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葛城市建设美如画
黄河集团全景
森源集团全景
河南鑫金汇厂区
葛天源豫湖碧波荡漾
“十三五”时期 长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的,以工作项目化为抓手,加快形成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长葛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
长葛市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强:即中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强市。
四区:即创新创业先导区、智能制造引领区、生态宜居示范区、许港联动先行区。
——创新创业先导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着力营造全国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快形成长葛市“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率先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创新型城市。
——智能制造引领区。大力发展工业4.0,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推动工业由“加工制造”向“智能制造”跨越,打造中原经济区智能制造引领区。
——生态宜居示范区。围绕打造郑州和航空港后花园,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绿满长葛、水润葛邑”行动计划为抓手,努力把长葛建设成为田园风光、生态宜居城市。
——许港联动先行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建立健全对接融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体制机制,把长葛打造成为许港联动临空产业核心区、航空港服务区、中央居住区。
一高地:即对外开放高地。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加快融入郑州航空港发展,努力把长葛打造成为环境优良、服务便捷、效率高效的对外开放高地。
“十三五”时期长葛市的发展战略
工业主导、生态优先、城镇引领、创新驱动、共建共享。
“十三五”时期长葛市的发展目标
力争实现“两高两率先”。“两高”即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两率先”即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到2020年,长葛市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年均增长8.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15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13%。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初步建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在全省县域前列。
发展质量明显优化。服务业比重快速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5%;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快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突破6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
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生态水系建设扎实推进,林木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持续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快,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各项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水、空气环境质量指标在全省保持前列。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就业更加充分,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平安长葛建设加快推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制度体系健全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争取若干领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法治长葛建设成效显著,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对内对外开放、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大幅提升。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
●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坚持把创新摆在转型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全面创新和全民创业,加快发展动力转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率先建成县域创新型城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科技投入,提升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发明专利倍增。
推动开放式创新。把科技开放合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引技引智,加强共建共享,大力推进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
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实施创新型集聚区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两大产业集聚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重点推进集聚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市产业集聚区智慧园区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加快研发和转化最新科技成果,打造引领创新发展核心区。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以“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为方向,大力实施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质量品牌四大提升工程,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构建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同类企业集聚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全力打造现代装备制造、超硬材料及制品、再生金属、食品四大产业集群。
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培育产业发展新支撑。
●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以“一区六园一基地”为抓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稳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业态更新、比重提升、水平提高。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
突出发展电子商务。以建设“智慧长葛”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引进和培育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建立健全信用、认证、支付等服务体系,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全省重要的电子商务示范市。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强化龙头企业和项目带动,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优化服务业布局,形成“一区六园一基地”空间发展格局,加快推动特色商业区和企业总部基地出形象、成规模,打造特色突出、集聚效应显著、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创新区,形成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稳步发展现代农业
完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以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应用为切入点,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为核心,以现代农业试验区和都市生态农业工程为支撑,加快构建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各类产业化经营主体流转。以互助合作、利益联结为纽带,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培育农业中介服务组织,构建多层面、多功能的专业合作组织。用好用活国开行的贷款资金,推动长葛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十三五”时期,力争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0家,新注册家庭农场50家。
●实施“互联网+”产业升级工程
“互联网+制造业”工程。把“互联网+”贯彻制造业升级全过程,重点围绕战略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互联网+深度应用,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工程。深入推进互联网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重点实施“互联网+物流”、“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现代商贸”、“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健康养老”工程。
“互联网+现代农业”工程。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解读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发展的活力之源。就长葛市而言,创新有基础优势,创业有浓厚氛围。该市专利申请量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80%以上的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拥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驰名商标,2家省长质量奖企业、4家许昌市市长质量奖企业,还有1家国际发明专利授权企业,一批产学研项目将为“十三五”时期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创建协调发展新优势
●构建现代城乡体系
坚持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构建布局优化、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长葛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实施“全域长葛”规划,以“向南融合、凸显组团,向北贯通、对接空港,东西联动、统筹城乡”为方向,拉大中心城区框架,突出城市特色,丰富城市内涵,完善城市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全力打造郑州航空港后花园。
加快重点镇区发展。坚持产业立镇、特色兴镇,依托专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实施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加快培育小城市和特色镇。
●强化基础设施网络支撑
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度超前、加快发展的原则,加快发展交通、信息、水利、能源等现代基础产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按照“功能疏解、网络贯通、公交优先、智能服务”的理念,加强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交通对接,着力优化城市路网,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大交通格局。
解读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目前,长葛市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城镇化率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长葛市通过构建现代城乡体系、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带动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将为“十三五”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建设绿色发展新家园
●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生态服务和生态保障功能,实现“城镇园林化、路渠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河湖生态化、村庄花园化”。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河南省生态城市、林业生态市为抓手,大力实施“绿满长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构建多层次、网络化、功能复合的生态系统。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通过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加强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现水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大幅跃升,进入全省县(市)前列。努力实现石梁河三张闸和清潩河禄马桥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到2020年,长葛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完成省定目标。
●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为目标,坚持节约优先、循环利用,加强全过程资源能源节约管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清洁生产,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到2020年,长葛市生产系统与社会生活系统的循环化程度明显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
解读生态宜居是民之所望、为政所向。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长葛市是许昌市距郑州最近的区域,离空港核心区只有30公里,可以说是空港最宜居的地方。打造良好的生态,不仅能够吸引郑州和空港居民到长葛休闲度假,带动旅游、商贸、交通、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高端制造和服务业项目入驻,提升产业层次,助推产业转型。
增创开放发展新优势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机遇,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持续推进市港对接,加快推动空间对接和产业错位互补对接,着力发展临空产业,积极承接延伸港区的辐射带动,打造“许港联动”引领区,主动融入大郑州都市区;紧抓河南加快申请内陆自贸区机遇,扩大开放领域,扩大对外贸易,推进开放招商,努力争取将长葛承接区、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纳入河南自贸区范围,全面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政策措施,把市场化改革作为动力转换的重要保障,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以为民服务为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精准服务理念,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提高商事效率、服务效率,积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解读开放程度决定发展速度。推进许港联动先行区建设,长葛市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目前,长葛市正在规划建设蜂产品文化产业园、临空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必将有力支撑许港产业带的发展。
迈进共享发展新生活
●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17年,全部完成11个贫困村9722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合理调整中小学学校布局,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农村寄宿制规模学校建设,迁建市二中、市三中和八七中学,对市四中、市二小、金庄小学、八七小学、秦公庙小学、耿庄小学、李庄小学等城区学校进行扩容改造,在新城区规划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推进城乡幼儿园项目建设,建设天一幼儿园和新城区城南、城北幼儿园。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继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十三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的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革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建平安长葛。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有序推进“双治”、夯实“双基”、实现“双安”。
解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党持续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长葛市要继续坚持改善民生不惜力,推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社会保障能力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安全饮水工程,让农村群众也吃上优质南水北调水,尤其是要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前完成脱贫任务,让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在普惠中提质,过上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能源产业部分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森源集团电动汽车产业园建设,支持森源重工年产5万辆纯电动专用汽车、年产1万辆纯电动环卫专用车研发及产业化、年产10万辆电动乘用车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支持鸿瑞世英年产30万辆电动汽车项目建设。
新材料部分重点项目
推进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园建设
推进河南万顺包装材料ITO导电膜项目、河南中森虎皇年产9000万平方米一体化外墙装饰保温板项目建设。
食品工业部分重点项目
推进实施众品食业年产30万吨生鲜预制品加工,年产5万吨高档动物油脂、100万把肠衣、2000吨肝素钠、5000吨骨素及天然调味品、5000吨猪血制品等重大项目建设。
生活性服务业部分重点项目
规划建设长葛健康产业园、“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天乐苑养老社区、长葛市仁颐老年养护院、长葛市幸福之家老年养护院、长葛市养老康复中心、长葛市香格里拉养老中心、夕阳红老年公寓等。
生态建设部分重点项目
实施“绿满长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重点推进林业生态村、农田防护林体系、山区及平原沙荒造林工程建设。
建设16公里清潩河景观带、双洎河国家级湿地公园。
电子商务部分重点项目
建立“中国金刚石交易网”。
加强“中原再生资源国际交易中心”建设。
支持“鲜易网”“日日鲜”“冷链马甲”电商平台建设,完成“京东·长葛特色馆”、阿里巴巴1688产业带和村淘项目、蜂产品特色馆项目建设。
重点引进京东、阿里巴巴、天猫、云书网、金盏花开、萌声科技、买多网、九州云等电商龙头企业。
创新创业部分重点项目
重点加强黄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众品国家猪肉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河南省蜂产品检测中心、河南省中压输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超硬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鑫金汇技术中心等项目建设。
支持森源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核电力装备研究院、电动汽车技术研究院。
(本版图片由张松桥 杨枫 赵晗旭提供)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