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为证,记录许昌之路

地方志里的许昌故事(二)

2022-07-15 16:39:43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我要分享:

摘要:

工作人员整理“方志小屋”书籍。 记者 张铮 摄

□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杨淑雯

核心提示:许昌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充满活力和开放的城市。走进许昌市地方史志编纂室办公楼,你能从它厚重的历史和宁静的氛围里找到其深处蕴含的活力。许昌市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始于1982年。两轮《许昌市志》的编纂,源源不断地为群众提供富有乡土味儿的精神食粮。7月5日,记者以此为开端,为大家讲述许昌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的那些事。

【两轮修编】 让读者“触摸”许昌历史

“一部地方志记载了一方水土上的人和事,我们能从中读到该区域的变迁。”市地方史志编纂室主任郭汶青深有感触地说,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最简便、最可靠的途径,就是阅读该地的地方志。

许昌市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始于1982年。当年6月,许昌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下设总编辑室,负责具体工作。1986年2月区划调整,11月许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并于12月研究部署《许昌市志》(上古—1987年)的编写。1993年5月,新编《许昌市志》由南开大学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发行。1993年年底,许昌各县市全部完成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

“1993年出版的《许昌市志》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郭汶青说,该书特别突出记述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87年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自2000年5月起,市地方史志编纂室开始着手拟定《许昌市志》(1988年—2000年)篇目。2001年5月,《许昌市志》(1988年—2000年)编纂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第二轮市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经过18年的艰苦努力,2018年,《许昌市志》(1988年—2000年)终于出版了。

“许昌人海纳百川,自古就有修史的传统。”参与编辑该市志的郭汶青说,《许昌市志》(1988年—2000年)记录了许昌十余年的变化,囊括天文、地理、历史、科技等方面。

近年来,市地方史志编纂室不断创新,探索出年鉴、志书为一体的地情资料保存机制,秉承前人的史家传统,为这座历史名城尽到“存史、资政、教化”的职责。

【年鉴编纂】 集万卷于一册,缩一年为一瞬

用脑打开思路,用脚丈量文字。

在浩如烟海的文字里,有地方志编修者少有言说和难以尽述的艰辛。一卷一卷志书背后,是他们的平静与豁达。

“每年的年鉴编纂,我们不但要忠于现有的史料,还要抱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发掘埋藏在历史尘埃下的史料遗迹。”杨淑雯说,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完善年鉴编写,其中《许昌年鉴(2020年)》荣获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年鉴。

那么,何为年鉴?年鉴,从字面含义来看,“年”是指年份、年度,是记述的时间界限;“鉴”是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有照、看和借鉴、对照、鉴戒的意思。年鉴,是全面反映许昌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一部带有政府公报性质的大型工具书,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年鉴可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正确的决策和科学的管理,可为编史修志积累有价值的资料,保持历史记载的连续性,同时也是社会各界了解认识许昌的重要窗口。

“我们坚持‘一年一鉴’目标任务的落实,不断提高编纂质量,打造精品年鉴。”郭汶青说,他们在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条件下,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强力补齐短板。

《许昌年鉴(2020年)》参加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评选,成功荣获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年鉴。

《许昌年鉴(2021年)》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彰显地方特色。彩页设置“许昌印象”“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田野风光”“美丽乡村”“夜经济”“抗击疫情”等板块。内容特设“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并首次实现全彩印刷,使年鉴更具可读性和可观性,充满生机和活力。

【丰富内涵】 各类行业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许昌是“烟叶王国”,《许昌烟草志》记述了许昌地区烟草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包括烤烟生产、烤烟市场贸易、烟叶复烤加工、卷烟生产、卷烟销售与消费等。

《许昌地区卫生防疫站志》是20世纪80年代,许昌地区卫生防疫站编纂的部门志,反映了当时许昌卫生防疫的情况。

“方志小屋”里还摆放着诸如《许昌市土地志》《中国钧窑志》《许昌市军事志》等部门、行业志书,丰富了我市方志文化的内涵。

在开展首部新编《许昌市志》编修工作的同时,各县(市)和市直各有关部门也相继展开了部门志、专业志和地情史志资料专集的编修工作。2000年年底,全市共编纂出版部门志、专业志、企业志及旧志整理百余部。

我市在开展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的同时,1985年,许昌地区地方志总编辑室编写了《许昌地区经济简述》《许昌地区大事记》。许昌相关部门和单位编写了一批部门志或资料汇编,许昌所属各县在编写县志的同时,编写了一批专业志。《许昌地区经济简述》《鄢陵花卉志》《长葛毛纺志》获得了省编委会三等奖。

志为镜,照古今。我市涌现出了不少甘坐冷板凳、默默奉献、笔耕不辍的修志人。诸如荣获“全国地方志先进工作者”的宋国辅。他和他的父亲都是襄城县史志编纂室的工作人员,他们以修志为己任,默默奉献。

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2000年以后,我市陆续编纂了《许昌公安志》《许昌市教育志》《许昌烟草志》等一批高质量部门志、行业志。近年来,禹州市《褚河镇志》、长葛市《老城镇志》《长葛民俗志》《许昌标准地名录》印刷发放。长葛市《佛耳湖镇志》即将出版发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