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月14日摄于清潩河游园。两朵花相依相偎,让人在数九寒天也感到了一丝暖意。 晨报摄友 高文胜 摄
刚刚过去的周末,阳光明媚,温度适宜,更重要的是空气质量良好,天气好得出乎人们的意料。本周,这样晴好的天气将会是主旋律,只是雾霾会时不时出来“捣乱”。
本周天气晴好,高温6℃左右
昨日中午,走在马路上,虽然阵阵冷风钻进衣领,但仍能感觉到阳光的温柔。说起来,冬日的阳光总是让人期盼,因为它不仅使气温有所升高,而且给大地调了色。一位网友在朋友圈中感慨:“当太阳照射着被冻得发青的路面时,当透过阳光凝视窗外的风景时,似乎在暗淡的景色中,仍有一些值得期待的美,而寒冷之中也有一种温暖的期待。”
不过,我市早晚仍然很冷,道牙附近的积水都结了薄冰。其实,数九寒天,老天爷挺照顾咱许昌人的,未来一周阳光依旧,且气温变化不大。
“本周,我市没有明显降水,以晴好天气为主。其中,1月17日有零星小雨,1月19日前后会有一次冷空气过境,但对气温影响不大。本周内,我市高温6℃左右,低温维持在-3℃左右。” 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今日,我市多云,气温-2℃—6℃,偏北风2—3级。
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行程
进入冬季以来,关于霾的话题总是绕不开。身边很多小伙伴好奇,治霾到底是一个环保问题还是一个气象问题?据相关专家介绍,一般来说,霾的产生大致归结为两个原因:第一是空气的持续性“脏”,第二是空气的间歇性“懒”。
具体来说,空气的“脏”是个环保问题。由于大气污染物的过量排放和扬尘、扬沙等,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远远超出了空气本身的自净化能力,比如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这些“脏东西”飘浮在空中“挥之不去”,就会形成霾。空气的“懒”是个气象问题。如今大气污染物天天都在排放,经常过量排放,但雾霾并不是天天都有。这是因为它还有另一个辅助性因素,那就是空气会时不时地“犯懒”,一旦静稳,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扩散不出去,新鲜空气也进不来。
这会儿说关于霾的事情,是因为一年一度的“人类大迁徙”——春运来了。对于准备出行的人来说,空气质量备受关注,因为阶段性的雾、霾等低能见度天气对交通的影响不可小觑。
昨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预报,1月15日至1月17日,华北、黄淮及东北平原地区的霾天气将逐渐加重,其中1月16日、17日为最强时段,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中西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东北平原等地将先后出现中度、重度霾,去往这些地方的朋友应尽量避免在这一时段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以免耽误行程。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