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思想光芒照莲城(14)法袍有温度 为民显初心

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习近平

□本报记者 毛迎 黄翠平 乔利峰 陈晨 文/图

正义的阳光,来自一个个看得见的公正审判,也发自一颗颗守护群众安宁的拳拳之心。

魏都区人民法院“90后”女法官吴真真十年如一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获得“李庆军式好法官”荣誉称号。

搭建“红帆船诉源治理智慧平台”,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探索“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推出“执行110”,全天候快速精准打击逃避执行行为;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魏都区人民法院一项项举措,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情怀。

他们铁面无私,扛起正义天平;他们辨法析理,维护法律权威;他们睿智细腻,化解社会矛盾……许昌“法院人”一直视捍卫公平正义、守护一方安宁为自身追求的目标与责任担当!

开通诉讼服务绿色通道

刚与柔:“90后”女法官不忘初心守正义

“原告,通过庭前调解,被告愿意当场把钱退给你,并与你达成和解,你同意吗?”10月17日下午,魏都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吴真真对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庭前调解,被告是网红主播的招商人员,声称能够在网上带货,原告给被告转账5000元作为带货款。后原告与被告联系,对方的电话很难打通,因此发生了纠纷,最终双方对簿公堂。

“经过现场询问,被告是因为离职没有及时告知原告,引发了诸多误会。本着‘能调尽调’的原则,我在庭前对双方进行了调解,原告和被告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沟通比较顺畅,调解结果双方都很满意。”吴真真说。

通过吴真真耐心地释法说理,原告和被告不仅化解了矛盾,还互相添加了微信好友,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有机会继续合作的意愿。

法官吴真真耐心进行庭前调解

作为一名“90后”法官,吴真真走上司法岗位已经十年了。从书记员到法官助理再到员额法官,她始终严于律己、认真细致、恪尽职守,时时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

许昌某小区19名业主曾同时将开发商诉至魏都区人民法院,请求依法判决该开发商返还各自交纳的维修基金及利息损失。吴真真将19起案件合并调解,双方多年宿怨一朝化解。许昌一葡萄园园主因喷洒假农药导致40亩葡萄绝产,损失高达40万元,葡萄园园主将出售假农药的农资店诉至法院,经吴真真调解,原告及时拿到了赔偿款……

“民事法庭的工作忙碌而琐碎,大到涉案金额较大的经济纠纷,小到邻里之间的矛盾,每一起案件,法官都要付出100%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每一个法官的毕生追求。身为法官,不仅要刚正不阿、公平正直,还要真情亲民、真心待民、真诚惠民。”吴真真说。

人民法官为人民,吴真真坚守司法为民初心不改,用自己的言行,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展现了新时代女法官的飒爽英姿。

面对各种复杂的案情,吴真真不断摸索工作方法,快速成长为审判骨干。她就像盛开在审判一线的“铿锵玫瑰”,捍卫着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吴真真同志是近年来我院涌现出的优秀法官代表,在她身上,既能看到年轻人的干劲儿与热情,又能看到超乎年龄的老成与稳重。她曾荣获个人三等功、个人二等功各一次;2020年,被河南省高院命名为‘李庆军式好法官’;2021年,被许昌市共青团等部门授予第一届‘许昌青年先锋人物’称号。她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也代表着‘魏都区人民法院人’奋勇前行的新生力量。”魏都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徐晓勇说。

始与终:诉源治理+“执行110”双管齐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魏都区人民法院一直致力于探索完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好在社区有‘红帆船驿站’,让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这件事。”李女士与丈夫长年分居两地,感情日益淡薄,在商议离婚事宜中,二人就房产等问题产生分歧,最终诉至法院。

因为李女士带着孩子来往法院很不方便,其丈夫也在外地,调解员便建议李女士到她所在社区的“红帆船驿站”进行线上调解。

“红帆船驿站”是什么?它是“红帆船诉源治理智慧平台”的一部分。该平台由魏都区人民法院主导搭建,于今年2月上线试运行。与该平台同时启用的还有“一个中心两个驿站”。“一个中心”,即魏都区人民法院“红帆船诉源治理智慧中心”;“两个驿站”,分别位于魏都区灞陵街道吴庄社区和魏北街道王庄社区。

魏都区人民法院主导搭建的“红帆船诉源治理智慧平台”

10月17日,魏都区人民法院诉调中心主任陈艳洁点开该院“红帆船诉源治理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与当事人“隔空交流”,进行线上调解。她说:“这是我们魏都区人民法院的红色治理智慧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查看纠纷详情、诉源治理工作概况等,纠纷化解终端还可以进行云上应诉、云上调解、云上会议,一些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足不出户在线上就能化解。”

“红帆船诉源治理智慧平台”可以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互联互通,纠纷调解成功的,调解协议可以一键生成,需要司法确认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在线提出申请;调解不成需要立案的,可以线上立案,让群众“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通过该平台,李女士不出社区便解决了离婚事宜。

2023年前三季度,魏都区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共受理案件8966件,调解成功案件4331件,调解案件成功率48.12%,平均用时11.81天,在线提交司法确认473件,平均每月调解成功案件约480件。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每一名胜诉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最终期盼。魏都区人民法院创新推出“执行110”执行新模式,全天候快速精准打击逃避执行行为,切实把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变成“真金白银”。

“喂!是执行110吗?我看到在外躲债的刘某回家了,你们快来吧……”10月18日,魏都区人民法院“执行110”报警电话响起,24小时待命的执行干警和法警迅速出动,驱车赶往申请执行人举报的地点,顺利将被执行人带回。

“找人查物是长期困扰执行的一个难题。判决生效后,不少被执行人玩‘失踪’、打‘游击战’,以此躲避法院的查找、传唤。‘执行110’有警必接,接警必出,对被执行人形成了强大震慑力,让很多‘骨头案’画上了句号。”魏都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强说。

据统计,8月1日至10月16日,魏都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110”累计出警386次,拘传263人,送拘77人,扣押(车辆、财产)11件,督促腾房38处,和解68起案件,执行到位金额4140076.72元,执行完毕158起案件。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探索完善‘执行110’机制,不断提升执行威慑力。”刘强表示。

法与情: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法律无情,但法官应该是有温度的。在温暖自己的同时也温暖他人,才能更好地诠释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吴真真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法官的心声。

在吴真真看来,法官要遵循审判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相促进的工作思路,把民事案件当作民生问题来办、当作民心问题对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警人,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

魏都区人民法院坚持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扎实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法官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作为河南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之一,魏都区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多次走进小区开展巡回审判,经常开展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工地、送法进企业、送法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的司法服务。

“法官曾经在我们小区现场开庭,审理了一起邻里纠纷,让我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家住东城区的市民王建峰对开在“家门口”的庭审记忆犹新。

这起纠纷起因是家住小区二楼的业主发现厨房污水管道堵塞,致使污水和厨余垃圾从厨房下水道漫溢,严重损坏了新装修房屋内的家具、家电。该业主起诉到法院,要求物业公司及楼上已入住的26户赔偿损失。

东城法庭的法官组织双方就地调解,让业主和物业公司各抒己见,面对面沟通交流。旁听群众认真聆听,聚精会神地观摩整个庭审的全部过程。

“巡回审理的好处是更加贴近群众,让群众感受到法庭就在他们身边。我们邀请调解员当庭进行调解,这样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东城法庭副庭长郑艳圆说。

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是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主力军。

魏都区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成立营商环境司法保障中心,打造集诉前调解、立案、审判、执行多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涉企纠纷处理团队,建立“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模式,助力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化营商“软环境”。

“下一步,魏都区人民法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加充分、更可持续。”徐晓勇说。

(扫码观看视频和图文)


编辑:李咏梅  吕科       校对:艾   文

责编:杨 仪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