人爱逛的胖东来生活广场,就是芙蓉轻纺城所在地。
2009年,七一路与六一路交会处的胖东来时代广场开业,成为我市又一个“商业地标”。
2016年11月8日,“许昌市七一路电子数码特色街”正式被授牌为“中国特色商业街”,成为我市首条“国字号”商业街。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如今,行走在开阔平坦的七一路上,看着街边商铺人来人往,你还能想象出昔日“土城街”的模样吗?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