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郑大学子“三下乡”:生态情 乡村行

今年暑期,郑州大学“桑梓情深·萤火探兴”乡村振兴调研组金子琳、胡梦斐、唐芳芳、张越、张秋盛一行五人,赴许昌市鄢陵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了解鄢陵县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鄢陵路径”。

强基点:示范创建

示范创建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镇村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鄢陵县陈化店镇挂牌成立“连所六村”乡村振兴示范区,涵盖东陈、所村、张刘庄、王岳南、王岳北、黄陵六个社区党支部,通过“党建+组织”“党建+人才”“党建+产业”,实现组织联建、产业融合、连片发展、抱团振兴,带动了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

调研组与西明义社区、赵寨社区党支部书记及居民进行访谈交流,对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其中,西明义社区花木种植历史悠久、区位优势突出,在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抢抓先机、顺势而上,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八棵树生态园”,围绕“农耕文化”“果蔬采摘”“研学基地”等,积极推广农耕文化,培育绿色农副产品,实现了用生态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了全民积极参与乡村示范创建的良好氛围。

破难点:监测治理

调研组走进许昌市生态环境局鄢陵分局智慧检测中心、环境保护监测站、第二环保污水处理厂,深入了解鄢陵县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处理措施。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解到,鄢陵县高度重视大气和水质监测工作,引入了先进的遥感监测技术和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重点排污企业、河道、空气质量的24小时监测,若数据出现异常,工作人员精准定位,迅速针对异常数据展开分析,采取措施妥善处置。

在鄢陵县第二环保污水处理厂,调研组见证了污水处理的前期准备、消毒、深度处理到最后达标排入河道的全过程,处理工序完整且高效。经了解,鄢陵县第二环保污水处理厂通过“监督+引导+治理”等措施,日处理污水2万吨。

育亮点:联动融合

调研组先后来到河南省紫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唐韵园林、鹤鸣湖、长寿山、花博公园等地,实地感受鄢陵县全域旅游的魅力。

河南省紫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新品种20余个,拥有相关知识产权30余项。在该公司万亩紫荆苗木基地,高高低低、形状各异的紫荆属植物随处可见,调研组了解了紫荆的研发、选种、生产、保存和开发利用等知识。

通过实地走访唐韵园林、鹤鸣湖、长寿山、花博公园等地,调研组在湖光山色中感受夏日清凉,在树木环绕中欣赏鸟语花香,在三产融合中体验文旅康养。当地以花木产业为主导,以文旅康养为基点,以乡村振兴为载体,着力打造生态发展新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引领康养”的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抓重点:统筹规划

调研组成员走进规划展览馆,通过解说、图解、影视等方式,利用大量的声、电、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感受鄢陵特色,详细了解鄢陵县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调研组成员受益良多,更增添与加深了一些体会。一要树牢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布局,走节约集约发展之路。二要坚持规划引领。以“前瞻30年、谋划15年、做实十四五”为目标,用好“强心聚核,轴带拓展,培育支点,网络布局”的空间发展策略,科学擘画发展蓝图,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全面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三要补足短板弱项。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乡供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提高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四要健全制度机制。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党建带群建,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促进基层政权坚强有力,基层群众自治充满活力。

编辑:梁倓坦    校对:杨伟峰

责编:龚政明    终审:艾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