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打通“断头路” 畅通“民心路”


图片.png

  去年改造提升过的文峰路与天宝路路口

图片.png

正在施工中的芙蓉北五街

交通强则国家强,交通兴则百业兴。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脉络,不仅是经济运行的动脉,还是连接民生幸福的纽带。

宽阔的车道、合理的设计、有序的秩序,能够极大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它不仅可以节省出行时间,降低物流成本,还会对城市的经济活力激发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受诸多因素制约,我市主城区还有极少部分路段仍未全线贯通。这些本应修通,但未及时修通的“断头路”,给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近年来,许昌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其中城市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日打通“断头路”,畅通城市“毛细血管”,让人们出行更加便利,既符合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广大市民的迫切期望。因此,建设高水平综合交通网被摆上议事日程。让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我市中心城区共打通“断头路”34条,实施路口改造提升12个。

但随着胖东来“流量”的带动,尤其在节假日外来人流、车流增加,交通拥堵问题还依然存在。2025年,我市再次将中心城区贯通“断头路”以及对部分路口进行改造提升,确定为重点民生实事,用打通城市交通梗阻,变“断头路”为通途来回应民生需求、发展需求。

那么,需要打通的“断头路”和需要提升改造的几个路口在哪里?接下来的工程进展怎样?“断头路”的贯通和路口改造提升工程完工后,在城市发展中又会带来哪些影响?日前,记者进行实地探访,详细了解这项民心工程的概况。

啥叫“断头路”?

“断头路”是指跨区域间和不同层级、不同运输方式交通线路之间,由于规划、建设时序、标准、工期不协同不衔接,交通线路上存在的待贯通路段。

1、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

道路通则百业兴。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血脉”,关乎百姓出行。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车辆总量的日渐增长,我市持续完善城市道路体系,通过新建、改造提升道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城市品质,主干路网已基本实现“大循环”格局。

然而,由于拆迁、资金、施工等问题,部分“断头路”未及时打通,出现局部交通“微循环”障碍,使“断头路”成为城市交通的“肠梗阻”,不仅影响市民出行效率,还制约了城市发展。不少群众看在眼里、难在路上、急在心里。对此,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或在政府网留言,或拨打市民热线,呼吁尽早打通“断头路”,方便市民出行,让城市道路更加顺畅。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此情况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断头路”问题,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作为改善民生“最后一公里”的实事、好事来办,并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再次将实施“断头路”贯通及路口改造提升工程列入民生实事清单。

“今年要改造的两条‘断头路’分别为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芙蓉北五街和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瑞昌西路。”3月13日,市住建局副局长张宏涛介绍,市委、市政府着眼高品质推进城区建设,切实把“断头路”打通工作作为解民忧、纾民困、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

“打通‘断头路’,还道路畅通,既是城市发展需求,又是民心所向。它不仅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而且将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提升城市形象,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采访中,市委政研室一位工作人员说。

很快,市规划、住建等部门就对城区“断头路”进行了全面摸排,开展专题调研,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为确保“断头路”打通工作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将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各部门也积极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力争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2、道路通畅,治愈城市“肠梗阻”

随后,在市住建局城建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先后来到这两条“断头路”进行实地查看。位于芙蓉湖东侧的一条道路上,一辆挖掘机正在开挖路面。

示范区建设局工作人员蔡锰雨介绍,这条“断头路”为芙蓉北五街,西边是芙蓉大道,东边是魏文路,北侧紧邻芙蓉湖湿地公园,全长475.7米,红线宽10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路面、给水、污水、雨水工程。

“我们在2016年就完成了约200米路面的建设,但由于芙蓉湖湿地公园及地下停车场项目、碧桂园云邸小区项目施工作业面占用路面,剩余路段工程一直没能完成。”蔡锰雨说,2024年12月,芙蓉湖湿地公园及地下停车场项目建成投用,碧桂园云邸小区项目也开始交房,为了方便群众出行,示范区积极筹措资金,安排专人督促施工进度。

“我们将在下一周组织大面积施工,铺路面,把芙蓉大道与魏文路的绿化带破除,该路段预计在6月底前建成通车。”蔡锰雨说,等这条“断头路”贯通后,芙蓉湖周边道路将全部被打通,不仅方便附近居民和商业综合体工作人员出行,芙蓉湖湿地公园地下停车场也将启用,以往机动车、电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在芙蓉北五街绕一大圈,遇到高峰期人多车多,更是堵得水泄不通。要是这条路能打通,起码能节省一半的上下班时间,以后就不用在这里‘绕弯弯’了!”在附近上班的市民李炜红高兴地说,希望能够加快施工进度,让在附近上班的人早日告别“断头路”的困扰。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开发区的瑞昌西路,负责建设的工作人员孙虎说,瑞昌西路工程东起五里岗路,西至兴华路,道路全长350米。该道路南侧是洁能产业园和装备产业园,北侧有中石油河南许昌油库、许昌学院医学部,西侧是密集的村庄。由于种种原因,该路段没有被打通。“下一周我们将组织人员施工,工程预计于5月底完工。该路段通车后,将改善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减轻周边交通压力,极大方便周边企业、学校、居民通行。”孙虎说。

另外,这条路贯通后能够极大地改善开发区路网,以及道路状况,使交通量分配更加合理,通行能力提高;使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带动道路两侧的土地开发;使土地价值增加,同时还能改善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引导该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

可见,一条“断头路”被打通后,它带来的隐形影响并不只是通行。

3、改造提升,人车通行更便捷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城市道路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不断完善路网结构的同时,还注重提升道路品质,优化交通环境。

今年,作为民生实事,在主城区贯通2条“断头路”的同时,还将对部分路口进行改造提升,为的是让人车通行更加便捷。

据了解,被列入改造提升的路口主要集中在魏都区和东城区。大致有新兴路与仓库路路口、莲城大道与文峰路路口、文峰路与东大街路口、七一路与南关大街路口、建设路与古槐街路口等。这些需要改造提升的路口,有的是因为路面狭窄,非机动车交通量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严重,平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既要将“断头路”贯通,又要对拥堵的路口“纾困”。这些路口具体改造措施包括拆掉绿化带、路缘石、电线杆,增加信号灯或其他交通设施,增加右转道等,从而进一步优化道路空间。路口改造提升后,这些地方将改善路口的通行条件,减少行人、行车、停车等的交通违法现象,提高通行效率。

一条条道路,连接着千家万户,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希望。近日,我市将打通“断头路”以及对路口改造提升列为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后,消息犹如春风拂面,在市民中引起热烈反响。不少市民纷纷表示,这是市委、市政府倾听民声、为民办实事的又一有力举措。

“这条路虽然只有短短几百米,但周围居民区较多,附近学校也多,道路交通繁忙,尤其早晚高峰更是堵得走不动,真是让人心急。现在龙兴路贯通后,就再也没有那么拥堵了。”采访中,家住恒大绿洲小区的市民贾俊江说。

据了解,龙兴路(学院路—礼贤街)路段,全长520米左右,红线宽20米,沥青路面宽为14米,为双向行车道。龙兴路被打通正是我市大力实施路网改造提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深入谋划、靶向发力,着力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进一步完善城区交通路网,为城市发展“舒筋活络”。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交通环境显著改善,城市“气质”不断提升,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说成就

●近几年,我市中心城区共打通断头路34条。其中,

东城区10条,分别是赵湾街、兴德路、安和街、桃源路、龙兴路、德星路、文轩路、钧都路、景福路、礼贤街。

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10条,分别是昌和路、许由路、朝阳路、开元路、屯田路、金龙街、金瑞路、瑞园路、瑞昌东路、丰园路。

魏都区10条,分别是汉风南路、玉龙街、民生北巷翠柳路、天顺街、怀柔产业园配套道路、劳动西巷、宝源路、文轩路、清苑路、滨河路。

建安区2条,运河街、魏文路。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条,宏腾路、明礼街。

●实施路口改造提升项目12个。其中,

东城区10个,分别是天宝路与学院路交叉口、天宝路与魏武大道交叉口、天宝路与魏文路交叉口、魏文路与学府街交叉口、八一路与魏文路交叉口、八一路与学院路交叉口、建安大道与学院路交叉口、天宝路与文峰路交叉口、天宝路与八龙路交叉口、天宝路与府西路交叉口改造提升。

魏都区2个,分别是灞陵路与华佗路交叉口转盘拆除、八一路与文峰路交叉口转盘拆除。

创新举措

大数据让城市交通更智能

为更好地改善城市交通条件,推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我市利用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采用私有云算力平台,使用5G网络搭建起统一的智慧交通架构体系,实现车辆综合管理、交通态势感知以及交通状态评估,助力城市数字交通多维度、精细化发展。

许昌智慧交通项目充分运用互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大数据、5G、智能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许昌中心城区数字化建设。为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拥堵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我市还将建立交通态势感知缓堵畅行系统和交通信号联调联控系统。这一系统利用安装在道路上的各类传感器,持续采集交通流量、车速、车辆密度、道路占有率等关键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使交通管理者能够直观掌握整体交通运行状态,实时监测道路交通状况。

根据道路拥堵情况和路口实时车流量,工作人员可以依据算法动态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策略,自动加减信号灯时长,优化绿波带设置,实现多辆车连续通过多个路口,达到少停车或不停车的效果,提高通行效率。

智慧交通不仅关注交通的高效有序,同样关注出行者的安全。我市通过建立电动车综合管控系统、违停抓拍系统、斑马线不礼让行人抓拍系统、大货车右转盲区预警系统等一系列应用服务,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建设亮点

多种出行方式实现“零距离”换乘

2025年,全市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保障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新建或改扩建城市主干道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比例、城市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100%。

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比例达到100%,氢能源城市公交车比例逐步提升。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在大型集中居住区、商业区、高校园区、轨道交通站点以及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重点区域,科学合理布局公交首末站、枢纽站以及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不断优化完善公交线网系统,构建干线、普线、支线三级公交网络。科学规划布局,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城乡公交线路,方便换乘出行。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综合换乘枢纽,实现公路客运、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公共自行车等多种出行方式“零距离”换乘,重点加强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铁路等运营时刻、组织调度等方面的协同衔接。

全面推进公交智能化系统建设,实现智能调度、客流分析、智能排班等,提高城市公交运营效能。在重点区域建设公交电子智能站牌,积极开发手机APP、导航软件等,为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公交车实时位置、预计到站时间等信息服务。

记者手记

小事不小 实事做好

民生工程暖民心,城市发展添活力。一条路,承载着市民的期盼,也连接着城市的未来。

近年来,我市抢抓文旅产业的新风口、新赛道,充分利用胖东来流量优势,以超级IP赋能许昌文旅,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发展,把胖东来“一地红”转化为许昌“满城红”。

不可否认的是,城市交通路网的便利,直接影响到游人的心情。而“断头路”,就像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一旦堵塞,就会影响整个城市的“血液循环”。打通“断头路”,不仅畅通了城市交通“微循环”,而且关乎市民的出行便利,更关乎城市的长远发展。

近几年,我市将打通“断头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已累计打通34条“断头路”,对部分经常拥堵的路口进行了改造提升。无论是环城路建设和跨河架桥建设,还是新通道建设,都有效完善了城市路网结构,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预示着这座城市正大步迈向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打通“断头路”,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关乎民生福祉,是城市整体发展的大事。市委、市政府将打通“断头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不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彰显了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的决心。

我们相信,随着一条条“断头路”的打通,必将有效提升城市气质,改善百姓生活品质,增加城市“颜值”。

当城市交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城市发展也将越来越有活力,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会不断增加。

编辑:兰民 刘靖雯      校对:刘朝龙 樊迎喜

责编:杨仪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