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有云无雨,最高气温32℃——

清凉中,我们迎来三伏天

摘要:

盼啊盼,昨天中午,雨终于来了。只是,7月的雨像个调皮的孩子,淘气了就来一场,大小全凭心情,任谁都不能把握。可以确定的是,一场降雨一场清凉,我们可以享受凉爽的双休日!

昨天上午,天空一直阴沉沉的。到了中午,雨水终于从天而降,来得猛烈,撤退得也毫不犹豫,只持续了十几分钟。不少人还在四处找寻避雨的地方,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直叹息降雨时间有点儿短。可能不想让人们失望,13时许,小雨又开始飘洒,而越下越猛。截至15时30分许,禹州降水量达到19.5毫米,市区降水量为9.1毫米,长葛降水量为2.5毫米,襄城降水量为0.1毫米,鄢陵降水量则少得可以忽略不计。

“高空槽滑过我市上空,加上本地湿度条件较好,造成了此次降雨。”市气象台工作人员表示,从气象云图来看,这次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14日夜晚和7月15日凌晨。

雨送清凉。今天白天到夜里,我市阴天转多云,偏北风3到4级,21℃到28℃。7月16日,多云间晴天,19℃到32℃;7月17日,多云转阴天,24℃到32℃。

没错,双休日的最高气温仅32℃。你肯定没想到,今年的三伏天是在这样的气温下开始的。

今年7月17日入伏,8月25日出伏,整个三伏长40天。可能有人会问,三伏不是只有30天吗,为什么今年有40天?

这主要是中伏的时间长了。为什么长,要从我国的干支纪日说起。它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三伏天的推算方法为,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第一天,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

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但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也就是初伏的时间跨度固定为10天。末伏每年固定从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为10天。所以,从初伏结束到末伏开始,就是中伏,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这样一来,三伏的总天数也有了不同。

现代人面对这种古老的计时方式可能有点儿晕。不过没关系,你只要知道40天的三伏并不一定比30天的三伏热就可以了。

而且,热是夏季的固有属性。因为热,盛夏有了独特的魅力。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里描写过古人过三伏的情景:“三伏天,好施者于门首普送药饵,广结茶缘。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也能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三伏天即将到来,清凉的双休日,小伙伴们还不赶快走出家门,找点儿有趣的事做?

三伏天时间表

2016年三伏天7月17日开始,8月25日结束。

7月17日—7月26日 10 天

初伏

7月27日—8月15日 20 天

中伏

8月16日—8月25日 10 天

末伏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