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陆地航班,拉近许昌与世界的距离

从许昌乘坐高铁,可抵达北京、辽宁、陕西、四川、福建、广东等16个省份的102座车站

摘要:

许昌东站站前广场。记者 王志鹏 摄

核心提示

2012年9月28日,许昌东站开始试运营,从此许昌进入高铁时代。3年多来,作为京广高铁的重要节点,许昌高铁不仅成为城市发展的加速器、催化剂,还拉近了许昌与世界的距离,打开了一扇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2015年,许昌东站发送旅客145.5万人次,单日最高发送旅客6552人次,日均发送旅客3987人次。此外,依托许昌东站,我市还打造了集异地候机楼、汽车客运站、公交枢纽和出租车停车场于一体的“零距离”换乘中心,形成了以许昌高铁为节点,辐射周边的现代化交通枢纽,让许昌搭乘高铁快速驶向幸福远方。

客运量稳居郑州铁路局管内高铁车站第三位

作为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中的重要“一纵”,全长2298公里的京广高铁可以说是整个高速铁路网架构中的骨干。许昌毗邻铁路枢纽郑州,是京广铁路的必经之地,可通达全国高速铁路网的各个节点,区位优势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许昌东站在规划、建设之初,就为将来快速增长的客运量作了充分准备。许昌东站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设计高峰小时发送量3128人次,目前建有“2台5线”(包括2条正线、3条到发线)。

事情如当初预想的一样发展。2012年9月28日,许昌东站开始试运营后,客流量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该站运营之初,由于郑州至石家庄段未开通,每日开行20列,仅发送650人次;2013年12月28日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列车停靠量增加到42列,日均发送2815人次;2014年12月10日调图,新增G568次列车(始发),日常开行列车41列,周末开行47列,高峰期开行56列,日均发送3781人次;2015年7月1日调图,日常开行45列,周末开行53列,高峰期开行59列,日均发送4152人次。

2015年,该站发送旅客145.5万人次,日均旅客发送量达3987人次,客流量稳居郑州铁路局管内高铁车站第三位。今年1月3日,该站更是创下了6552人次的单日旅客发送量纪录。

从许昌乘坐高铁,可抵达16个省份的102座车站

3月15日14时40分许,许昌东站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内,旅客常伟明正坐在舒适的座椅上静静地等待发往郑州方向的G74次列车。

“我是做销售工作的,经常出差。高铁开通之前,我曾坐过普通火车、汽车;高铁开通之后,只要能买到票基本上都会乘坐高铁。”常伟明说,他选择高铁出行的原因很简单,舒适、快捷。

常伟明不是许昌人,是来许昌办事的。第一次来许昌的他,对许昌东站的服务和许昌的城市面貌留下了深刻印象。

“许昌东站服务特别好,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非常热情。许昌城市建设也非常好,干净、漂亮,特别是漂亮的护城河、东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听说许昌是曹魏故都,有时间再来,我一定要到曹丞相府、灞陵桥景区看看。”常伟明说。

许昌东站目前日常开行列车51列,周末开行58列,高峰期开行64列,通达度进一步提升。从许昌乘坐高铁,可抵达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湖北、重庆、四川、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广东、广西在内的16个省(区、市)的102座车站。

北京一直是许昌长途客流的主要流向。经过相关部门的努力,2014年12月10日,许昌至北京的高铁始发车正式以统一编号G568次纳入日常开行列车运行图。2015年7月31日,该列车被正式冠名为“许昌·瑞贝卡号”,并使用多种车载媒介宣传许昌。“曹魏故都”、“钧瓷之乡”、“中原宜居花城”等许昌的“名片”伴随着奔驰的高铁列车,传遍河南、河北、陕西、北京4个省(市)的铁路线。

此外,许昌东站从2014年春运起在候车大厅内设置了香荷服务台,为旅客提供车次查询、行程设计、重点旅客进出站协助等服务。2015年,该服务台被郑州铁路局党委评为“最具影响力优质品牌”。

许昌东站站前广场由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为方便旅客乘车,该站站前广场管理部门专门设置了志愿者服务岗,配备了手推车,免费为旅客提供运送行李服务。目前,该站站前广场日均人流量在1万人次以上,地下停车场日均停放汽车300台次。

高铁对人才流通、资源利用和市场连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市民刘亚伟是许昌一家民营企业的业务员。3月15日下午,他要搭乘G568次高铁去北京谈业务。

“以前去北京要七八个小时,现在3个多小时就到了。对于业务员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早到一分钟就能早一分钟和对方谈,有时候差一分钟结果可能就不一样。”刘亚伟说。除了高铁的快速和便捷之外,从市区各个地方前往许昌东站也非常方便。公交车、出租车班次和车辆充足,保证了城市交通与高铁节点的“零距离”对接。

高铁的发展大幅缩短了沿线城市的空间距离,加速了城市之间的交流、融合,推动了相邻城市的共融发展。与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郑州毗邻的许昌,在高铁的助力下加速了郑许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融合。

通过高铁网络,许昌构筑了新的“开放平台”,在已经形成的快速交通圈中,提高了人才、技术、市场的“运行”效率,加快了许昌本地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速度,助力城市、经济更稳、更快发展。

“高铁对不同地区的人才流通、资源利用和市场连接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昌一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娄土岭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该公司从原来传统的机械加工企业转型为研发、生产超导散热器的科技型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高铁在企业发展的人才交流、市场推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们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经常邀请北京、深圳等地的专家来许昌进行指导;产品生产出来后,需要去外地参加展销会。高铁使人才交流和产品推广速度加快,对产品研发和推广周期的缩短起到了积极作用。”娄土岭说。

高铁是一种便捷、高效的交通工具,在逐渐消除沿线城市空间隔阂的同时,持续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市顺利完成“十二五”任务,朝着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三五”目标昂首阔步前进的过程中,高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必将进一步凸显。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