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春回大地热潮涌——我市部分重点项目建设生产一线掠影

摘要:



一雷惊蛰始,许昌大地忙。忙什么?忙建设,忙发展,忙转型。

沐浴着春风,行走在许昌大地上,处处是只争朝夕、奋勇争先、走在前列的火热氛围。

扶疏的花木间,高耸的电梯试验塔、规整恢宏的厂房布局,在建的楼宇、厂房随处可见;挖土机挥舞“长臂”,吊车不停穿梭,施工人员为厂房钢结构摆位、固定……这一切交织成了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原电梯配件产业园的繁忙景象。

“早上,天刚蒙蒙亮,就有近百名工人进入园区,施工单位增加工程设备数量,并适当延长中午作业时间,确保建设进度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3月9日上午,许昌经济技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京辉告诉记者,由于厂房钢结构房顶搭建工作对气象环境要求较高,施工单位抢抓当前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项目建设呈现出又好又快的态势。

据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以打造国家级电梯产业新高地为目标,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目前已集聚电梯整梯制造及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20余家,涵盖电梯研发、整梯生产、零部件配套、仓储物流、安装维保、远程监控等领域,可年产4万台整梯。“未来,我们将以调整产业机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向为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重点,致力于建设国内中西部最大的电梯产业集群。”该负责人表示。

如果说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那么,东城区则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谋求转型发展。

秋湖湿地项目便是东城区与瑞贝卡集团合作打造的一个现代服务业项目,也是我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组成项目之一。该项目依秋湖而建,占地面积970亩,包括400亩的湖面,500多亩景观及商业开发区域,概算投资约8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

3月9日上午,记者在该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数十米高的大型游乐设施已安装完成,工人们正忙着“装扮”风情商业街、综合服务楼……“按照项目规划,我们重点打造了‘三园一街’,即水上乐园、儿童乐园、市民游乐园和风情商业街。”秋湖湿地项目经理赵宏伟介绍,风情商业街由4幢2层为主、局部3层的建筑组成,商业街西侧规划建设了占地近5万平方米的室内儿童乐园和大型水上乐园。

截至目前,风情商业街、儿童乐园、综合服务楼的主体工程、门窗安装、屋面造型等已完工,正在进行外墙涂料粉刷及内部装饰作业施工;在水上乐园,互动水寨、海啸池、海浪池、大喇叭、飞龙滑梯、漂流河等游乐项目设施安装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施美化装饰工程作业和园内道路硬化工程施工。

虽已将近中午,但负责游客服务中心外立面装修的几名工人还在忙碌。“我们几个都是从广东过来的,工作量都是量化到天的,能多干点儿就多干点儿。”50岁的罗钊说。赵宏伟也解释了一下罗钊他们加班加点的原因——秋湖湿地项目计划今年5月建成开放。届时,这里将成为市民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和城市景观的闪亮名片。

同样加班加点赶工期的景象还出现在曹魏古城项目和城市中轴线景观工程的建设上。

3月9日,在曹魏古城原文化宫地块建设工地,车辆来来往往,穿梭不停。在轰鸣的机械声中,工人们正在进行基础开挖,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目前正在进行基坑开挖工作,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我们人歇机器不歇,基本是24小时轮流施工,一天开挖土方量在2000立方米左右,10多辆大型运输车不停运送开挖出来的土方。”该项目土方现场负责人尤广说。

在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原市文化宫旧址和市人民电影院旧址均已挖出5米多深的基坑,基坑内铺设着黑色防尘网。工人们在基坑周围铺设了钢筋网,再用水泥等材料封盖——这项工作被称为“基坑养护”,主要目的是防止土方坍塌,并起到防止扬尘的作用。“由于这个地方临近护城河,地下水位比较浅,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还配有排水泵,进行降水处理,全力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尤广告诉记者。

与曹魏古城原文化宫地块建设工地还在做基础工程不同,城市中轴线景观工程已完成了大部分建设任务。

一标段正在整理河道护坡、二标段忙着栽植刚到的一批苗木、三标段的石材铺装进展加紧进行、桥标段已支好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周末有雨,各个标段都要开足马力,把绿化、园路、铺装这些活儿尽量往前赶,保质保量加快建设!”该工程项目监理刘彦丽一遍遍叮嘱几位标段负责人。

据刘彦丽介绍,自1月1日启动以来,各标段加班加点,压茬推进,目前已完成河道开挖,铺设防渗层1.8万平方米,渣土清运20万平方米,广场园路铺装基础层已全部完成,垒砌毛石护坡1800米,建设桥梁2座,栽植乔木1800株,栽植花灌木1500株,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5%。“按目前的进度,城市中轴景观工程3月底完工不成问题!”刘彦丽表示。

不仅在建项目热火朝天,建成投产项目也都忙得“不亦乐乎”。

3月9日下午,记者在津药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取车间看到,硫酸新霉素粗品正在各式反应罐里进行提取、分离、精制等工序,最后成为原料药。

这是该企业年产硫酸新霉素项目一期生产线。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3亿元,原计划今年8月建成投产。在市委、市政府及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支持下,一期项目已于日前提前投产,目前正进行试生产。

“虽然刚刚投入试生产,但上半年的生产量已被国内外订单提前预定了,可以说产品供不应求。”该企业总经理张国宪高兴地说。

据张国宪介绍,目前,国内外市场对硫酸新霉素的需求量非常大,年需求量达560万十亿(十亿是生物活性单位,等于1.54公斤),目前只有中国生产,国内年实际产能290万十亿,年缺口约为270万十亿。“我对这个项目的前景十分乐观。该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税收1.5亿元以上,将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张国宪说。

记者手记

喜看项目建设忙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项目大干快上的好时机。

在这大好春光里,记者十分欣喜地看到,全市范围内,不仅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而且项目还呈现出提质转型的良好态势。

众所周知,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正是一个又一个优质项目,带动了近年来许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为许昌未来发展积蓄了后劲儿、提供了支撑。

下一步,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项目建设作为重点,抢抓当前项目建设黄金期,争分夺秒、强力推进,加快建设进度,实现今年项目建设开好局、快推进。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