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关注·2025年市定10件重点民生实事③

就业稳稳 幸福满满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现场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牵着万家灯火。

2025年,许昌市将“搭建就业供需平台”纳入10件重点民生实事,提出统筹“10+N”公共就业服务、新建零工市场、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等一揽子举措,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完善的网络,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从政策顶层设计到基层服务落地,从传统招聘到智慧赋能,许昌正以民生温度标注城市高度,书写着就业优先的生动实践。

数据背后的“民生答卷”

“工资待遇怎么样?交不交五险一金……”近日,在东城区开展的春节后首场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现场,市民徐志强经过详细咨询后,和一家企业达成了初步的就业意向。“以前找工作得跑人才市场,现在不仅有形式多样的招聘会,还有‘线上招聘’、直播带岗……家门口的工作机遇越来越多了!”徐志强笑容满面地说。

2024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5.2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42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亿元,开展创业培训0.88万人,分别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08.7%、117.1%、138.5%、101.4%和140.3%,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方面,全市纳入实名登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1228人,落实就业去向10386人,申请并接受就业服务7348人,联系率、就业率和服务率分别为100%、92.43%、100%。

2024年4月12日,“职在河南”——许昌学院2024年春季双向选择洽谈会举行,来自省内外的26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2万余个,覆盖电气机械、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金融贸易、教育培训等多个行业领域。

2024年7月26日,许昌市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暨“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在曹魏古城南城门拉开序幕,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现场设置企业招聘区、直播带岗区、就业创业指导区、政策咨询区。

2024年11月1日,市人社局走进河南瑞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入企探岗直播活动,通过线上参观、直播推介、实时互动帮求职者在“云端”找工作……

从阳春三月,到炎炎夏日,再到金秋时节……寒来暑往、季节更迭,许昌各级人社部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服务体系、规范服务制度、便捷服务方式、创新智能服务、提高服务成效,促使全市就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用行动让“最基本的民生”稳定如磐。

民生实事的“幸福回响”

就业是“国之大计”,亦是“民生之本”。

“大学毕业后,工作一直没着落。没想到人社部门专门把我的就业需求登记造册,一有合适的岗位,工作人员就给我打电话、发信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终于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前不久,大学毕业生刘威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为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市人社局印发了《许昌市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活动年专项方案》,通过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年,集中各方资源,采取多种举措,促进政策落实、岗位拓展、服务优化,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顺利就业创业。力争全年举办线下专场招聘活动350场以上,岗位供给数量较上一年度增长10%,开展就业见习1200人以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上一年度同期水平。

3月12日,在长葛市和尚桥镇举行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上,长葛市昌鸿电器有限公司在招聘海报上注明“招聘残疾男女工”。“我们厂里残疾工人占一半,本次招聘会我们主要招聘残疾男女工、修补工。残疾人只要生活能自理,不影响干活,都可以来试一下。我们厂是计件发工资,残疾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在2000元至5000元。”该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说。

残疾人就业一直是难点。市人社局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以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残联部门开展,集中为困难群众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

为更好地满足春节后劳动者求职意愿及企业用工需求,我市人社部门同步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专项招聘活动,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采取“现场招聘会+乡镇联动+政策宣传”模式,利用公共招聘网、短视频平台等线上载体,分类推出多种形式招聘活动,促进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就近就地就业。

创新服务方式,在灞陵桥景区连续三天上演“三国·招贤令”,以三国文化为背景,带给市民一种逛庙会找工作的新就业体验。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网络,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发布用工信息,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

年后,我市开展多场专场招聘会,岗位对接更加精准。招聘企业开出的薪酬还不错,一家物流公司给驾驶员开出7000元到9999元的薪资,还将员工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进行明确约定。

以许昌市人社局联合市总工会于3月12日举办的2025年“工会帮就业·春风送岗位”专场招聘会为例,就提供家政服务、电气机械、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教育培训等就业岗位3688个,知名企业像比亚迪等都有岗位。当天吸引到场各类求职人员3000余人次,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约550人次。

2025年就业服务再升级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节过后,“招聘”“面试”“再出发”成为微信朋友圈的热词。在许昌,节后招聘会一场接一场,招聘会现场更是气氛热烈、人头攒动。

“我是2024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想找个离家近的工作,所以来看看。没想到,现场招聘岗位这么多,有好几个都特别符合我的期望。”近日,在市区举行的一场招聘会现场,高校毕业生郑琳琳说。

招聘会现场,像郑琳琳这样想在家乡就业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积极参加当地举办的招聘会,希望留在家乡工作。

我市人社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搭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对接平台,着力打造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品牌,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5年,许昌将统筹办好“10+N”公共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促进人岗信息有效对接;新建县级零工市场2个,新、改建82个零工驿站和1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推动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困难人员认定等核心业务下沉社区,将公共就业服务覆盖延伸至劳动者家门口,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民营企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一系列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已经拉开帷幕或者即将开展。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就业基本支撑的中小企业开始深耕细分市场,走“专精”路线。针对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技能短板,许昌市人社局持续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通过聚焦服务产业发展和群众需求,大力实施“十大技能培训专项行动”,灵活运用“集中培训+送学下乡”方式,开办“技能夜校”,围绕医疗卫生、电子商务、建筑施工、乡村建设等用工需求大的领域,加强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训,让群众吃到技能提升的“营养餐”。

从“谋饭碗”到“谋发展”,从“能就业”到“就好业”,许昌市以民生实事为笔,绘就了一幅就业服务提质增效的幸福画卷。2025年,随着“15分钟就业服务圈”全面建成,更多劳动者将在家门口触摸到梦想的温度。这份温度,是政策精准落地的回响,是城市与人民的“双向奔赴”,更是高质量发展最温暖的注脚。

啥叫“10+N”公共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

10指全国各地共同开展的10项主题活动,包括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金秋招聘月活动、高校毕业生毕业季专场招聘活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活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西藏青海新疆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活动等

N指各地自行开展的创新服务和特色活动

数说成就

● 2024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5.2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42万人,分别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08.7%、117.1%、138.5%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亿元,开展创业培训0.88万人,分别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01.4%和140.3%

●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

●全市纳入实名登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1228人,落实就业去向10386人,申请并接受就业服务7348人,联系率、就业率和服务率分别为100%、92.43%、100%

创新举措

数智赋能 实现零工“指尖”就业

近年来,许昌市积极探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依托“五个结合”,打造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采取“6+3+2”工作模式,促进零工人员“好就业”“就好业”。

全域覆盖,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结合劳动力聚集、交通便利等因素,推行“五个结合”打造零工市场9个。与银行业结合,依托创业贷款合作银行,在胖东来天使城对面设立零工市场,丰富银行服务内容;与运输业结合,借助万里客运年近300万客流优势,将返乡创业、担保贷款等服务延伸到群众日常生活场景;与人力资源机构结合,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零工市场,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与党建相结合,将政策、岗位信息通过党员电教化系统直达乡村,为基层组织工作赋予智能化平台支持;与信息化结合,在103个乡(镇、街道)、3所高校、2个车站1394个自助信息化设备设立“零工超市”板块,实现线上线下零工服务“双轮驱动”。

全时服务,实现就业“全天候不打烊”。设置就业帮扶员,创新“6+3+2”机制,提升服务质效。推出六项服务,零工市场设立6个专区,提升就业指导、创业贷款、就失业登记、社保补贴、政策咨询和权益维护等服务。建立“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实现快速信息发布、现场对接洽谈、当日面试到岗。完善三本台账,建立完善“零工人员求职登记、零工招用工需求、高校毕业生服务”三本台账,实施“一人一档”精准帮扶。突出两个端口。分别推出“许昌零工市场”“禹州人社智惠零工市场”小程序,集需求发布、零工接单为一体,专门解决“零工能干想找活,雇主有活想找人”等问题,搭建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线上服务平台。

全面保障,维护权益“有温度零距离”。公布法律援助服务热线,联合法律援助机构,邀请公益律师入驻零工市场,免费提供法律知识科普、咨询援助服务,体现服务温度。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保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帮助零工人员增强维权和安全意识,发布维权投诉举报方式,为零工人员系上“安全带”,助力零工保障不为“零”。

相关链接

2025年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安排

□就业援助月。2024年12月下旬至2025年1月下旬,以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残联部门开展,集中为困难群众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

□春风行动。2025年1月至3月,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各类劳动者、各类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工会、妇联等部门开展,支持各类劳动者有序返乡返岗,支持各类用人单位及时开工复产。

□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2025年3月至5月,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区域性青年人才交流会、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及配套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精准对接服务。

□民营企业服务月。2025年4月,以民营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教育、退役军人事务、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开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到民营企业就业。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2025年6月至9月,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登记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及有招聘用工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展,通过全市统一、多方联动的网络招聘平台,以优质高效服务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2025年7月至12月,以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为重点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针对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求职需求,提供政策落实、权益保护、困难帮扶等系列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2025年9月至11月,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区域性青年人才交流会、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及配套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精准对接服务。

□金秋招聘月。2025年10月,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用人单位为重点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民政、退役军人事务、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开展,帮助企业招工稳岗,支持劳动者求职就业,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对接。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2025年12月,面向高校毕业生和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广泛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集中组织直播带岗、优化就业指导、有序组织人力资源服务进校园等活动,持续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扩大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

记者手记

就业服务圈 织就民生幸福网

就业是“国之大计”,亦是民生之本。

在数字经济重构就业形态、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的当下,许昌市将“搭建就业供需平台”纳入10件重点民生实事,犹如在城乡肌理间编织起一张温暖的就业保障网。这不仅是简单的服务下沉,还折射出地方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智慧。

新建县级零工市场2个,新、改建82个零工驿站,让灵活就业者告别了“马路蹲活”的尴尬。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既缓解了企业临时用工的难题,又将零散就业纳入规范化轨道,为灵活就业者撑起了权益保护伞。

推动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困难人员认定等核心业务下沉社区,将公共就业服务覆盖延伸至劳动者家门口,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劳动者找到合适的岗位,使企业招到满意的人才,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赢。这种将治理精度与民生温度相结合的实践,不仅点亮了万千劳动者的就业梦想,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还激荡出许昌经济“千帆竞发”的蓬勃气象!

编辑:李咏梅 刘靖雯   校对:艾文 张文正

责编:毛志刚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