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牢记“三个务必”,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中共襄城县委党校教师  牛超锋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既是对党的百年历史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发出了最强政治动员。

一、“三个务必”体现了我们党清醒的“赶考”意识

(一)从历史延续传承中把握“三个务必”。历史总是在惊涛骇浪中前进的,总要穿越重重关口,漫漫征程上,紧要之处往往只有关键几步,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是这样;回顾历史,“两个务必”形成于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随着三大战役的发动和全面胜利,全国胜利在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包围城市转入城市领导农村的阶段,如何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如何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这些问题突出地摆在共产党人面前。“两个务必”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73年来,怀揣着“两个务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我们在“三个务必”里感悟到了相同的精神指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战胜风险挑战、不断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初心使命从未改变,也深刻警醒我们务必牢记初心、深刻总结、永葆清醒的政治头脑,用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贯穿脚踏实地的每一步中。

(二)从党的优良作风中把握“三个务必”。历史在前进,今天我们党应考的内容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核心内容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面临的历史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还远没有到喘口气、歇歇脚、松松劲的时候,我们还要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与西柏坡时期相比,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务必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中保持足够清醒,始终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定力,以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谦虚,要求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并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谨慎,要求我们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稳妥地处理好现代化发展中的各类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艰苦,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永不懈怠、永不言败的工作作风;奋斗,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断把改革发展推向前进的精神状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三)从党的百年初心使命中把握“三个务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务必”,既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视人民如父母,永远对人民坦诚、率直、纯真,甘愿为人民利益赴汤蹈火、流血牺牲的本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在那列强肆虐、风雨如磐、内忧外患、民族危亡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依靠人民、领导人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党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即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使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正因为党始终不忘初心,保持着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始终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大的前进动力。从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的全面内战到三大战役的胜利,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党历尽艰辛初心不改,紧紧地依靠人民,团结和带领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才一步步从苦难走向辉煌,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牢记“三个务必”,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今天的中国,正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上。我们只有牢记“三个务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跨越“三大陷阱”,化解“四大危险”,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实现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梦想,完成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使命。

(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10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而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才能执着而坚定。当前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错综复杂,我们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实现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和意志的统一。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坚持“四个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二)要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积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厚物质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但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甚至更加凶险和重大。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这些都对我们的斗争精神、斗争本领、斗争艺术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这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时代背景。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的斗争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善于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三)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带领劳苦大众翻身解放、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的初心和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进程中,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尤其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加快推进教育、就业、医疗等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不断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让改革红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四)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经过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群山之巅,可见大江奔涌;高峰之上,方觉长风不息。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绝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坚定历史自信中的历史主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丰富发展。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唯有准确把握“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坚决贯彻“三个务必”,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才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责任编辑: 龚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