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金博橡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建设中的淅川县上集镇产业集聚区
核心提示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自2018年起,我市正式结对帮扶南阳市淅川县。
6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打出系列“组合拳”,帮助淅川县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
3月29日、30日,在市委网信办与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的“结对帮扶,网络媒体淅川行”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奔赴淅川县,与10多家媒体一起见证我市结对帮扶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1、为企业“牵线搭桥” 实现合作共赢
3月29日,风和日丽,记者乘车历时4个多小时来到淅川县境内,透过车窗,可见田间油菜花黄遍地、路边樱花朵朵,香气扑鼻。
汽车进入县城,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宽阔的街道、干净的路面、清澈的河水和不远处林立的高楼。“与来这里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如今的淅川很美!”同行的大河报记者吴俊池说。
产业帮扶是许昌市结对帮扶淅川县工作队的一项主要工作。记者走进淅川县金博橡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智能化的生产线上只有一名工人在操控设备。
据介绍,淅川县金博橡塑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产品涉及减震器橡胶件、发动机悬置、底盘橡胶件和空气弹簧等,广泛覆盖乘用车、商务车,供应国内多家知名车企。
2019年8月,经过许昌市结对帮扶淅川县工作队“牵线搭桥”,许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伟来到淅川县金博橡塑有限公司,洽谈平衡悬架尼龙轴套生产事宜,并且很快实现批量生产,使产品性能比过去提高30%。
“许昌是‘智造之都’,民营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许昌市结对帮扶淅川县工作队通过与许昌远东传动轴、西继迅达电梯、许昌精工机械对接,促使我们在产品供应与研发方面进行合作,最终实现共赢。”该公司副总经理周俊说。
走进位于淅川县上集镇的产业集聚区,大型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忙碌而有序,一栋四层的建筑正拔地而起。淅川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龚耀林介绍,该项目占地97亩,主要规划建设7栋建筑,包括办公楼和厂房,可供10多家企业入驻。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其中2023年使用许昌市对口帮扶资金550万元。
2 、荒山变“金山”特色农业种植结硕果
淅川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辖17个乡镇(街道),山区面积占比很大。许昌市结对帮扶淅川县工作队多措并举,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支持淅川县林果产业和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要从技术指导、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帮扶。
许昌市结对帮扶淅川县工作队队员陈伟立介绍,他们协调禹州市中药材种植协会会长宋石头到淅川县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这里的山区气候及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迷迭香。随后,他们安排禹州市种植迷迭香的药企代表常驻淅川县,指导当地农业合作社和群众种植迷迭香。禹州市的药企不仅提供迷迭香种苗,而且做好了技术指导、回收及后续加工。
其间,禹州市森茂迷迭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淅川县设立3家加工厂,对迷迭香进行初加工,拉长产品链条,示范带动全县迷迭香产业。
目前,淅川县在全县范围内打造了20多个迷迭香种植基地,种植迷迭香数万亩,有力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发展。
采访中,记者来到淅川县滔河乡朱山村的一座小山上,看到数十名群众正忙着收割迷迭香。“今年我们合作社种了3000亩迷迭香,一年收割两茬儿,一亩地收入三四千元。”村民李凯忠说,他们十分感谢许昌人民的大力支持与帮扶,他们的农业合作社不仅挣了大钱,而且让附近群众有活儿干、有钱挣,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在许昌市的帮扶下,淅川县有15个乡镇规模种植软籽石榴、蜜桃、蜜橘、黄金梨、杏李等林果,许昌市自然资源局林木发展中心、许昌市农科院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定期前来指导果农进行种植、管理。在果实成熟时,许昌市商务局会邀请胖东来商超、胖子店超市、九弟商贸等企业前来采购,构建林果产品销售渠道,使果农种不难、销不愁。
当日,在滔河乡润之堂药业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各种中药材加工设备一应俱全,工人们正在忙碌。该公司为许昌市结对帮扶淅川县工作队引进企业,于2023年3月注册成立,主要业务是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该公司已在当地采用多种模式种植3000多亩中药材,其中药材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目前,该公司正在建设发酵及发芽车间,今年产值可超千万元,预计到 2030 年总产值可超 10 亿元。
3 、提供人才支援 让淅川发展有“后劲儿”
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近几年,在促进文旅发展方面,因为胖东来、曹魏古城的影响,许昌市屡屡“出圈儿”。陈伟立介绍,为做好旅游人才培训,2023年11月20日至22日,许昌市文广旅局相关人员奔赴淅川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前期,他们先到淅川县移民文化苑、丹江大观苑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随后召开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双方就宣传推介、市场开发、服务接待、人才培养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摸清底数后,许昌市文广旅局联合淅川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举办结对帮扶淅川县旅游人才培训班,邀请许昌瑞贝卡大酒店副总经理林蒽,就星级饭店的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酒店礼仪等展开授课;许昌花都温泉度假区总经理助理靳志伟,就旅游景区管理与旅游民宿的提升建设分享了经验;许昌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金牌导游王青云,围绕“胖东来现象”讲授导游的极致服务,并就导游的职业发展路径与淅川县的学员进行了探讨。
“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开阔了我县文旅企业的发展思路,助力文旅产业的精品化、品牌化发展。”龚耀林说。
“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帮扶淅川工作,先后召开13次会议进行研究。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每年到淅川县考察帮扶工作,先后选派3轮帮扶工作队常驻一线开展工作。”许昌市结对帮扶淅川县工作队队长胡义志说,6年来,我市财政援助淅川县资金共8050万元,建成各类项目222个,主要用于乡村公共服务,切实为群众解决了急、难、愁、盼的问题;产业发展方面,结合淅川县情,重点帮扶了工业合作项目,以及中药材、林果等产业,帮助销售农副产品近2亿元;人才支援方面,组织开展支教、支医、支农、林业、科技、文旅等方面人才支持,支援人才 6658 人次,培训13224人次;劳务协作方面,市人社局组 织 招 聘 会 35 场 ,推 送 岗 位 信 息73265个,举办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522班次,培训群众21592人次,转移就业3227人;社会捐助方面,动员全社会捐资、捐物607.89万元。
编辑:赵欣 张鹏 校对:赵欣
责编:李炎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