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仲景之光‘新’耀世界”网络主题采风团走进许昌禹州

9月29日,由中央、省、市的新闻媒体记者,以及海外名人和河南推荐官组成的“仲景之光‘新’耀世界”网络主题采风团,来到许昌禹州探访禹州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情况。

禹州禹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药文化源远流长,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禹州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现存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钧台钧窑遗址、瓦店遗址、扒村窑址、神垕钧窑址、后汉皇陵、明周王墓、坡街关王庙大殿、天宁万寿寺、怀邦会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钧瓷烧制技艺和禹州药会。禹州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以神垕古镇、钧官窑址博物馆为代表的钧瓷文化旅游资源;以瓦店遗址、古钧台为代表的夏禹文化旅游资源;以怀邦、十三帮会馆为代表的中药文化旅游资源(禹州历史上是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有以大鸿寨、颍河林水生态长廊、森林植物园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具魅力。与此同时,黄帝文化、具茨山文化、名人胜迹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也同样引人入胜。目前,境内共有4A级旅游景区4处,包括神垕古镇、大鸿寨、钧官窑址博物馆、中国钧瓷文化园,3A级景区9处;神垕镇既是国家级特色小镇,也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钧瓷文化工业园则是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此外,还有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5个,分别是磨街乡、鸠山镇、苌庄镇、文殊镇和无梁镇。禹州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生态魅力市、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特色旅游名县、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称号,是全国人民旅游研学的好地方!

近年来,禹州市把中医药产业做为三大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围绕擦亮“华夏药都”名片、重塑“药香禹州”品牌,坚持“抓中间、带两头”发展思路,通过培育壮大中医药制造产业,有效带动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市场流通等环节共同发展。

中药材资源丰富。禹州中药材资源丰富,据禹州药材资源普查资料显示,河南统一普查的351个品种中,禹州占255种。禹州有传统道地药材36种。其中《药典》记载的道地产区药材25种,历史上许多知名药材以“禹”字打头,“禹”字头道地药材11种,品质优良闻名遐迩。禹州地产药材还有一个特点,即以“会”或“淮”字打头。因为禹州药交会声名甚著,所以有些禹州地道药材是以“会”字头命名的。比如全虫(全蝎)称为会全虫,又称“十腿蝎”,比其他地方蝎子多两条腿;辛夷称为会春花。因纵观全境的颍河最后流入淮河,属淮河上游,故有些禹州道地药材也挂“淮”字头,如淮地黄、淮山药。该市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州丹参、禹州半夏、禹州金银花等6种药材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拥有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200余家,规模化种植基地96个,年产中药材9万吨,年产值7亿元。

中药材交易市场供销两旺。禹州药交会发轫于战国时期,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清末民初达至鼎盛。禹州是唯一受皇帝(朱元璋,1368年)敕封的药都。1990年10月,禹州中药材市场正式建成开业,1996年9月,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被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为全国十七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2002年投用的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占地面积400余亩,街道三纵十三横,门店2000余间的现代化专业市场,市场现有药商300多家,经营中药材品种2000种以上,年交易额40亿元,从业人员达2万人。

为抢抓历史机遇,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禹州市成立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筹备每年一届药交会,先后出台《禹州市医药健康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方案》《禹州市“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发展战略、方向、目标和措施,落实优惠政策,着力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和难题,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中药材9万吨,年产值7亿元;中医药加工企业78家,加工产品1000种以上,年产值30亿元;医药流通企业21家,年销售额50亿元。基本形成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材仓储物流和中医药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形成了百亿级的产业集群。


编辑:吕科   责编:贾同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