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14期 积石山篇

2023-08-11 09:43:17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邓雷 杨红卫 刘俊民 吕超峰

我要分享:

摘要: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14期 积石山篇

大禹导河  源在积石

□本报记者 邓雷 杨红卫 刘俊民/文 吕超峰/图


巍巍积石山,盘桓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界,成为青海、甘肃两省的天然分界线,也是青藏高原过渡到黄土高原的标志性山脉。

滔滔黄河水,从青海省东绕过积石山北端,进入甘肃境内,一路奔涌东去。大禹导河积石这一彪炳千秋的大事件,便发生在此。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积石山以大禹导河的源头而名扬天下,大禹导河的遗迹和传说,赋予这片土地厚重的文化底蕴。

盛夏时节,寻禹·探源全媒体报道组受邀赶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简称积石山县),参加“2023甘肃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并对积石山大禹导河遗迹进行探访。

积石山所在位置


导河积石之美丽传说

关于大禹导河积石,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尧帝时期,洪水滔天,神州汪洋一片,庄稼被淹,百姓无家可归,尧帝派鲧带领百姓去治理水患。鲧采用筑堤堵水的办法治理,但这儿堵住了、那儿又被冲毁了,最后劳民伤财,以失败告终。

尧帝以治水失败为由把鲧处死,同时接受舜的建议,命鲧的儿子禹任治水首领,继续带领百姓去治理洪水。父亲被诛,给大禹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他感到了肩上担子之重和治理洪水任务之艰巨。

通过分析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大禹总结教训,决定进行实地考察后,再确定治理洪水的办法。他先从洪灾最烈的黄河开始,循河逆流而上,来到积石山,看到黄河被巍峨高耸、绵延百余里的积石山所堵,洪水壅聚,一片泽国,若逢雨季或暴雨时漫溢出来,咆哮而下,四处横流,造成严重洪灾。大禹分析,如果凿开一个口子,把黄河水泻出去,引入河道,疏通壅塞,归向大海,就能治住洪水的泛滥,消除水患。

于是,大禹决定先凿开积石山,这样便开始了他功盖千秋的治水大业。他带领万名百姓,用石斧、石刀、石铲、骨铲、耒耜等简陋工具,顶酷暑、冒严寒,披荆斩棘战洪魔。

大禹作为治水首领,身先士卒,不怕苦、不怕累,顽强地开凿,积石山终于被凿开,黄河水从凿开的缺口飞泻而出,顺着开出的河道向东流去。大禹凿开的缺口就是今天的积石峡。

从凿开积石山、疏导黄河的实践中,大禹总结出了治理洪水的成功经验——疏导法。治理完黄河后,他又带领百姓用此法治理了江、淮、汉、济等江河的水患,完成了惊天动地的治水伟业,赢得了九州百姓的拥戴和舜帝的赏识,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大禹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成为上古时代“五帝”之一。

“这虽然是一段传说,但一些情节和说法,与现实场景均相吻合,真实反映了世代人民群众对大禹治水伟业的敬仰之情。”甘肃省民俗学会理事、知名文化学者董克义对记者说。

积石大峡谷


导河积石之古籍佐证

关于大禹导河积石,存在诸多神话传说,将大禹幻化成了神仙。从典籍记载来看,这一重大事件在很多著作中均有表述,不能否认其历史真实性。

《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尚书·禹贡》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汉书·沟洫志》载:“禹堙洪水十三年,过家门不入……唯是为务,故导河自积石,历龙门。……至于大伾。”

综合分析古籍记载,意思是大禹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直到龙门山;再向南到达华山之北;再向东到达厎柱山;又向东到达孟津,继续向东经过洛水弯曲处,就到了大伾山;然后折而北流,经过降水,再向前流入大陆泽;继续向北,分布为九条河道,这九个支流汇合后,注入大海。

这些记载虽然是后人追述大禹的功德,但有极高的可信度,即大禹治理黄河,先从黄河上游的积石山开始,逐步完成了治水大业。

从考古学角度来说,积石山周围区域发现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多处遗址遗存,年代大体与夏相当。特别是与其相邻的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的喇家遗址,是一处著名的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据专家研究分析,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巨大聚落,抑或是一个遥远的城邦古国,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喇家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无疑为4000多年前尧舜时代的大洪水和大禹治水的英雄壮举提供了有力佐证。

大禹斩蛟崖


导河积石之遗迹遗存

在积石山县,大禹治水的遗存痕迹随处可见,大禹的神话与传说比比皆是。

在董克义的推荐和讲述下,寻禹·探源全媒体报道组实地探访了当地比较有名的禹迹遗存。

其一是积石峡。它位于积石山北端,是一条长约25公里的峡谷,传说是大禹治水时凿开积石山而形成的峡谷,因此有许多大禹导河传说的遗迹。进入积石峡,黄河两岸山势峭拔,绝壁千仞,如刀削斧劈;危石险峰,横出天际,大有将崩欲倾之势。峡中黄河急流奔湍,洪涛巨浪,生云吞雾,滔滔东去,一泻千里。晋成公绥在《大河赋》中赞美道:“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

其二是禹王峡。它位于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峡口村和甘肃省积石山县的石塬乡三二家村、柳沟乡上坪村、关家川乡白家湾村之间。这里有禹王宝座、禹王脚印、禹王膝印、禹王石臼、擂鼓台、禹王岭、洗脚池、洗脸池、禹王仓廪、禹王洞、禹王祭祀台和岩画等关于大禹的遗迹及传说。

其三是禹王石。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走出积石关,翻过索屯坡,在黄河南岸有一尊磐石,高约3米,周围直径10多米,石上有人休息时的坐痕,形象逼真,同侧上部有耒耜之柄靠放压出的痕迹,也很形象,这块石头叫“禹王石”。诗人张建《禹王石歌》写道:“积石关外索屯村,河边奇石劚云根。高约八尺宽七尺,黛色经雨留青痕。凸凹不平形奇诡,相传神禹昔坐此……”

其四是大禹斩蛟崖。距禹王石不远处黄河北岸,有石壁峭拔高耸,森然巍峨,其色赤红。相传,黄河泛滥成灾,乃恶龙起蛟发洪所致。大禹治水到此,首先擒斩恶龙,鲜血直喷射到对岸石崖,因此石崖呈赤红色,人们称之为“大禹斩蛟崖”。

其五是“天下第一石崖”。出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村西北望,黄河北岸有石崖凌空,相传大禹从这里劈石崖,开通了积石峡,疏浚了黄河,故史称“天下第一石崖”。相传,石崖上的层层纹路,就是当年大禹斧凿之痕。

禹王石


导河积石之祭祀颂扬

大禹治水的成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征服自然的壮举,也奠定了大禹神人一样的至高地位,人们对他的敬仰和崇拜是必然的。

大禹逝世后,为了纪念、缅怀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各地修建了许多庙宇,这些庙宇皆称禹庙或禹王庙。在大禹治理黄河的积石峡,同样修建有禹王庙。

积石山的禹王庙原址在积石关外,据明嘉靖《河州志》中吴祯撰写的《禹王庙记》记载,明弘治庚申(1500年),侍御李玑游历至此,赞誉曰:“美哉!山河之固,金城形胜,莫有过此者,皆大禹圣人之功也。惟功在天下万世,神亦在天下万世。神既无往而不在,祀亦无往而不举。”于是安排当时的河州守备蒋昂建立禹王庙。

明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卢向之奉命巡按陕西,路过禹王庙,看到庙宇残败不堪,便“爰移檄分守参政宜宾王公教,边备副使骊城翟公鹏督属重建。移至关内,东向”。于是,第二年禹王庙被移到关内,增展基地,扩建庙宇。禹王庙重修完毕后,尚书彭泽和总制唐龙分别撰写了《重修禹王庙记》。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河州知州王全臣又在旧地重修禹王庙,“面河北向,为大殿,左右廓,庙门,周以土垣,足给祭祀而已”。

禹王庙建成后,朝廷还派遣官员专程致祭,地方政府每年也派员春秋祭祀。明嘉靖本《河州志》载:嘉靖丙午,嘉靖皇帝差遣山东道监察史胡彦到禹王庙祭祀,并撰写了《禹王庙祭文》。明嘉靖本《河州志》还记载: “嘉靖乙酉,巡按御史卢问之增展基址,开阔庙宇,奏准命州春秋祭祀。”到了清代,皇帝也差遣官员前来祭祀,有时皇帝还御撰祭文、设醴祭奠。

全国禹王庙很多,但由尚书等这样高级别的官员写庙记的不多,皇帝派遣官员祭祀甚至还御撰祭文祭奠的禹王庙更少,足见当时积石山禹王庙的地位和朝廷对禹王庙祭祀的重视。后禹王庙几遭兵燹,遗址逐渐鲜为人知。

“在积石山县,人们对大禹的颂扬和祭祀一直没有中断过。虽然禹王庙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大禹治水的传说仍在流传,大禹治水的精神仍在激励着人们。举办首届积石山大禹文化节,目的也是为了传承大禹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董克义对记者说。

甘肃省民俗学会理事、知名文化学者董克义


寻禹·探源报道顾问团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工作队队长

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瓦店和王城岗工作队原队长

王吉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蚌埠禹会村遗址工作队原队长

何俊杰  浙江省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

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

刘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

(扫码观看视频)

(扫码观看图文)


编辑:龚政明    校对:肖   涛

责编:杨伟峰    终审:黄双燕


责任编辑: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