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两网融合”助力生活垃圾分类再提升

垃圾分类:“新风尚”变“新日常”

每周六资源回收日,家住东城区恒大绿洲的陈阿姨都会把收集在阳台上的快递纸盒、饮料罐、废玻璃等,送到小区资源回收日活动现场,分类投放。3月22日,记者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获悉,我市出台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固化市民良好分类习惯和文明行为。

巩固“两网融合”布局体系

当日上午,在恒大绿洲小区院内,记者看到居民正往智能垃圾分类箱投放垃圾。这种智能垃圾分类箱采用感应式投放口设计,有效做到无接触式投放垃圾。小区内还设置有垃圾分类实践站,站内可以阅读垃圾分类手册,还可以凭借日常垃圾分类获得的积分兑换垃圾袋等生活用品。

今年,我市将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网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有效衔接、融合发展,突破发展短板,实现垃圾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同时,我市还将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转型升级,统筹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物品交投网点建设,规划建设集中分拣中心和集散场地,促进可回收物收集、分拣、转运、处理等环节融合发展,推进城市生活垃圾中玻璃制品、塑料、织物等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提升社区回收服务便捷度

今年,我市要以定时定点回收、一定数量上门有价回收、定点预约回收等方式,规范主体企业在居住区开展回收服务活动,打通“两网融合”居民端“最后一百米”,形成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服务点网络。

另外,按照《关于规范废旧织物收运处理的通知》的要求,各责任单位对废旧织物进行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负责收运的废旧织物车辆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废旧织物的处置应符合相关规范。

升级改造分类投放点(站)

“今年,我们要把分类投放点(站)的升级改造,作为补齐基础设施的重点工作推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小区升级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站)设置不应过密或过疏,原则上每300至500户设置一处,通常设置在楼幢之间,既要考虑风向,又要位置合理,便于投放、利于收运。

“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小区配备除臭、消毒、洗桶设备,增加语音提示、人脸识别等功能,采取绿植花卉点缀,营造良好投放环境。”该负责人说。(许昌晨报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刘豪)


责任编辑: 龚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