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一辈子一件事

image.png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一辈子一件事”的执着,始终是成就事业的必备品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行行皆可出状元;择一业成一事终一生,事事皆可谱华章。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当前,全市上下正在齐心协力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许昌实践。日前,本报记者重访曾经报道过的4位典型人物,展现他们执着坚守的精神风貌,续写他们发光发热的人生篇章,激励全市上下以“一辈子一件事”的专注与坚定,积极投身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的火热实践,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合力,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许昌图景变成现实,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许昌贡献。


78岁基层党组织书记周遂德:

用半个世纪来践诺

“获评‘四星’支部,说明咱们的工作还有短板,还有不足,还有弱项。社区还有哪些工作需要提升、需要改进?大家伙儿都提提……”7月4日,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东关社区会议室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社区党委书记周遂德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听得仔细、记得认真。

周遂德今年已78岁高龄,在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52年。

image.png

周遂德

52年前,东关社区还是东关村,有7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2700多名村民守着人均不足半亩的耕地。村委会穷到没有固定办公地点,要商量点事儿,村干部们就围着村头老桐树的树墩蹲上一圈。大家都盼着一个有文化、有本领的人带他们走出贫困。

1972年,大学毕业的周遂德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选后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他望着台下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斩钉截铁地说:“我当村支书,有三个目标,一是要每个人吃饱饭,二是叫大家有钱花,三是让大家都住上好房子!”

支部强不强,关键在“头羊”。1974年的春天,在周遂德的主导下,村“两委”通过了建设东关村窑厂发展集体经济的决定。1975年的春节,窑厂给东关村村集体挣下了第一笔家底4万元,村干部挨家挨户给村民发大米、红糖和红枣,“东关人”的日子开始甜起来。有了自己的砖窑厂,村民们很快告别泥草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时代在发展,东关村变成了东关社区,周遂德的治村理念也与时俱进。从2012年起,周遂德带领班子成员对社区产业进行“腾笼换鸟”,淘汰有污染、效率低的企业,转而吸引科技含量高、能吸纳居民就业致富的项目。几年内,累计投资7亿多元的一峰时代广场、投资2亿多元的君悦时代广场、可容纳1500户商户的商贸大世界和年交易额达数亿元的中华药城等项目强势入驻,东关社区集聚了禹州市80%以上的特色商业,被当地人称为禹州的“王府井”。目前,社区90%以上的居民有自己的致富项目,年产值近40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一声承诺,一生践诺。52年里,周遂德这位政治上的明白人、班子的带头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不管多难都铆着劲儿带着大伙儿一路往前奔。这样的村庄“领头羊”,党最放心、群众最信赖。

本报记者 胡晨)


88岁2元理发店店主蔡瑞云:

“发挥余热多为人民服务”

打开卷闸门、清扫店内地面、准备好剪发工具……7月5日7时许,88岁的蔡瑞云老人和往常一样,来到位于市区新兴路与解放路交会处的理发店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虽然这家小小的理发店只有10平方米,没有门头,店里的设备也略显简陋,但由于蔡瑞云老人的举动而名声在外——坚持理发20多年只收2元钱。

“1986年,我和老伴儿退休后开始经营理发店。之后,收费标准从5角逐渐涨到2元后就再也没涨过价,至今已有20多年。老伴儿去世后,我就自己坚持开店理发。”蔡瑞云说。

image.png

蔡瑞云

“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坚持这么低的价格理发,图啥呢?”有些不了解她的人这么问她。

“我这个屋子里的东西都是几十年的‘老古董’,顾客也都是熟人,我要是涨价,感觉对不住大家,所以我一直坚持2元理发。”蔡瑞云老人笑着说,“现在我的退休金足够日常开销,子女也很孝顺,不指望理发发财,就图给别人带去方便。”

“我经历过苦日子,知道作难的滋味,自然也能体会到别人的不易。我只是想利用自己的所长,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些帮助。”蔡瑞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对待每一位顾客都像亲人一样,遇到有困难的顾客还会主动减免费用,甚至为他们免费理发。

蔡瑞云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也吸引了众多忠实的老顾客,他们大多是住在附近的老人。“我经常来这里理发,瑞云嫂子的手艺不错,品行更好。”75岁的赵保顺老人说,“有一次,我的老伴儿因为腿摔伤而无法下楼理发,我给她说了一下,她二话不说拿着理发工具就去了我家,还坚持只收2元钱。我真的很感动。”

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河南省“十大正能量代言人”、许昌市道德模范、魏都区道德模范……一个个荣誉称号见证着蔡瑞云的善举,也彰显着她“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

“人要知道幸福是从哪里来的。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尽可能发挥余热,多为人民服务。”蔡瑞云坚定地说,“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本报记者 张辉)


“老妈妈拥军服务队”队长袁雪云:

用爱和坚守织就34年不变的拥军情

7月3日一大早,在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光明社区活动中心,“老妈妈拥军服务队”的队员们在队长袁雪云的指导下,正聚集在这里排练迎接“八一”的节目。

1990年,刚刚退休不久的袁雪云和老姐妹们来到驻许某部队开展爱心服务时,看到有的战士衣服挂烂了却不会补,用透明胶布在背面贴住;有的战士裤子长、不合身,就往上卷成疙瘩……这些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远离自己的亲人来到军营,平日洗洗衣服还凑合,可缝缝补补却成了难事。

从部队回来以后,心疼战士们的袁雪云组织老姐妹们成立了“老妈妈拥军服务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定期到部队帮扶献爱心成了袁雪云以及服务队雷打不动的工作。

image.png

袁雪云

为部队官兵缝补衣服、表演节目,春节和部队官兵们一起包饺子、拉家常,端午节一起包粽子……袁雪云和队员们悉心照料战士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俨然成了战士们心目中的“兵妈妈”。

时光如逝,岁月如梭,30多年过去了,袁雪云从战士们口中的“袁妈妈”,变成了“袁奶奶”,“老妈妈拥军服务队”也从12人扩大到了60余人。2011年,“老妈妈拥军服务队”成立了党支部,目前已拥有近20名党员。

袁雪云秉性耿直,慷慨助人,宽厚仁慈,对子女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身教胜于言传。女儿刘英在母亲的影响下,也跟随袁雪云加入拥军帮扶活动中,让爱心继续传递下去。刘英说:“妈妈她也不会讲那么多大道理,她的一言一行教育了我们、感染了我们。”

如今,“老妈妈拥军服务队”的服务对象已不仅仅是部队官兵,还有身边的困难群众,服务范围也从拥军,延伸到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各个方面,如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为流离失所的精神病人寻家,帮助迷途少年重返校园……身边谁有难处她们都上前帮一把。

30多年来,袁雪云及“老妈妈拥军服务队”队员累计走进军营服务千余次,为驻地战士洗涮、缝补衣物3万余件,蹬坏3辆三轮车,帮助过的困难群众更是不计其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的身体条件允许下,我要带动更多的人行动起来,把爱国拥军的事业做大做强。”袁雪云说。

本报记者 付家宝)


75岁“人民调解员”马增杰:

让家务事不再难断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王安石的诗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老黄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我市的“人民调解员”队伍中,就有这样一位具有“老黄牛”精神的金牌调解员,他就是马增杰。

马增杰出生于1949年,1968年入伍,1986年转业到许昌烤烟厂工作。2009年退休后,闲不住的马增杰开始参与义务调解工作。

2010年9月,魏都区西关街道办事处社会法庭挂牌成立,刚刚退休的马增杰被聘为社会法官。由于其调解有方,找他处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魏都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成立后,专门给马增杰开设了“老马调解工作室”,让他有了更大的舞台。

image.png

马增杰

“矛盾调解这个工作可不简单,它是给党站的思想岗,给人民站的正义岗,给法律站的前哨岗,给稳定站的门卫岗,给群众站的和谐岗。”马增杰说。

基层问题错综复杂,群众矛盾千变万化。15年来,马增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00余起,收到133面锦旗。他还撰写了20余本40余万字的调解体会,骑行了5.4万多公里,蹬坏了3辆自行车。

“研究矛盾点、找准共同点、掌握平衡点、分析突破点、解决疑难点、协商统一点,掌握了这6个点,就掌握了调解工作的窍门。”马增杰说。

马增杰还把工作经验总结成顺口溜,通俗易懂、方便好记。“调解有窍门,看他什么人;调解讲人情,关键是真诚;调解有情意,说话有道理……”“年轻人靠启发,中年人靠鼓励,老年人靠安慰,老弱病残靠照顾……”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2013年,马增杰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优秀社会法官”;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调解员”;2018年荣登“中国好人榜”;2023年1月,被“出彩河南人”第四届最美退役军人宣传推介活动组委会评为“河南省第四届最美退役军人”。

如今,已经75岁的马增杰仍在发挥余热。魏都区西关街道办事处“老马调解工作室”里,不时有群众前来反映问题。骑自行车外出时,马增杰还在车上挂着印有“流动调解”字样的旗帜,随时随地调解各类突发矛盾纠纷。

作为一名老党员,马增杰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始终不变“。共产党员为百姓办实事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把调解工作干下去!”马增杰说。

(本报记者 武芳)


读懂“一辈子一件事”的精神密码

专注成就品质,坚守铸就辉煌。

持之以恒的专注追求,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关键基石。古往今来,多少有所建树者,正是在坚守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的信念中,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非凡业绩,留下了让世界惊叹的不朽传奇。

在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52年的周遂德,20多年理发不涨价、“小车不倒只管推”的蔡瑞云,34年如一日“照料”人民子弟兵的袁雪云和其他“老妈妈拥军服务队”队员,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的“人民调解员”马增杰……他们的经历不同、故事各异,但有一种精神特质贯穿其中,这便是专注与坚守。在变化的时间里延续不变的内核,他们身上那份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坚守,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与震撼。

“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好。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数字化时代,专注与坚守更显难能可贵,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稀缺品质。从时代命题而言,无论是攻克科技难关,实现“从0到1”的突破,或是在每个专业领域、新兴产品上的精雕细琢,甚至是送每一份快递、拧每一颗螺丝,都亟须这种始终如一的专注与坚守。

一辈子一件事,代表着对初心的执着坚守,诠释着对理想的纯粹热爱,彰显着对卓越的极致追求。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到精益求精的生产车间;从全面振兴的乡村热土,到服务群众的基层社区……在社会的聚光灯之外,全市还有无数人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正是这些点滴力量,如浩渺星空的点点星光,汇聚成许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洪流。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只要脚踏实地、乐于钻研,只要信念坚定、矢志不渝,每一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成长为术业有专攻的行家里手,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在时间之轴上演绎生命精彩。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新征程上,人人立足岗位、敬业乐业,人人执着专注、持之以恒,定能让每份工作都成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每个行业都成为潜力无限的奋进赛道,推动先行试验区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许昌实践中绘就出彩华章。

(许昌日报评论员)


编辑:李梦源  杜鹏勃     校对:张良

责编:杨仪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