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艺无言器有声

——记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张自军

2016-09-20 10:34:02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王增阳

我要分享:

摘要:

张自军近影。

窑变金星天目釉提梁壶



坐看风云聚,乾鸣有山居。

神垕人惯走的上上下下的山路,总会让驱车而来的访客一颗心起起落落,喜惊叹讶的情绪应接不暇。前往乾鸣山居的一段山路上有一处短坡,当车来到坡前,我努力伸颈还看不到坡道时,车头已经开始下降,倏忽间给人带来一丝腾云的快意。下坡后继续上坡,忽见一角飞檐从树后探出,张自军大师熟悉的身影正在檐下挥手致意。

张自军年过六旬,无论你何时见到,他总是满面红光,精神焕发。他花白的头发向后梳着,额头饱满,眼睛很有神采,似有一种能把人看通、看透的感觉。这一身倍儿棒的精气神,缘于他自小习武,注重长期锻炼。别看他外表威严,可一旦打开了话匣,就能让人看到他率直、爽朗、细心的一面。

1953年,张自军出生于陶瓷世家,从小勤快、好学。13岁时,随拉坯、武术、德行“三绝艺人”王凤喜学习拳术和钧瓷技艺;21岁时从神垕高中毕业,进入地方国营瓷厂做临时工。在那里,他深得钧瓷前辈卢正兴、孔铁山、任坚的钟爱,跟随他们学习钧瓷工艺。

“那时候在厂里干活儿,常熬夜,只管干,不怕苦!”那时的试验配方可以说是公开的,每天下午2点钟进试验室,帮前辈记录配料数据,然后开始研釉料。5点下班后,随王凤喜习拳,10点左右返厂跟随前辈试验釉烧,并记录烧造过程的具体情况。张自军说,那时候,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干临时工管练泥机的岗位时,活儿没那么多了。可他闲不住,就把练泥机装装卸卸,一套专门“吃”泥巴的机器,里外经常被他擦得干干净净。在其后艰苦的学艺生涯里,“闲不住”让张自军培养起了在注浆、装窑、配釉、烧窑、设计等各个工艺领域里极强的动手能力,为他窥其钧瓷艺术的堂奥打下了基础。

1976年,张自军在神垕镇东风瓷厂跟随前来体验写生的天津美院王之江、王麦秆、尹德明、王家斌等教授学习雕塑与造型设计。1978年,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研班学习陶瓷工艺造型设计,受教于梅健鹰、高庄、韩问等教授;1980年,在轻工业部美术总公司美术陶瓷培训班学习,师从吕晓庄、金宝生等教授。

“我很幸运,遇到了这么多德艺双馨的老师!”在张自军大师看来,他如今的这些成就,应该归于自己的老师们。而恩师教给他最为重要的东西,不是艺,而是德。卢正兴老师当年常喊张自军去他家,照顾他的生活,令他至今想起仍十分感动。“老牛老来甘埋头,步步耕耘不求酬;青草吃饱已是乐,白骨愿入艺人手。”这首高庄老师80寿诞的铭志诗,后来被张自军请大相国寺释心广法师亲笔书写,裱好后挂于座右,时刻提醒自己向老师淡泊致远、甘于奉献的精神高度看齐。

2000年,张自军创建炉钧张工作室。他采用升焰式窑炉、木制风箱煽火、炭烧、一炉一器,烧制技艺独特,难度大。该技艺是河南省一项重要的民间文化遗存,张自军延续了这一传统、古老的民间工艺技术,对钧瓷事业的继承、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想搞好钧瓷创作,必须亲自动手!”张自军认为,钧瓷窑口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能力,这种特色和创新能力离不开窑口大师的身体力行,离不开窑口大师的制瓷思想和艺术精神。“匠人只是匠人,匠人加上精神才能成为大师!”正是这股精神,推动张自军博采众长,致力于炉钧的烧制、传承和创新。

2000年,“窑变金星天目釉”试制成功,并获外观专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吕晓庄夫妇高度评价,称其“填补了黑釉系之空白”。2006年,窑变金星天目釉茶具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设计铜奖、“大厨房杯”陶艺大赛金奖。2013年,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比中,窑变金星天目釉中原壶系列荣获金奖;2014年,在全国钧瓷藏家珍品展中夺得金奖;2015年,在中韩艺术家举办的作品展中夺得金奖。

最值得一提的成就,应当是2014年6月张自军一窑柴烧“钧、汝、官”三瓷种的成功。此举填补了历史空白,开创了一窑成功柴烧多瓷种的历史先河,在陶瓷界取得了创新型成果。而汝瓷、官瓷一直未破解的柴烧之谜,终于在钧都神垕被解开。

张自军的钧瓷作品少有大红大紫的艳丽色彩,厚重中尽显温润古朴之感。对釉色的独到运用一直是他引以为傲的特色。而造型上,他一直坚持简洁之美,力求造型、线条和曲线符合黄金比例。他掌握了几十种独有的配方,釉色多变,又具有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 他烧出的金星天目釉瓷,底色以黑为主,金光闪闪的斑点如繁星洒在夜幕之上,又如金色的菊花石,端庄大方,光彩夺目。

近来,张自军又成功研制出孔雀羽衣釉,窑变出的色彩如同孔雀羽毛一般,飘逸飞扬,美轮美奂。炉钧张工作室把钧瓷的烧制做到了个性化和品牌化的艺术极致,其钧瓷作品被多家省级博物馆、专家及国际友人珍藏。

山里的时光似乎过得很快。访张自军大师时,院角高耸的烟囱拖着长影,影子自西而东留下长长一段弧线,而我只觉得过了一瞬。那些来到神垕的访客可曾想到,无数神垕制瓷人祖祖辈辈厮守着窑口,任烟囱留下一个又一个长影,甘把与青烟窑火相伴的悠长岁月,缩印成窑变串成的一段“惊彩”人生。

责任编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