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今天,我市天气仍以晴热为主

赤日炎炎似火烧

摘要: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昨天早晨刷牙时,记者听到窗外传来阵阵“知了……知了……”,瞬间就想起了这首歌。记忆中,知了总是跟夏天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天气里,既有让人产生年幼时回忆的美好,自然也少不了闷热的烦躁。就像这几天,气温持续走高,很多人大概都会庆幸一下自己这条命是空调给的。

连日晴热,体感温度或达38℃

刚入伏的时候,大家应该是开心的,因为冷空气和降雨的搅和,让三伏天不得不乖乖“趴窝”几天。然而,太阳怎么会心甘情愿地让冷空气嚣张得没边儿,这不,最近几天,气温又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全力开启了“烧烤模式”。

昨天,太阳一大早就挂在了湛蓝的天空上,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车,上班的人大多衣服都贴到身上了,整个人身上全是汗水。“这么热的天来上班,是不是要发高温补贴啊?”有朋友在朋友圈中开玩笑。

不过,市气象台发布的最高气温远远未达到高温标准——33℃。看到这个气温,很多人都会喊一句:“怎么可能?”这就是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和体感温度的区别。

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即空气温度,一般是指避免阳光直射,通风处,草地上,距地面1.5米的白色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这是全球通用的测量方法。体感温度则是人主观感受到的温度,除了每个人的耐热性等主观因素外,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夏季雨水较多,进入三伏天不久,地表还有不少水分,空气湿度自然大一些。在同样的气温下,湿度越大,人的汗液越不容易蒸发,闷热感就会加剧。

所以,这几天我们实际感受到的热,要比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更厉害,也就是体感温度会比气温高2℃到3℃。

今天,大家恐怕会感觉更热。市气象台预报,今天,我市多云间晴天,气温26℃到36℃,偏南风2到3级。

夏练正当时,但要预防中暑

治病不如防病,预防莫如锻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也就是说,勤奋的人会在极致的温度(三九和三伏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候)下锻炼,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这是前人的生活智慧,也确有科学依据。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肌体耐热能力,也对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功能有促进改善作用。所以,对于喜爱运动健身的人来说,盛夏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候,岂能错过。特别是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长了,更加需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以前总有一种年轻人锻炼身体不如老年人积极的印象,现在可能稍有改观了,或许这与记者经常去健身房看到的都是年轻人有关。当然,凡事过犹不及,盛夏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人体极易产生中暑症状。体育锻炼更需注意,时间不可过长,强度要控制,补水需适量。

比如,很多人认为夏季最适宜运动的时间是早上和晚上,但并非如此。懂得锻炼身体的人知道,三伏天最适宜的运动时间是15时至18时。这段时间不仅可以避免中暑,也是加速新陈代谢的最佳时间,可以消耗掉更多的脂肪。当然,这是指在室内或者阴凉处运动,比如健身房等。若是露天,此时的气温依然是人体高强度运动时所吃不消的,宁可入夜后再锻炼。

夏天的饮食同样重要,不宜过饱,通常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很多人都会有食欲不振的感觉,应多食用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糖、低盐的食物,以配合达到增肌和健美的效果。

在高湿高温条件下进行剧烈的肌肉运动,人体会大量出汗,造成快速失去水分和无机盐。而水分的丢失会造成体内水盐平衡紊乱,影响骨骼肌和心肌的工作能力,所以在运动前后一定要大量补充水分,即使不渴,也要频繁补水。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