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将于2025年力争实现“四个一流”(搭建一流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汇聚一流创新人才、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创新强市,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这是记者3月12日在市科技局采访时获悉的。
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一年,许昌登上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10个项目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量居全省第一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五位,在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观摩活动中获评小组第一。
2025年,市科技局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筑强产业发展基础。市科技局将持续推进许昌高新区建设,提升国家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水平,形成以智能电力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未来经济等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优化空间布局,推进禹州省级高新区聚焦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支持魏都区创建省级高新区等,推动我市电力装备产业提档升级;支持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边缘云计算中心建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加强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中试基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确保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市科技局将持续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引领企业”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市科技局将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积极推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评尽评、应入尽入”入库评价,新培育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在1600家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总量突破600家;壮大创新引领企业,培育20家以上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申报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
市科技局将深入实施“许昌英才计划”3.0版政策,建立完善“创新人才+创业团队+优质项目”的引才模式,提升引才质量,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落地许昌;推动我市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满足我市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培育省级创新人才力度,在重点产业领域遴选本土创新人才,推荐申报中原学者、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中原英才计划”。市科技局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推动科技创新的协调机制,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
市科技局将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技体制改革任务,结合许昌实际,制定我市落实举措,解决重点领域堵点、卡点问题;强化科技创新政策统筹和审查,推动科技政策从各管一段向构建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转变;印发《许昌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推动我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初一公里”;印发《许昌市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模式操作指引》,在我市推行科技成果“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模式,降低中小企业成果转化风险和不确定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市科技局将按照“两融五城四跃升”的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强市,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编辑:兰民 李铁凤 校对:孙辉
责编:杨仪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