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许昌成语典故

摘要:

    张良(公元前?——公元前189年),字子房,生于战国末年,韩国人(今许昌禹州人)。其家五世相韩,秦灭韩,张良结纳刺客,椎击秦始皇于搏浪沙,未遂,逃匿下邳。秦末,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刘邦乘机起兵,张良为谋士,佐汉灭秦楚,因功封留侯。以下几条和张良有关的成语,典故出于《史记·留侯世家》及《汉书》等。

独当一面

    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得溃不成军。刘邦退到下邑(今安徽砀山县)时,对谋士张良说:“谁能和我共同打败楚军,建立统一大业呢?”张良举出了黥布、彭越和田荣等人,并说:“你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领兵独自担当一方面的工作。”(原文是汉王三将,独韩信可嘱大事,当一面)。刘邦听从了张良的话,后来终于取得了楚汉斗争的彻底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后用“独当一面”比喻某人能担当或领导一方面的工作。

运筹帷幄

    西汉初年,天下已定,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宴会,酒过数巡,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能取得胜利?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大臣高起、王陵说:“高祖攻城略地,立功者加官封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所以失掉了天下。”刘邦却认为他能取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之中谋划,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臣。后来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计策,指挥战争。

借箸代筹

    秦朝末年,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刘邦忧心忡忡,与郦食其谋对楚国的办法。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的后代为王,以联合他们一起攻楚,刘邦当时接受了这个主意。正在吃饭的时候,他的谋臣张良来了,刘邦告以刚才计议,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说:“谁为您想出这个鬼点子来?真要这么办,你的伟大事业就完了。”刘邦问道:“何哉?”张良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意思是说,让我借你面前的筷子来给你说说当前的形势吧。张良列举了八点不能复立六国的理由,说得正在吃饭的刘邦十分信服,饭也不吃了,大骂郦食其道:“这个臭书呆子,几乎坏了我的大事!”后用“借箸”或“借箸代筹”表示代人策划。
               (由郑国卿、石文亮、赵宏亮、董娥仙整理)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