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许昌市中心医院鹿鸣湖院区住院部,护工为住院老人进行日常护理。本报记者 谭宜姝 摄
在魏都市民之家,工作人员为前来办理住院护理扶助申请的老人发放宣传页,并耐心讲解相关规定。本报记者 谭宜姝 摄
4、5:在魏都市民之家,市民前来咨询住院护理扶助相关规定。本报记者 谭宜姝 摄
在许昌市区文峰游园,老人跳舞健身,乐享美好生活。资料图片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近日联合印发的《许昌市2025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继续实行住院护理扶助”政策,对全市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进行住院护理扶助,扶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天100元、150元,扶助天数当年不超过60天,减轻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负担。
这是一项在全国开先河的举措:从2018年起,许昌市在全国率先实施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扶助对象购买住院护理保险。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年来,许昌市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政策已接受申请近60000件,扶助金额近9000万元。
许昌为什么要对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施住院护理扶助?效果如何?市民对此有什么样的感受?探索加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能力,许昌何以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独生子女父母住院发护理扶助金
“这边是我住院,那边是孩子他爸住院,就这一个娃,分不了身,不得‘作难’吗?”3月15日,72岁的许昌市民赵二妮回忆起入院时的担忧,焦虑依然写在脸上。
赵二妮家住许昌市魏都区文峰小区,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今年1月,她因为脑血管疾病差点儿昏厥倒地,医生诊断后要求住院治疗,可她死活不肯。
10年前,她患过一次病,住院治疗期间,儿子既要工作又要到医院照顾她,忙得焦头烂额。当时,她也想过请人护理,可受经济条件所囿,盘算一番后只好作罢。这一次,她的丈夫也躺在病床上,她怕孩子照顾不了。
正是许昌市实施的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政策,解了赵二妮的燃眉之急。“因为有了这个新政策,孩子可以去照顾他爸,我用扶助金请了一个护工,照顾得也可周到。”她说,“住院13天,补助1300元,这是把好事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据介绍,住院护理扶助制度实行按病种分类扶助,扶助病种主要包括内科、外科、精神与行为障碍类等十三大类1059种,基本涵盖了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
按照规定,住院护理扶助标准为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天100元、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每人每天150元,按实际住院天数支付,每年度最多累计支付60天。也就是说,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年最多可补6000元;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每人每年最多可补9000元。
截至目前,在许昌市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有近60000人次享受这项政策红利,共获得8000多万元扶助金。
破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难题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既是社会热点,又是现实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18%,许昌市60周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近20%。“421”家庭增多、老龄化加剧、独生子女难以陪侍照料老人……“银发浪潮”袭来,养老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让独生子女父母安享晚年?这个迫切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摆在不少独生子女家庭面前。
为减轻独生子女家庭负担,我省出台了“独生子女护理假”,明确规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老年人住院治疗期间,其子女所在单位应当给予每年累计不少于20日的护理假。”在此基础上,许昌结合自身实际,实施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政策。
具体而言,这一政策是由政府财政为60周岁以上的独生子女父母和女方年龄在49周岁以上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用于住院护理扶助,所需资金由市、县两级按照1∶1的比例分担,由财政部门按照实际参保人数拨付,住院护理扶助对象不需要承担。
这一民生红利的覆盖面有多大?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丁浩然表示,住院护理扶助制度的扶助对象,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许昌市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另一类是女方年龄在49周岁以上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包括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等家庭。
据介绍,凡具备许昌户籍的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出申请、提交材料后,经过审核确认符合条件,保险公司将在20个工作日内将扶助金发放至申请人指定账户。
构建多层级社会养老体系
“这不仅仅是对我们生活的帮助,而且是一种精神的支持和抚慰。”3月12日,收到600元住院护理扶助金的赵海军老人告诉记者,对独生子女父母的住院护理扶助金额不算多,却特别暖心。
许昌市实施的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政策,吸引了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南阳等市前来学习,纷纷效仿,在全省得以推广,逐步成为普及全省的真正惠民工程。
“民生实事要办实办好。”丁浩然表示,许昌市将坚持为民惠民、务实推进的原则,在程序简化优化、便民利民上作更多的探索。比如,对扶助对象需提供的各种票据进行简化,增强老百姓的便利性、获得感。
他们还打造了一套许昌市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市信息互联互通,方便扶助对象就近选择服务网点办理扶助申请。
与之同时,许昌市以城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打造出“一碗汤”距离养老服务圈,为包括独生子女父母在内的老年群体营造舒适、舒心的养老环境,实现老年人就近养老、方便养老。
据了解,许昌在全国率先实施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政策,每年财政需要为之支出1000多万元。敢于大手笔民生投入的“底气”,是许昌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也离不开许昌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024年,许昌市实现生产总值3441.1亿元,全年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占比为70%以上,城市宜居度排名全省第一,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等指标居全省前列。
夕阳和煦,晚霞静美。许昌以实施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政策为抓手,让惠老之举更实,让敬老之风更浓,使独生子女父母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创新举措
打牢基础 制度作保障
为确保住院护理扶助工作顺利开展,我市印发了《许昌市60周岁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办法》《许昌市60周岁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住院护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明确了扶助对象的资格审核、资金申请、年审退出、时间界定及住院护理扶助承接单位的责任目标、工作要求等内容,为此项优惠政策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制度基础。
加强宣传 提升知晓率
我市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宣传册(页)及报纸、广播、电视等,让群众了解扶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办理流程、注意事项,全力做到家喻户晓,扩大了社会影响面,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设立网点 配齐工作人员
为确保优惠政策顺利实施,市卫生健康委把“住院护理扶助保险项目”运营保险公司的网点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抓手,同步进行专业知识测评和服务质量考评,全面提升惠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开发系统 确保信息 安全快捷
为方便扶助对象申领资金,市卫生健康委与中标保险公司联合开发打造60周岁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管理信息系统,扶助对象信息全部上网,实现了全市信息互联互通,扶助对象可以就近选择服务网点办理申请;同时,为各个服务网点接入专线,避免扶助对象信息泄露,维护了信息安全。
啥是住院护理扶助制度的扶助对象
许昌市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
女方年龄在49周岁以上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包括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等家庭
对全市60周岁及以上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进行住院护理扶助,扶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天100元、150元,扶助天数当年不超过60天
7年来,许昌市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政策已接受申请近60000件,扶助金额近9000万元
住院护理扶助制度实行按病种分类扶助,扶助病种主要包括内科、外科、精神与行为障碍类等十三大类1059种,基本涵盖了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
记者手记
一项充满温情的德政工程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许昌市实施的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政策,无疑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暖心举措,值得称赞与推广。
许昌市的这一政策,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从家庭层面来看,独生子女往往面临着工作与照顾父母的双重压力,分身乏术。当父母住院时,经济负担和护理难题接踵而至。该政策规定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期间,由商业保险机构给予每天100元的扶助资金,一年累计不超过60天。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解除了计生家庭养老的后顾之忧,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老有所养”重要指示的有力体现。
从社会层面而言,这一政策有助于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它向全社会传递出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关注计划生育家庭的积极信号,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认同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养老负担,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在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建议许昌市持续优化完善这一制度,适当提高扶助标准,以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护理成本;拓展扶助范围,将更多与老年人健康相关的服务纳入其中,如康复护理、居家护理等;同时,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独生子女父母的长期护理需求提供更稳定、更全面的保障。
许昌市实施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护理扶助政策,是一项充满温情的德政工程,为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难题提供了有益探索,着力让每一位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让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编辑:李咏梅 刘靖雯 校对:张文正 孙辉
责编:杨仪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