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堂与苏东坡

2023-03-09 01:04:29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刘俊民

我要分享:

摘要:

□刘俊民

许昌西湖公园内,有一座叫作梅花堂的古式建筑,前临池榭,蜡梅掩映,景色清幽。

明清两代,许昌梅花堂是知名的景点。它当初并不在这里,而是许州官府中轴线上建筑之一。

天下称作“梅花堂”的建筑不知凡几,许昌梅花堂与苏东坡有着独特的关联。剪不断,理还乱。

明弘治《大明一统志》云:“梅花堂在许州治北,宋苏轼尝为咏梅花诗。”

万历年间增补的《记纂渊海》又进了一步,直言苏轼不但是梅花堂展品作者,还是创始人:“梅花堂在府北,宋苏轼建。上有轼咏梅花诗。”

此间修订的嘉靖《许州志》反而叙述平实:“梅花堂在正宅,梅数株,腊月开,故名梅花堂。”

这一说法,或许沿用了前版志书,保留了堂名真源。引述的诗句,多是实景白描:“堂上树横斜,移栽几岁华。疏棂斗虬影,老干著冰花。”

远在无锡的小香山上,也有一座梅花堂,据说堂额为苏东坡亲题,来自许昌。明末张大复《梅花堂记》云:“昔学士薄游许下,建梅花堂于州治之北,手书兹额,云章烂然,此天下所共惊睹。希一遘焉不可得,夫谁使不胫而走于采香之故址乎?”

许昌梅花堂本以苏东坡咏梅诗著称,为什么又有苏题堂额,并且流落江南呢?

这一难以破解的谜题至少表明,早在明代,许昌梅花堂已是闻名天下、影响久远的苏轼文化纪念地。

清康熙年间,许州知州胡良弼在重修的梅花堂中,为新版《许州志》写下序言,又撰文思考梅花堂的来历:“坡仙未闻分符驻节,或卯君(指苏辙)晚年僦居,公侨于此;或发自夔门,出使皇华;或汝海酒监,胥征途必由之路,偶尔标颜,则有之矣。”

是啊,苏东坡没有在许昌工作或生活过,怎么会在官府内大兴土木呢?在此做客或路过时留下墨迹,倒还说得过去。

需要说明的是,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苏辙被贬为化州别驾,安置雷州。路过许昌时,“顾犹有后忧,乃留一子居焉,曰:姑糊口于是”。这是苏辙定居许昌的由来。此时的苏轼,已贬窜南方多年。二人获赦北返后,苏辙回到许昌,苏轼另赴常州,后辞世。他在许昌弟弟家中侨居,仅是不可能实现的猜想。

胡良弼质疑之余,并未在州志中修改“宋苏轼曾尝居颍昌(许昌)”的旧说,反而增添了更多的“东坡遗迹”。

其一:听水亭。“在许州西湖上,宋苏轼卜宅其南。辙尝有诗。”

苏辙在《春深三首》中,记录了许昌春日风光:“偶有茅檐潩水阴,近依城市浅非深。”又注解道:“潩水自西湖听水亭下派流,自城北而东,吾庐适在其南。”

听水亭是西湖著名景观,早在元丰年间,颍昌府教授邹浩就在游湖诗中写道:“琵琶不许陪犀尘,听水亭东一黯然。”

苏辙生活在听水亭南,却被后人硬生生解释成他哥。

其二,“苏子瞻旧寓”。舆图中标示在椹涧附近的大庄店,也就是今天的长店。

金末,大庄店曾生活着苏辙的六世孙苏嗣之,元兵入侵后,其母在家中自焚。把这里称为苏子瞻旧寓,委实有些牵强。后来变通了一下,称为“苏子由旧寓”,延续至今日,影响颇广。

苏辙在诗文中,明确表明自己长期生活在许昌城中,与西湖隔着一道城墙。其后世生活的大庄店,并不能证实为苏辙的另一处故居。

梅花堂、听水亭、大庄店。这三处曾经的“苏东坡遗迹”,宣传起来有些尴尬,难以自圆其说。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东坡是顶流人物,后世对他的追念,并未因时光的流逝而衰减。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中华大地上遍布东坡遗迹,人工的,或天然的;真实的,或虚构的……都有存在的理由。

虽然,苏轼没有在许昌生活与工作的经历,但在他的生命历程中,许昌是最为重要的地点之一。

可以说,他一生心系许昌,却又始终未能亲近,如同一颗不肯游离的卫星。

曾经,一个叫彭孙的军阀在许昌“气陵公卿”,为非作歹。苏轼在笔记中曾设想到许昌任职,来个先斩后奏,除掉大害。可见,曾经有过让他任职颍昌的动议,只是未能成行。

在他的诗作中,有一首《许昌西湖》,表明到此一游的经历。青春多病的他,看着忙碌的民工挖泥扩湖,直刺长官宋庠热衷造景,而不体恤民情。

事实上,这是许州西湖最为重要的开拓工程。“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的许昌西湖之美,自此名满天下。而苏轼本人步入仕途后,在颍州、杭州、惠州等地均修建了西湖景观,乐此不疲。

对于苏东坡来说,许昌城可谓是满城故旧。生活在这里的范仲淹家族、韩亿家族、杜纯家族、范镇家族等,对他的人生轨迹有着深刻影响。在他沉落黄州之际,颍昌府阳翟人、太守徐君猷给了他诸多温暖。另一位阳翟人,名列“苏门六君子”的李廌,也热忱地前往请益。

黄州归来后,范镇发出定居许昌的邀请,苏东坡这样回答:“许下多公卿,而我蓑衣箬笠,放荡于东坡之上,岂复能事公卿哉!”

流离南荒之际,留在许昌的家族子弟,成了他长久的牵挂:“人间无南北,蜗角空出缩。仇池九十九,嵩少三十六。”

遇赦北返之初,他接受弟弟的建议,意欲定居许昌,老兄弟相守,当地友人为他安排好了宅院。只是时事蓦然变化,犹如惊弓之鸟的他终究改变行程,犹如一颗流星坠落江南。子弟扶柩北上,送葬于颍昌府郏县。他终究回到了长久系念的中原。

苏辙在许昌生活了十余年,使这里成为苏轼之后的文化重镇。

苏轼的儿子也追随叔父定居于此。三子苏过成就最高,有“小坡”之誉。他在西湖之南结茅而居,名曰“小斜川”,传承着东坡的文化血脉。

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西湖公园重建了梅花堂。昔日深锁于官府禁地的名胜,在新的社会,以新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

“欣注坡翁手泽悠,堂基隐隐喷香浮。”漫步梅花堂畔,沉浸于醉人的梅香,领略东坡的才情风范,追怀他与许昌的过往,自会有一份独特的领悟吧!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