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什么是养老诈骗?家有老人的需要看这篇

摘要:

“他长得和我儿子很像,对我很好,怎么会骗我呢……”

65岁的刘阿姨因子女不在身边,长期独自生活。2015年8月的一天,刘阿姨路过小区门口看到有人在设摊,“阿姨,我们是一个养老产业投资项目,您投资后既可以后期低价享受养老服务,又可以收取高额‘福利’,保本付息稳赚不赔。”

“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2%-14%,我听了蛮好的,小伙子也很有礼貌,当场就签了一份《养老产业专项出借合同》,通过POS机支付了5万块钱。”刘阿姨事后告诉检察官。

一开始,刘阿姨每年都可以收到4800元的利息,随即又连续多次前往该公司的门市部续签了养老项目合同,直到2018年底,刘阿姨发现利息没了,前往他们的门市部讨要本金才发现人去楼空。

刘阿姨是这起涉养老投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的被害老人之一。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王某某注册成立某养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未取得国家金融许可证的情况下,以筹资建设养老院为噱头,通过发传单、口口相传等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出售年利率12%-13%的理财产品,并承诺保本保息,变相吸收社会公众存款人民币1.4亿余元。至案发,尚有4500万余万未兑付。

“老年人手握一生的积蓄,同时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法不能准确辨别,这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常亮伟告诉记者。

2019年9月,金山区检察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被告人王某某提起公诉。

“老人的钱好骗不好赚。”不法分子不无得意的话,道出瞄准老年人群体实施犯罪的猖獗。日前,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在全国部署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最高人民检察院随即作出部署,要求依法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加大追诉力度,重点惩治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保健品、收藏品等)”、宣称“以房养老”等为名实施的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诈骗、集资诈骗等各类犯罪。

01

什么是养老诈骗

养老诈骗是指诈骗分子打着关爱老年人的幌子,披着温情的外衣,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宣称投资养老项目、提供养老服务、产品等,进而骗取老年人的财产。

02

养老诈骗的特点

1.利用老年人警惕性较低,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不法分子将目标锁定为安享晚年的老年人,通过前期热切搭讪、嘘寒问暖、赠送小礼品、提供免费的保健活动等方式,骗取老年人的信任,进而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

2.抓住老年人对新生事物较为陌生,信息较为闭塞的特点。不法分子将所谓的产品或服务包装成“高大上”的样子,加之老年人对政策法规、科技信息、金融理财等日新月异的知识了解甚少,将不法分子的虚假宣传信以为真。

3.迎合部分老年人贪图小利,盲目轻信“高息零风险”投资的心理。不法分子抓住部分老年人希望通过短期高收益赚取更多的养老金以更好地保障老年生活的心理,通过免费送礼的噱头诱导部分老年人走入贪图小利的陷阱中。

03

养老诈骗的常见套路

1.提供“养老服务”
迎合老年投资人的养老需求,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预售养老床位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养老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非法集资。

2.投资“养老项目”

不法分子抛出高回报承诺吸引老年人,惯用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养老服务等说辞,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养老服务”项目,收费名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预付费”等。这些机构没有能力提供所承诺的养老服务,获得资金后运作、流向不透明,有很高的集资卷款跑路风险,一些老年人的养老钱被不法分子诈骗。

3.销售“养老产品”

一些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

4.宣称“以房养老”

不法分子用“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以国家政策名义掩盖非法集资的本质,打着有高收益回报等旗号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诈骗资金,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部分老年人最终失去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检察官说法

所谓“免费”“返利”“零风险高收益”都是诈骗分子的套路。老年群体应提高警惕性,面对陌生人的嘘寒问暖时要谨记“不贪图小利”“不购买”“不投资”,这样才能避开诈骗分子的陷阱,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涉养老诈骗犯罪打击力度,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