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不器

2016-08-05 09:42:12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毛志刚 王增阳 文/图

我要分享:

摘要:


①杨晓锋近影

②《天池笔洗》


③《日月同辉》



日前,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结果揭晓,禹州市神垕镇的钧瓷大师杨晓锋榜上有名,成为当前钧瓷界最年轻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为一名“70后”,杨晓锋何以能摘得陶瓷界这一国家级最高荣誉?记者前往神垕镇,一探究竟。

地灵人杰 晓锋初露

大刘山、风翅山、乾鸣山等群山环抱的神垕镇,是自唐宋以来驰名于世的钧瓷艺术发祥地,素有“钧都”之称,经济一度繁荣发达。这座古窑、古建筑众多的历史名镇,因地灵人杰,被誉为我国北方“唯一活着的古镇”。家住蒿梨山的杨晓锋,就是神垕镇钧瓷界年轻一代的杰出代表之一。

杨晓锋1970年7月16日生于神垕镇钧瓷世家。当时,23岁的父亲杨志已跟随钧瓷名师卢广东学艺多年,擅长钧瓷造型和手拉坯,后来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杨晓锋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居无定所。他经常跟随父亲“串房檐儿”住宿,今天到这家,明天去那家。9岁那年,杨晓锋终于当起了“大龄小学生”。作为家中的老大,为了挣钱贴补家用,他承担起拾煤的任务,挑担子的时间比背书包的时间还多。对他来说,拾煤比学习重要。为此,杨晓锋没少挨老师批评。

困顿的生活中,最容易得到快乐和满足。冬天,杨晓锋喜欢跟着父亲到钧瓷厂拉坯房玩耍,因为那里很暖和,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堂。最让杨晓锋兴奋的是,一边享受暖洋洋的片刻时光,一边看拉坯师傅用“魔术手”操作:一块普通的泥巴,在他们手中轻旋慢捻,竟然能轻易地变幻出各种形状,好神奇!

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杨晓锋从小便深受钧瓷艺术的熏陶。也许是继承了父亲优秀的拉坯基因,也许是看多了拉坯师傅的“魔术手”表演,杨晓锋从小就对拉坯表现出莫大的兴趣。1985年进入禹州市钧瓷一厂当勤杂工后,他满心想的仍是拉坯。在技术保守的环境下,性情率真的杨晓锋开始自学、偷学拉坯技艺。

进厂的第二年,杨晓锋的拉坯技艺突飞猛进。一天夜里,杨晓锋悄悄在车间里上轮拉坯。不知不觉中,时间已到凌晨,他急忙回家,忘了像从前一样收泥和拾掇轮子,将拉得接近成型的壶留在了轮子上,被车间主任刘富安发现。刘富安立即开会寻找偷偷拉坯的人。这次意外事件,使杨晓锋初露才干,成为刘富安的弟子。

杨晓锋肯吃苦、悟性好,深得厂领导器重。1987年,他被保送到江西景德镇陶瓷学校深造,师从著名陶瓷专家周国祯、吕品昌教授,学习陶瓷雕塑和美学理论等,使得他的钧瓷创作视野进一步开阔,钧瓷技艺得到全面提升。

经过30多年的勤奋学习、探索,杨晓锋在钧瓷艺术方面渐渐自成风格,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汇聚灵感 唯创唯新

“制瓷贵在技术创新!”杨晓锋在继承前辈技艺的基础上,注重因情至性,汇聚灵感,唯创唯新。

杨晓锋认为,想做出好的作品,首先要在“工”“技”“艺”“型”“釉”方面具备相当的功力。“‘工’指工艺,要有扎实的工艺理论与实践基础;‘技’指技能,要高水准掌握钧瓷创作的专业技能;‘艺’指艺术,要在钧瓷美学的层面上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杨晓锋说,要做到这些,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传统钧瓷艺术创作锻炼。“首先要把经典器型做好,只有具备了简练、严谨、厚重、端庄的创作风格,才能谈创新。”杨晓锋认为。

1991年,杨晓锋对蓝钧釉带红紫斑品种进行创新实验,取得成功。他独创出钧花釉、羽毛釉、桃红釉、紫藤釉、珍珠点釉等珍贵釉色。他在长期的柴窑、煤窑烧制过程中总结出“三勤两少烧窑法”,即勤加燃料(少量)、勤投烧渣(少投)、勤观火色。他认为,这样能使这种泥与火的艺术达致完美与和谐,使作品尽可能地呈现独特的窑变艺术效果。

在钧瓷制作的旋坯修坯过程中,如果坯体吃刀的位置或角度不当,就会出现深浅不一的刀痕。杨晓锋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这一问题,但他此时多问了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不能据此掌握一种艺术形式?”从2009年开始,杨晓锋留心探索,反复试验,调试轮子的转速,改进工具,改变旋坯手法,不断创新纹路。经过两年的摸索,他终于研究出适用于钧瓷作品的“跳刀纹饰技法”。

刀行泥上,运转如风。杨晓锋的跳刀纹饰,有的像万马奔腾的蹄印,有的像战车碾过的履痕,有的像万箭齐发,有的像飞翔的雁阵,有的像起伏的麦浪……这些跳刀纹饰,看似有形,细思却有无限意象,使人观之不倦、遐想丛生。

2009年,杨晓锋在传统手拉坯技艺基础上,独创“杨氏悬空无接缝拉压技法”,在向上拉坯的基础上,实现向下拉坯,无缝成型。此法打破了过去大器型必须采用注浆或脱坯制作的藩篱,不但填补了拉坯不能做双层或多层悬空成型的空白,而且使拉坯的艺术价值有了质的飞跃。正因如此,“杨氏悬空无接缝拉压技法”在中国历史名窑烧成技艺大赛手工技艺大赛上荣获金奖。

2011年,受2008年奥运金镶玉奖牌的启发,杨晓锋将金镶玉的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应用到了钧瓷作品上,将三者融合于一身,实现了多种材料与钧瓷镶嵌工艺的完美组合,使作品更具有文化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当前,一些钧瓷产品的足部不施釉,或沿用传统的“满釉支钉法”,在移动时,足底部分容易划伤接触面。杨晓锋与父亲一起,改进传统工艺,创出“满釉圆形支圈法”,在作品底部圈足施釉,圈足以内内凹,用带透气孔的圆形支圈支起烧制。这样生产出来的作品,底部光滑,无论在手感方面还是在实用性方面,均十分人性化。

因情至性 如臻妙境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与景德镇瓷区“三分拉七分修”的拉坯成型工艺相比,钧瓷拉坯成型“七分拉三分修”,所以钧瓷拉坯技艺更锻炼艺人的心性、技艺。杨晓锋拉坯时,常常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一堆泥,而是可以对话的人。达到了人泥之间的深度融通,他的作品才那么富有艺术灵性。

杨晓锋的代表作有《天池笔洗》《大象无形》《日月同辉》《龙尊》《玄音》等。

《天池笔洗》是运用“杨氏悬空无接缝拉压技法”“满釉圆形支圈法”的代表作。这件竖截面形如“凹”字的作品,上部为倒圆锥天池造型,缓缓下凹的洗池施以天青月白釉,宛如天池碧水,边缘平整如镜;封闭的空间却是整体拉坯而成,令人叹为观止。

《日月同辉》将“跳刀纹饰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杨晓锋利用陶瓷材料所特有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釉色和令人目不暇接的“跳刀纹饰技法”,将同心的三个圆巧妙地融合在一个画面中,构建出日月同辉的艺术意象,兼具视觉震撼力和艺术张力。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有人观摩过杨晓锋创作《日月同辉》的“跳刀纹饰技法”演示,5000多刀仅用时13秒。没有亲眼观看的人,以为神奇至不敢相信。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杨晓锋创作的《玄音》,窑变意境如彩霞映空,又如碧水微波,配以道道弦纹,亦宛如可奏出天籁玄音的古器。这样一件可以引发观者无尽遐想的作品,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7年,其作品《东方明珠》荣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金奖;2013年,作品《七星》获第三届“大地奖”金奖;2015年,作品《金镶玉龙尊》获第十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金奖……

大师垂范,作品为证。在获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之前,杨晓锋就已经获得了众多殊荣: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

自20世纪90年代起,杨晓锋开始义务授艺。“作为传承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钧瓷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杨晓锋说,钧瓷的发展应该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而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美学思想,一代人也自应有一代人的传世之作。

杨晓锋说,他的每件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凝聚了他的无数心力。一次,他把一件金镶玉作品卖给北京一位收藏家时,说了一句话,令这位收藏家十分动容:“这是我的孩子,现在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呵护他。”

爱钧如子,视钧如命。杨晓锋是一个情感丰富、心思细腻的性情中人,谈起与父亲的点点滴滴,他会眼圈发红、声音凝噎;论及钧艺,他会洞察入微、思虑周到。也许,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他可将身心深深融入钧瓷艺术创作中,从动态的拉坯进入静态的禅定,寻得天人合一的创作境界。

孔子有言:“君子不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孔子看来,道器不离,悟道总在器中,悟道后在器中运用。杨晓锋的钧瓷之路,正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不断前行,从未践行着“大师不器”这一理念。

临行,我们与杨大师相约观摩他物我如一、如臻妙境的“杨氏悬空无接缝拉压技法”“跳刀纹饰技法”,他爽快地答应了。

名家名片

杨晓锋,男,1970年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他自幼受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志钧瓷技艺的熏染,在刘富安大师的言传身教下,钧瓷制作技艺逐渐成熟,尤其手拉坯作品在钧瓷界独树一帜。其作品《天池笔洗》《东方明珠》《玄音》《日月同辉》等受到同行及收藏家们的一致好评,并赢得诸多荣誉。

责任编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