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弘扬建党精神 推进民族复兴

中共襄城县委党校教师 崔占魁 程广锋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形态丰富,产生于不同时期的精神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特征,细梳起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鲜明特点。

一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总书记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概括为“两信”,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伟大建党精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革命年代,共产党人曾多次遭遇严重挫折,但在敌人的屠刀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的信念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开拓奋进,谱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篇章,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胜利。改革开放改善了中国人的生活条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在暗涌的物质利益面前,能否坚守理想信念,成为一种新的考验,而这种坚守,又显得特别珍贵。“孔繁森精神”、“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展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纯洁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境界。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使各行各业的共产党人能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用自己的付出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向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迈进。共产主义的信仰与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永葆蓬勃生机和盎然春意的不竭动力。

二是求真务实。仰望星空,方能致远;脚踏实地,才有根基。远大理想固然重要,但仍需要载体,才不至于沦为空想。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既蕴含高远的理想信念,也包含鲜明的现实指向。求真务实,方能致远。从历史上看,但凡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真正做到了求真务实,那么这个时期共产党就会少犯错误,就比较顺利。反之,如果哪个时期共产党人脱离了实际,那么就可能遭遇挫折。大革命后毛泽东引兵上了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新路子,符合中国实际,最终成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宝塔山下共产党人开荒辟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根据就是当时延安的实际。西柏坡上“两个务必”的庄严宣告,告诫广大党员和干部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之所以能有伟大的成绩,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实践中不断纠错,不断改进,不断调整,越来越符合实际。可以说,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工作作风,也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中的重要线索。

三是宗旨意识。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群众更高尚;没有一种精神,比心系群众更强大。“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无穷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的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自然地成为广大工农群众的代言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人民的发展,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广大人民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广大农民分得了田地,工商业者获得了保障,有识之士有了参政渠道。建设年代,尽管中国共产党遭遇诸多挫折,走了些许弯路,但却未引发大的动荡。改革年代,“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广大共产党人心中,在天灾人祸面前,优秀的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我保全他人。创业干事的时候,优秀共产党人敢于担当,走在最前。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得以执政,是人民的支持,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要执好政,也需要人民的支持。

四是艰苦奋斗。任何事情都不是直线向前发展的,伟大的事业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我们的事业成功都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取得的。”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革命的传家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之一,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1941年6月,南洋华侨代表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到中国慰劳国共抗战将士。回去之后,陈嘉庚进行国共对比,“国民党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上下贪污,猫鼠同眠,一党合污之政权。”而延安的共产党“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务以利国富民为前提,并实行民主化,在收复区诸乡村推广实施,与民众辛苦劳作,同仇敌忾,奠胜利维新之基础。余观感之余,衷心无限之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陈嘉庚还因此断言:“得天下者,共产党也!”结果陈嘉庚一语中的,几年后,我党便取代了国民党,获得了大陆政权。执政后,毛泽东的“两个务必”像悬于半空的明剑,时刻警惕着共产党人不要因为执掌权力而骄傲自满,建设一个新世界仍然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改革年代,艰苦奋斗弥足珍贵。邓小平曾说:“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人民生活只有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才能得到逐步改善。”如今,改革出现了新的利益格局,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在纷繁利益格局中保持清廉拒绝腐败的利器。改革到了关键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能够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保证。

五是牺牲奉献。牺牲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靓丽的名片。从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那一天开始,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和牺牲。正是因为有了众多共产党人的牺牲奉献,才有了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就和改革的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历史。王若飞、瞿秋白、彭湃等早期的共产党人为革命毁家纾难,背井离乡,视死如归;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场上的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民族的光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阵地上的共产党人排除万难、顽强拼搏,只为中国早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人顶住重重压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创新求真,只为国家早日富强。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共产党人,用他们的牺牲与奉献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道德文章,让人高山仰止。现如今,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前无古人,任重道远。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如优秀前辈一样,正高举奉献的旗帜,推动伟大事业的前进,促成全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吃苦在前,克己奉公,多做奉献,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亘古不变的信条。

概言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多年的辉煌历程,并将继续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 龚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