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许昌塔文化博物馆西院中央有一组“印玺”雕塑,印面镌刻着“文峰耸秀”红色篆字。
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展出的雷峰塔塔砖。
2016年是许昌文峰塔建塔第401个年头儿,也是许昌塔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塔文化博物馆)开馆的第二年。它们坐落于市区中央,交相辉映,共同打造了许昌的文化新名片。
两年来,塔文化博物馆都有哪些变化?到这里参观该看些啥?有哪些展品不能错过?参观一处古建筑,应如何欣赏?怎样发现和理解它的美?带着这些疑问,6月22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方“印玺”
“印出”文化传承
当日下午,天气炎热。市区文峰游园南侧,高大的文峰塔顶着烈日巍峨矗立。它的脚下,规则地分布着滴水檐的仿古回廊和数间屋宇,还有曲池花圃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座精致典雅的小院落。这里,便是塔文化博物馆。
“塔文化博物馆于2014年4月28日开馆,建在许昌博物馆原址上,是国内首家以研究、收藏、展示塔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特色博物馆!”该馆馆长张龙介绍,塔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东院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为中心的游览区,观众可近距离观察文峰塔的建筑、形体之美;西院是主题展览区,以文峰塔为中轴线,分为南北两个对称的院落,中间用回廊相连。从建筑形式上看,该博物馆为单檐卷棚式仿古建筑,白墙灰瓦,红漆染柱,飞檐挑角,错落有致,极具古典韵味。它巧妙地把南方园林和北方庭院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既有南方建筑的玲珑秀丽,又有北方建筑的端庄严整,和古朴的文峰塔交相辉映,成为许昌的一处人文景观。
作为博物馆的主题展览区,西院是该馆对外开放的重头。西院中央有一组“印玺”雕塑,是该馆的主题雕塑。
“印玺的表现形式,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张龙说,“印玺”的印纽取瑞兽之形,怒目躬躯,祥云盘身,呼之欲出,象征祥瑞之意。印面镌刻“文峰耸秀”红色篆字。字体苍劲有力,大气古朴,传达出中国古代文人化育天下、厚德载物的理想境界。这组印章雕塑集雕刻艺术和书法艺术于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完美结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文明的记忆和传承。
“宝刹英姿”
展有雷峰塔的一块砖
西院有4个展厅,展出的主题为“塔韵华章”,分为“浮图溯源”、“宝刹英姿”、“古塔灵境”、“颍水塔影”、“名塔览胜”5个部分,通过一些文物、图片、模型、科技展项等的展示,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塔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体现了塔文化的丰厚内涵与精巧建筑,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的强大生命力。
张龙介绍,“塔韵华章”展区,共展出塔文化博物馆征集和借用的100多件展品,其中不乏汉代绿釉陶水榭、明代鎏金佛塔等珍贵文物。
“宝刹英姿”展区有一座应县木塔的模型。应县木塔的全称是“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北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它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塔文化博物馆内的这座应县木塔模型,是该馆最大的一座模型,站在它的旁边即可感受到一股震撼之力。
“宝刹英姿”展区还展览了杭州雷峰塔的一块塔砖。雷峰塔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夕照山的雷峰上,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而建。雷峰塔原计划建13层,后建为八角形五层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的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它因《白蛇传》的故事而名扬天下。1924年9月25日,古塔坍塌,新塔于2002年重新落成。塔文化博物馆收藏的这块雷峰塔砖,承载着千年历史,让文峰塔和雷峰塔以另一种方式“相遇”。
古代建筑
是年代、技艺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暑假临近,不少家长到时候会带着孩子出外旅游。那么,在游览人文景区时,面对历经沧桑的古建筑,市民该如何欣赏它们?“古建筑是年代、技艺与审美的结合,是一个时代科技与艺术的缩影!”张龙认为,欣赏古建筑,要从古建筑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三方面入手。
他以文峰塔为例进行解释。首先,文峰塔是明朝中后期儒、道、佛思想杂糅的实物见证。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高51.3米,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年间,时任许州知州郑振光为改变许州自汉以来文风渐衰的情况,采用风水先生之言,取巽方文明之象而建造佛塔形式的风水塔,以祈求保佑许州人才辈出,望恢复建安时期的文运盛世。塔内供奉文昌帝君像和观音塑像,是明清时期儒、道、佛三教合流的明证。
其次,文峰塔为人们研究明代砖石仿木结构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许昌文峰塔的内部结构综合了其他古塔的建造手法,将穿心式、回廊式、方形壁内折上式及八角形壁内折上式等糅合在一个塔内,成混合结构。文峰塔自建成迄今,虽经400年风雨剥蚀,数次地震颠簸,仍巍然屹立,完好无损,说明其具有良好的防蚀抗震性能,为人们研究砖石建筑的设计及开展抗震防震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峰塔气势雄伟,造型优美。塔身平面呈八角形,形体规整,结构均匀对称,没有凸出凹进等突变部分,诸层高度自下而上均匀递减,面阔逐层收敛,使塔身外轮廓呈抛物线形,给人以优美之感。尤为可贵的是,文峰塔使用了砖斗拱。斗拱本是木建筑的一种结构,文峰塔的建设者却用砖做出了砖斗拱,足见明代许昌地区砖石建筑工艺的高超。
“市民在参观古建筑之前,可以先做一下‘功课’,了解一下古建筑的历史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有利于欣赏古建筑!”张龙同时提醒广大市民,无论是在哪里参观,都要文明游览,千万不要用手去触摸展品,听从管理人员的引导,不能破坏景区的秩序。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