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思想光芒照莲城(11)“红石村”变身旅游目的地

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             ——习近平

本报记者 吕超峰 石冠兵 姚伟涛 文/图

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一天,襄城县素有登高望远的习俗。紫云山上,人来人往,有的老友相伴,有的携家带口,领略“山水紫云、红石漫村”,感知自然生态美景。

还不到11时,紫云山脚下雷洞村的“山里人家”农家乐里,已经停满了豫K、豫D牌照的小汽车、旅游中巴车。32岁的老板杨洋也已在厨房里忙活起来——土鸡剁块,下锅翻炒,再盛到地锅中熬煮……

雷洞村远眺

劈柴在灶膛里熊熊燃烧,吐出一阵阵红蓝相间的火苗,阵阵浓郁的香气开始弥漫。“咱雷洞村生态环境好,农家饭菜也好吃,很受城里人欢迎。”杨洋笑着说,“就我自己来说,靠熬炒鸡,不仅娶上了媳妇,还过上了小康生活。”

据市金融工作局驻雷洞村第一书记滕东洋介绍,目前,雷洞村开设农家乐38家,带动就业150余人,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每年为村民增收累计150余万元。

如今的雷洞村,已经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雷洞红石村刻石

▶过去:守着“金山银山”却“没饭吃”,年轻人纷纷“逃离”

雷洞村地处伏牛山东麓,位于襄城县紫云镇西南部,被风景秀丽的紫云山环抱。

紫云山以“奇、秀、幽、古”著称,山间紫气缭绕,四季风景如画。宋代的焦赞、孟良曾在此啸聚山林,“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俗语就出自雷洞村。明朝成化年间的户部尚书李敏曾在此创立紫云书院,与诸生讲习“二程”之学,书香氤氲、名动中州。

紫云山多红石,雷洞村村民就地取材,利用红石建屋砌墙、垒堰修渠。红石房、红石墙、红石路、红石磙,红石磨盘、红石渡槽、红石炕烟房、红石猪圈、红石厕所……红石文化,为有着诗意山水的雷洞村平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沧桑。雷洞村因此又叫“红石村”。

可以说,横亘在眼前的紫云山,给雷洞村带来了秀美风景和美丽传说,但也曾给雷洞村带来交通不畅、生活不便等现实困境。

“俺俩刚认识的时候,进村只有一条路,路上还净是坑,房子是石头房、土房子,吃水还得用扁担挑,咋也没想到会这么穷。”提及以前的雷洞村,杨洋的妻子王可可说。

正如王可可所说,当时的雷洞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大路,群众没有致富门路,只能守着美景过苦日子。一则顺口溜,更是道尽了雷洞村当时的穷困:“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男男女女都外‘嫁’,村里光棍扎成堆。”

正因为穷,看不到出路,年轻人纷纷“逃离”村子。杨洋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雷洞的,因为太穷了。2008年下学后,在家找不到啥好的出路,我就外出打工,当过保安,也在饭店端过菜,可以说是‘从小卖蒸馍,啥事儿都经过’。”杨洋笑着说。

男人无奈外“嫁”,媳妇娶不进来,当别的村庄繁衍生息、日益壮大时,雷洞村却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一声长叹——人口锐减,村庄急剧缩小。

2014年,雷洞村建档立卡时,6个自然村共有622人,比20世纪90年代少了200多人,贫困户有83户285人,贫困发生率达到45.8%。

游客在雷洞村用餐

▶现在:发展乡村生态游,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依山而建的古朴民居参差错落,斑驳的红石渡槽穿村而过……深秋时节的雷洞村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游客云集于此,在领略乡村美景的同时,也见证着雷洞村的变迁。

2014年,雷洞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雷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修了,水通了,电网改造了。

基础设施初步完善后,雷洞村开始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山水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独有的“红石文化”为基础,“靠山吃山”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农家乐、民宿、采摘等特色项目应运而生。此后,雷洞村既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又让群众享受到了绿色生态发展的红利。

当荒山变成青山、青山变成金山,雷洞村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来了,不再是一副随时拔腿走人的样子。

杨洋也是这时回到了村里。“2015年,我回到村里,几个伙计喊着到山上玩。从小在山里长大,想着山上有啥好玩的。上山后我才发现,前来游玩的人很多,人山人海的。但当时农家乐很少,只有两三家,吃个饭还得排队。刚好那几年打工积累了一些收入,就想着也在山上开个饭店试试,谋个出路。”杨洋说。

让杨洋更加坚定信心的是妻子王可可的支持。“我们谈对象时,请她到山上吃了两顿熬炒鸡,可对她的胃口。直到现在,我们还常开玩笑说,就是这两只熬炒鸡,让我娶到了媳妇。”杨洋笑着说。

炖土鸡、炖大鹅、山野菜面条……得益于雷洞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可口的农家饭菜,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许昌、平顶山等地的许多游客都会来此游玩。

随着游客的越来越多,雷洞村的人气不断集聚,慢慢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穷乡僻壤,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杨洋的“山里人家”也从2016年最初的三四间屋子、四五张桌子,发展到现在的8间屋子、15张桌子,可以同时容纳200人就餐。“一般周末会比较忙、比较累,一天得有二三十桌。早上起来开始准备,一直忙到(下午)三四点,还没休息住,(下午)五六点晚上的客人又来了,一天都没歇的空儿。”王可可说,像今年“十一”假期,最多一天有30多桌。

就这样,在游客的口口相传中,一个个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雷洞村村民工作机会随之多了,收入也不断增加。像杨洋的“山里人家”就聘用了4个人,每人每月可以拿到2500多元的工资。“收入增加了,生活变好了,村里人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多了。”杨洋说。

同样感受到深刻变化的还有58岁的朱会勤。“以前,我都是跑到城里去卖,路又远,还不好走。”她指着篮子里一兜兜山野菜、麻椒、山核桃等特色农产品说,“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去,甚至还有人跑到家里来买。最多的一次,是一个旅游团,一下子买了80兜。”

▶未来:农旅融合描绘“村美民富”新画卷

依靠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雷洞村,这个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如今的“金凤凰”。

如何把雷洞村的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何把雷洞村乡村旅游的品牌擦得更亮?滕东洋和雷洞村“两委”一直在思索。

站在雷洞村村委会大院,向下望去,是一排排各式各样的帐篷。这是雷洞村正在着力打造的山间野舍露营营地。

“露营,既是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方向,又符合雷洞村实际情况,也是不少年轻人出游的首选。”滕东洋说,他和雷洞村“两委”班子主动对接创业团队,邀请他们到雷洞村实地体验、帮助选址、共谋思路。在紫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轮商讨,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以生态游园为基础进行改造提升,打造网红露营基地。

目前,山间野舍露营公司已注册成立,投资100余万元进行网红露营地开发,初步设计了雷洞自然村民宿露营、老马洞自然村林果采摘和胡家寨自然村休闲农家乐三种营收模式,不仅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万元以上,还可以带动村民就业10余人,后续还将为农家乐营销、直播带货农产品提供支持。

今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雷洞村的农家乐,正是“庭院经济”的最好体现。据滕东洋介绍,为提升农家乐的服务品质,雷洞村“两委”制定了《雷洞村“庭院经济”示范户星级管理标准》,从职业道德、食品卫生、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评分,颁发不同星级的奖牌并给予政策优先支持,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我们还围绕乡村康养旅游,编制村里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了停车场整体提升、星级农家乐打造、土特产销售平台建设等产业振兴项目,积极争取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专项资金,把雷洞村乡村旅游的牌子擦得更亮。”滕东洋说。

村里有村里的规划,杨洋也有自己的打算。“现在,我们已经开通了网上团购,让更多人通过网络知道咱雷洞的熬炒鸡。下一步,首先是把熬炒鸡做得更好,把店里的环境、菜品再提升提升,借助咱雷洞的好环境、各级的好政策,把农家乐打造得更好,再争取更多的游客,让咱雷洞熬炒鸡的名气传得越来越远。”杨洋笑着说。

紫云山下出美景,红石雷洞谱新篇。一座充满活力、魅力的村庄正在大放异彩,展现出新的风姿。

雷洞村只是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农业产业和生态资源潜力,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思路,推动乡村旅游向个性化、精致化、主题化方向发展,助推乡村旅游成为许昌旅游的新名片、旅游消费的新热点、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43个、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9个、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13个、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3个。

一条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一个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一处处休闲观光园区……在广袤的许昌大地,乡村旅游正描绘着“村美民富”的新画卷!

(扫码观看视频和图文)


编辑:杨仪  王洪      校对:樊迎喜 

责编:王辉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