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
按照市教育局《关于2016年中招体育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我市预计在6月1日前完成中招体育考试工作。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吴新生提醒考生,临近考试,注意三项考试内容的训练技巧,莫一味加大强度,以免出现拉伤等情况,影响成绩。
男、女生长跑、立定跳远、前抛实心球等均有一定的技术要领,考生需认真领会,避免在考试中犯规。
往年中招体育考试时的情景。
1.【备考冲刺】
师生家长齐努力,训练耐力和技巧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吴新生说,我市今年的中招体育考试将很快举行,预计6月1日前结束。目前,各学校九年级的学生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许昌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副总校长李春生负责九年级教学业务。他说,中招体育考试分值提高到70分,引起学校、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不少家长自行购买实心球让学生在家训练,有的请专业老师对学生加强培训。”李春生说,许昌实验中学西校区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体育老师全部参加;课间运动时间由20分钟延长至30分钟,让学生进行慢跑训练。“课余时间,校园内几乎所有的空地上都有学生锻炼的身影。”
“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学生想搞好学习,身体要好。没有强健的体魄,一切归零。”市一中九年级执行校长臧士明说,今年中招体育考试新政策公布之后,学校专门召开家长会,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部分家长已经养成随孩子一起跑步锻炼的习惯。另外,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跑步,增强学生的体能;体育课主要对学生进行考试项目的技能训练;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所有体育老师分包班级,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
许昌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体育组组长丁伟认为,中招体育考试增加“过程评价”环节,是要求学生从七年级就重视大课间、体育课等开展的训练活动,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而不是到九年级“临时抱佛脚”。
2.【缓考免考】
患有先天性疾病的考生可免考,由于特殊原因暂不能考试的可缓考
“今年,市区参加中招体育考试的学生有7800多名,有两类学生可以申请免考。”吴新生说,一类是患有先天性疾病、不能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考生,经县级以上医疗部门检查确认并出具证明,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可免考,成绩按当年中招体育考试的平均成绩计入升学考试成绩。另一类是由于运动损伤或临时性疾病造成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也可免考,成绩按中招体育考试分值的30%计入升学考试成绩。
另外,由于暂时性损伤或突然生病以及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的学生,经学校审定,教育行政部审核,可办理缓考手续,另外参加一次考试。
3.【技术要领】
长跑中会出现“极点”,要咬牙挺过去
我市今年的中招体育统一考试内容为长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立定跳远、前抛实心球三项。吴新生针对各个项目考试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和指导。
“男、女生长跑,考生想取得好成绩,应注意循序渐进,起跑后速度不要过快;奔跑过程中注意奔跑节奏和呼吸节奏相协调,二者处于最佳状态时更易取得好成绩。”吴新生说,长跑过程中会出现“极点”。这时会感觉呼吸困难、特别累,也是考验考生耐力的主要时刻,考生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一般再跑100米至150米就会跨过“极点”。
对于立定跳远项目,吴新生建议考生注意技术要领。“立定跳远不只是腿上的事儿,上下肢要协调用力,蹬地、摆臂、收腹、举腿一定要结合好。”吴新生说,学生要注意在沙坑或柔软地面进行训练,确保不造成运动损伤。考试时,起跳落地后不要后退,否则影响成绩。
“前抛实心球项目,学生一定要领会‘双手、肩上、正面、原地、前抛’10个字的内涵,确保考试中不犯规。”吴新生说,以前的考试中出现过考生中轴脚移动等犯规情况。前抛实心球要掌握蹬地、送胯、收腹、挺胸、以胸带臂的发力顺序,只有正确发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另外,测试仪器采用红外线扫描,距离地面30厘米,考生预摆实心球的高度不能过低,否则容易犯规。
中招体育考试中,考生需要注意的是,立定跳远时重心不稳不要起跳,否则会被判犯规。长跑项目中,起跑时不要影响别人,起跑后沿弯道切线方向行进,不要急于切入内道;冲刺阶段要从外道超越,从内道超越视为犯规;长跑结束后不要立即躺下或坐下,要继续慢跑,这样更利于身体恢复。
4.【温馨提醒】
备战中招体育考试,强度要适中,谨防拉伤
我市九年级的学生们将陆续迎来中招体育考试。
记者了解到,不少学生为了考试取得高分,加大训练强度。但学生们身体素质有个体差异,而且很多过去缺乏锻炼,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并不足以支持持续高强度的训练。以立定跳远为例,有的学生直接在水泥地上反复练习,时间久了会对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造成损伤。“特别是有的学生虽然知道自己受了伤,但由于伤势较轻就一直忍着,最终只会加重伤势。”
对此,吴新生特别提醒,首先,家长和考生一定要以平常心迎接中招体育考试,不要因为体育成绩暂时不理想过于急躁,应听从体育老师的指导,不要盲目训练。其次,家长不要随意改变学生的饮食结构和作息习惯,不能因为学生运动量增加就盲目供给“大鱼大肉”造成营养过剩,更不要盲目进补。最后,临近考试不要过分加大运动量和强度,这样会增加运动受伤的风险。“短时间不可能大幅度提高身体素质,考生应处理好运动量和运动技巧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有助于快速提高体育成绩。”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