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区名片
隶属单位: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尚集镇
办公地点:西街社区居委会
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建生
社区主任:赵建生
辖区范围: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尚集镇西街社区东临东街社区,西至许昌县新元街道办事处忽庄社区,南到东街社区,北至许开路。现有居民650多户,总人口2240人,党员 128 人。辖区内共有 5个居民小组,总面积 1.5 公里。
社区特点:尚集镇西街社区位于市区北部,文峰北路和许开路从该社区穿过,交通非常便利。由于闻名全国的汽车传动轴生产企业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传动)在其辖区内,所以该社区大部分居民从事传动轴配件的生产和加工。该社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居民都很忙,他们忙着办厂、忙着做生意、忙着开旅店……总之,西街居民都在忙着赚钱。因此,邻里之间、婆媳之间基本上没有矛盾,社会风气非常好。
西街社区工作人员给居民讲解二孩生育政策。记者 黄舒平 摄
核心提示
元朝时期,镇守黄河的大将军尚复白曾选择在此居住。随着入住和做生意的人逐渐增多,这里逐步形成了集镇,当时取名“德礼镇”,后改名尚集镇。尚集镇有2/3的居民姓尚。据尚集镇西街二组居民尚书友介绍,尚复白有 4个儿子、18 个孙子,如今西街社区尚姓居民都是尚复白的后人。
元朝大将军曾在此择地安居
“尚集镇的来历是这样的:元朝镇守黄河的大将军尚复白在此定居,其后代繁衍生息。随着入住和做生意的人逐渐增多,这里逐步形成了集镇。”尚集镇西街二组 55 岁的尚书友说,尚集镇以前曾叫“德礼镇”,后来改名为尚集镇。“尚复白有 4 个儿子、18 个孙子,尚集镇西街居民有 2/3 的人姓尚。”尚书友说,尚集镇姓尚的都是尚复白的后人,也有外迁的。他们远的迁到辽宁、福建等地,近的迁到平顶山、洛阳等地。尚集镇尚姓居民曾在 1999 年、2007 年两次修订家谱,当时有不少外迁的尚姓人回来认祖归宗。尚书友说,尚集镇尚姓的人家出过很多有影响的人士,像明朝时期在京城做官的尚志,当代尚继波曾在许昌地委工作等。尚集镇以前之所以叫“德礼镇”,是源于这里生产的礼帽闻名全国,甚至远销国外。“随着社会上礼帽不再流行,尚集镇就不再生产礼帽了,名字也由‘德礼镇’改成了‘尚集镇’。”尚书友说,尚集镇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气,2004 年被评为“中州名镇”。
企业有啥困难,社区干部积极帮助解决
“我们社区是全市较早流转土地的社区之一,居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就有时间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了。当时,虽然流转土地的补偿费不算太高,但居民靠自身努力,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西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建生说,20 世纪 90 年代,远东传动入驻尚集镇西街村,征用了村里大部分土地,居民有的进厂打工,有的开办工厂生产与传动轴相关的配件。“目前,我们社区里有 60 多家企业参 与 生 产 传 动 轴 配 件 。 在 生 产 过 程中,这些企业不管遇到啥困难,社区干部都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赵建生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企业在用电、用水上遇到难题。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与相关单位协调,使企业正常用电、用水。
打深水井让居民免费吃水,建文化大院丰富居民生活
“ 为 了 解 决 居 民 吃 水 问 题 ,我 们社区专门打了一眼 300 米深的水井,还 把 自 来 水 管 道 铺 设 到 各 家 各 户 。”赵 建 生 说 ,社 区 居 民 吃 水 都 是 免 费的。“ 社 区 居 民 素 质 都 很 高 ,再 加 上都 在 忙 着 做 生 意 、管 理 自 己 的 工 厂 ,所 以 邻 里 之 间 、婆 媳 之 间 闹 矛 盾 的 ,在西街社区根本找不到。”赵建生说,在传动轴企业的带动下,有的居民办厂生产与传动轴相关的配件,有的居民 依 托 文 峰 北 路 和 许 开 路 从 社 区 经过,利用临街房做生意。甚至一些年纪 大 的 人 ,也 会 在 街 上 摆 个 菜 馍 摊儿。因此,在尚集镇西街社区找不到闲人。赵建生说,为了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前 几 年 ,社 区 还 专 门 建 了 一 个 文化 大 院 ,配 有 图 书 室 和 健 身 设 施 、音响设备,让居民在闲暇时间到文化大院看书、跳广场舞。“ 社 区 干 部 只 要 一 心 想 着 居 民 ,居民就会支持理解。”赵建生说,干群关系好了,不管啥事情都好办。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