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独有的“奥运记忆”

2024-07-23 10:35:15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张铮

我要分享:

摘要:

东京奥运会上,高亚辉(左)和鲍珊菊的合影

寇运兴(左三)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表演武术时与队友的合影

钧瓷《北京奥运长城鼎》


核心提示

巴黎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陆续抵达巴黎。一代代中国健儿用出色的成绩,渲染了奥运赛场上的“中国红”。

在这场国际体育盛事中,“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竞技精神感动着每个人。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奥运记忆,一座城市也是。我们在期待这场盛会的同时,也一同开启记忆的大门,找寻许昌人独特的“奥运记忆”。

中国武术威震奥运

很多外国人习惯把中国传统武术称为“功夫”。那么,这个称呼是如何而来的呢?有人会说“功夫”二字源于李小龙,其实并非如此。

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中国武术表演队就将中国传统武术以“功夫”的称呼正式介绍给了外国人。

许昌市东城区祖师社区寇庄村的寇运兴就是该队伍中的一员。

其中,1993年出版的《许昌市志》第595页记载:“寇运兴(许昌县人),功底深厚,艺业超群。1936年,他曾赴德国柏林,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上表演中国武术。”

7月18日,记者来到寇运兴的家乡祖师社区寇庄村。提起寇运兴,村民们都能骄傲地讲出他的故事。

“能参加1936年的奥运会,这与寇运兴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取得的好成绩有关。”祖师社区居民说。

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赛前夕,当时的奥委会主席发来电报,邀请中国参加奥运会。中国组建了10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此届奥运会,同时组织中国武术队参加在汉堡举行的奥运会体育表演。这是中国武术首次在欧洲亮相。

由于参加表演的节目多,中国武术队的表演仅被安排了1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中国武术队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全场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尤其是寇运兴的大刀和拳术,深深地吸引了现场的观众。

为了满足外国观众的要求,第二天,柏林奥组委在汉堡大戏院为中国武术队安排了专场演出。接着武术队又应邀到法兰克福、维斯巴顿等城市进行了表演,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传统体育武术。一家德国报纸盛赞中国武术是“艺术中的精华,体育中的骄傲”。

1980年,寇运兴次女寇凤仙决心完成父亲临终时的两个夙愿:一是将《武子梅花拳》编辑成书,流传后人;二是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她以其父的笔记和讲义为依据,结合早年所学,将武子梅花拳的有关源流、基本理论、基本功及代表性的拳、械、套路进行整理,花费近4年的时间,编成长达20万字的草稿,报请中国武术协会审定,该书1991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钧瓷作品牵手奥运

俗话说,“家有黄金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许昌的钧瓷作品作为国礼,曾多次走出国门,并与奥运会有着深厚的渊源。

2008年1月,北京奥组委考察团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苗家钧窑考察时,被《北京奥运长城鼎》的文化魅力所感染:“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鼎”作为重要礼器,体现了庄重、威严的文化气质;而钧瓷,则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终,北京奥组委授权将《北京奥运长城鼎》制作为奥运礼品。

2022年,钧瓷《冬奥长城鼎》又作为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许商品,再一次牵手奥运。

同样,《冬奥长城鼎》在“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之夜”上亮相时,让出席活动的嘉宾大饱眼福,纷纷赞叹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

《长城鼎》系列作品创作者、钧瓷烧制技艺项目国家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实现了用瓷器与世界对话,向世界展现钧瓷特有的艺术魅力。

目前,我市多个钧瓷作品被选作国礼出现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世博会、奥运会等各种重大外交活动场合,钧瓷已成为一张文化名片。

金牌教练再次出征奥运

提起高亚辉,很多许昌人都知道,他是全省唯一“大满贯”金牌教练。

我们先把时针回拨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赛场,河南运动员鲍珊菊携手队友钟天使,在东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击败德国组合,以31秒895的骄人成绩勇夺冠军,并在小组赛中打破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

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的赛场上,中国队选手郭裕芳、鲍珊菊、苑丽颖以46.376秒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亚洲纪录。

值得骄傲的是,不管是在东京奥运会赛场,还是杭州亚运会赛场,冠军选手主教练都是我市培养的优秀教练员高亚辉。他带领的运动员相继获得“奥运冠军”“全运冠军”“亚运冠军”,成为全省唯一“大满贯”金牌教练。

高亚辉是许昌鄢陵人,1995年进入市体育运动学校学习,1997年由市体育局推荐输送到省专业队。在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中,高亚辉曾获得自行车项目的河南省冠军和全国冠军,并连续两次(全国十届获得两枚金牌、全国十一届获得一枚金牌)获得全运会场地自行车冠军。退役后,高亚辉留在省队担任场地自行车主教练,随后进入国家队任教。

说起奥运会,高亚辉表示:“教练员的愿望,就是把运动员送上职业生涯的顶峰,不管是全运会还是奥运会,我希望队员们都能取得好成绩。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为国家、为河南的竞技体育尽一份力。”

随着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多个项目参赛名单相继公布,河南选手鲍珊菊、郭裕芳、刘琦即将踏上奥运征途,作为中国场地自行车队教练高亚辉也将随队出征。我们也祝愿,他们在奥运赛场上再创佳绩!

回忆了这些有关许昌的“奥运记忆”,相信每个人都会心潮澎湃。

许昌的“奥运记忆”,反映了许昌竞技体育成绩斐然。从赛场上的拼搏到全民健身的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在许昌传承并激励着我们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




编辑 王婵 张鹏  校对 王婵

责编 李炎     终审 刘力华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