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美丽乡村:漯河市裴城村

摘要:

贺家大院

裴城村圣旨

千年石拱桥

  裴城村简介

  裴城村位于裴城镇西南部,紧邻省道洛界公路南侧,该村现有3800多口人,3700多亩耕地,主导产业有林果、蔬菜、养殖等。裴城原名回曲镇,据历史记载唐朝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纵兵作乱,割据蔡州,唐宪宗曾发兵数万讨伐,终未能克。宰相裴度(765——939年)请兵请自督战,兵至郾城回曲镇筑寨安营。元和十二年冬(公元817年),裴度遣节度使李朔雪夜奇袭蔡州,一举获胜。为表彰裴度伐蔡有功,唐宪宗封裴度为“晋国公”。当时裴度在此住了四个月,备受郾城老百姓的爱戴,为纪念裴度,当地便将回曲镇更名为裴城,并为他建庙立祠、立碑,至今碑祠旧址仍在,现存于现在的裴城小学,小学内现有两通高大的石碑,碑文上记载着裴度在郾城的事迹。

  裴城村现有东西和南北两条主街,分别长1800米、1600米。东西街为古代的官道(相当于现在的洛界公路),两条主街交会处是本村地势较高的地方,也是本村商业较繁华的地方,被村民称之为十字街。十字街口向西150米是“北宋古桥”响水桥,洄河桥西南是郾城八景之一的裴城夜雨所在地。十字街口向南 100米路西是明末时期的彭家大院和贺家大院。贺家大院西南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裴城遗址。十字街口向东250米是人民解放军原炮兵副司令员苏进将军的故居。十字街口向北50米是一座现代化的文化娱乐广场。路西北有北大坑,转弯向南流经“响水桥”,与转弯向东的南大坑连在一起,夏季雨水增多时,莲花盛开,蝉鸣蛙叫,景色迷人。裴城村原有十个庙宇,以前拆掉六个,如今保存四个。以前村里有4个阁门、 3个戏楼和1个南牌坊,在解放后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掉了。

  由于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保留古建筑比较多,在2012年12月13日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公布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中,裴城村名列其中,而且是漯河市唯一入选的村庄。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