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百年修得同船渡,大家同乘一条船是缘分
志愿者在河畔悬挂爱水、惜水、护水的宣传横幅。
“等不及了,今天一定要体验一下。”3月17日,正在排队购买船票的市民曹军峰说。当日是我市水上巴士试运营的第二天,护城河春秋桥东码头,购买船票的市民早早就排起了长队。
8时20分,记者来到护城河春秋桥东码头,只见购票队伍排到了春秋桥边上,和水上巴士试运营第一天的情况相当,足有50米长。不少市民趴在护栏上、站在春秋桥上关注着码头上热闹的景象,盯着一艘艘游船驶离码头……
9时许,在春秋桥东码头,市民扶老携幼、笑意盈盈,有秩序地购票、登船。有的市民专门把在外地的亲人接回来,乘船游览许昌;有的市民虽然腿脚不太方便,但也要在家人的搀扶下前来转悠转悠;有的市民把船行护城河的美图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昨天我没有坐成船,今天一定要感受一下。”看到记者拍照,市民张伟利挥起手中的船票说。
10时许,记者乘坐一艘满载乘客的游船出发了。船行水上,十分平稳,窗外碧波荡漾。许多市民不仅用手机对着秀丽水景、各个桥涵拍个不停,而且口中对莲城美景赞个不停。
游船行驶到西湖公园时,窗外虹桥卧波、杨柳依依的美景迎面而来。船舱内还播放着语音解说,让乘客在赏景的同时聆听许昌悠久的人文历史。
市民王凯军夫妇送完孙子上学后,专门跑来坐船。“我们昨天没有坐成,今天一大早就来坐船了。”王凯军说,他是在护城河边长大的,那时候的水质很好,有莲藕、有鱼。后来,许昌工业发展了,水也被污染了,鱼的影子都见不着了。“现在好了,咱政府把护城河重新整治,尤其是现在还通船环游许昌,多好呀!”
“百年修得同船渡,护城河通船第二天,大家就能同乘一条船,缘分啊!”王凯军话音刚落,一船人都笑了起来。
到中午时,记者在护城河春秋桥东码头售票处看到,排队购票的人依然不见减少。水上巴士运营负责人王红辉说:“我们也预想到试运营第二天坐船的人会更多,但没想到大家热情这么高涨。目前,按照我们应急预案的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已经增加到20多名,充分保障现场秩序和市民乘船安全。”
2.水系美景来之不易,大家一起来爱护它
3月15日,市区南护城河旁荷花仙子下,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的文明志愿者悬挂起宣传横幅,向市民发出“爱水、惜水、护水”的倡议,呼吁广大市民珍惜身边水系美景。
当天上午,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的文明志愿者来到护城河畔。这里正在举行文艺演出,演员们来自大同社区金苹果艺术团。该团是大同社区文明志愿组织的一部分,经常为辖区居民义务表演节目。
演员张新民的开场白很有号召力:“水系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是咱们老百姓!看看我们身边的护城河,这两年变化多大啊,水清了,桥靓了,两岸变得更美了。等到明天,我们就能一舟环游许昌了。我们每一名市民都要爱护它,让美景常在!”
大同社区主任宋改清说,许昌水系美景来之不易,市民有责任爱护它。“无论你在河畔散步还是坐船观光,都应该自觉做到不损坏景观设施,不向河湖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杜绝不文明行为。”她说。
3.水上应急搜救中心,护航许昌“红船”
护城河水上巴士已于3月16日开始试运营。为保障许昌“红船”的运营安全,市地方海事局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设立了水上应急搜救中心。
市地方海事局、市水运公司和许昌蓝天搜救队20多名人员组成应急搜救队,联合办公,信息共享,救生设备共用。4名海事人员在趸船上监控指挥;8名市水运公司搜救人员直接配备到游船上,每艘船上1名;如遇突发事件,许昌蓝天搜救队的10多名队员随叫随到,协助开展水上应急搜救行动,从救生人员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该中心配备巡逻艇1艘、搜救艇2艘、应急救援车辆1台和专业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装备以及消防灭火器材;在南、北、东护城河各设趸船1艘,作为水上应急搜救中心办公地点,从救生装备、设施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