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奔腾在科技创新前沿的“千里马” ——许昌市第九届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优秀创新型企业家、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风采展示

摘要:

编者按

近年来,全市广大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企业创新发展,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表彰先进,进一步激发全市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4月1日,我市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暨“许昌英才计划”表彰大会,授予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少林、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曹宏许昌市第九届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各奖励60万元;授予许昌开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致清、河南万里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良奇许昌市优秀创新型企业家称号,各奖励60万元;授予许昌学院教授郑直、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首席研发经理梁剑平许昌市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各奖励40万元。今天,本报对以上6位受表彰的人员进行集中报道,展示风采,以飨读者。

许昌市第九届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
刘少林:农业机械化的推动者


34年前,靠着借来的30元流动资金和几台旧机床起家,硬是将一家农机修理的作坊锻造成了当下全国最大的集农机具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他就是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刘少林。

刘少林1978年从洛阳工学院毕业后,长期从事农机具研发制造和生产管理工作,具有深厚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主持或参与了该公司几乎所有的科研项目,累计获国家专利20余件,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10多个,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刘少林带领该公司研发团队,坚持走科技创新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与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完成了国家“948”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等12个国家科技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该公司先后建成了河南省现代农业机械装备院士工作站、河南豪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河南省农机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该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北方一年两熟区小麦免耕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2BMDF-10型粉碎起埂免耕施肥播种机,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由刘少林主持研发的4HL-120型花生联合收获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并被列为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由他主持研发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装备”项目较好地解决了我国原有秸秆粉碎机、旋耕机的刀具、刀轴、变速箱存在的核心技术难题,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2016年,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目前,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拥有19个系列130多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并已进入国际市场。2016年,该公司实现产值11.4亿元、利税1.6287亿元。

许昌市第九届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
曹宏:攀登科技创新巅峰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该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曹宏功不可没。

曹宏2011年取得了西安交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取得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他一直致力于该公司技术创新和管理,先后从事输配电控制、电能质量治理、新能源发电、变压器等领域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他带领研发团队共承担了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7个,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57个、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个;获得授权专利207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

2012年,曹宏带领团队主持研发的智能开关设备项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先后被列入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发改委能源自主创新及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计划。2013年,他主导研发的电能质量治理相关技术项目被列入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获得许昌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4年,曹宏主持研发的智能光伏发电系统专用输变电设备项目,其中SZGQ30k-480型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CQC的太阳能产品认证,500kVA逆变器已经通过领跑者认证,使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从单一的电气设备供应商逐步向电气设备总包商转变。同时,曹宏带领研发团队研发变压器相关产品,开发出了6大系列近200种规格的产品,使该公司的变压器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2015年,曹宏带领研发团队对核电专用输配电设备进行研究。该项目被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推动了该公司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2016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等产品获得荷兰KEMA试验室最高级别试验报告和认证证书,在国内同行中首个获得最高级别试验报告和认证证书,标志着该公司开关设备产品的技术和品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曹宏还积极参与修订了GB1984高压交流断路器、GB1102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等多项国家标准。

许昌市优秀创新型企业家
姚致清:专注于国内外前沿技术


博士、中原学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面对这一个个耀眼的光环,许昌开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致清仍将自己定位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许昌开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测技术研究和行业技术服务工作的公司。十余年如一日,在姚致清的带领下,该公司始终专注于国内外最前沿的标准和检测技术,敢于技术创新。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检测品牌。创业之初,许昌开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规模仅有200万元,现规模已经达到1.1亿元;2016年实现净利润5700万元,员工人数由10余人发展为70余人。

“开普研发团队”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姚致清是学术带头人。近年来,姚致清主持国家和河南省重大专项等课题7项,主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10多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个、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个;发表SCI论文2篇、EI检索论文9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作为第一完成人发表论文6篇,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项,作为第一起草人制定国家标准1项;取得发明专利3件、软件著作登记权9项。

目前,姚致清还兼任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系统控制与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中文核心期刊)主编、郑州大学兼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许昌市优秀创新型企业家
张良奇: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张良奇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型企业家。生于1969年的他是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为河南万里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目前,该公司总资产达到6.6亿元,已成为全国道路养护服务行业的知名品牌、河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下辖10家子公司,其中有3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张良奇秉承创新发展的理念,使企业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每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总收入的比重都在3%以上,2016年的研发费用达到1635.96万元。

张良奇始终把技术创新当作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使该公司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目前,该公司拥有专利 220 件,其中发明专利89件、科技成果29件;由张良奇主持的授权发明专利5件、省级科技成果5件,企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公司已经打造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研发队伍,技术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在30%以上。

该公司已被批准建立11家技术研发机构,其中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该公司与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郑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长安大学资深教授冯忠绪等国内知名科学家先后与该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3年来,张良奇先后获得许昌市第六届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以及河南省优秀学术带头人、许昌市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许昌市第十二批拔尖人才等称号;2016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许昌市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郑直:高端科研成果服务经济建设


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主持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完成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研究成果曾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这是郑直的科研“成绩单”。

作为一名主要从事表面及材料科学研究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他所研究的内容涉及材料化学、表面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摩擦化学、材料物理和多学科的交叉等多方面。研究领域的丰富决定了他身份的多样,作为许昌学院副院长的他,还担任着河南省微纳米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兼职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科研有成果、教育有成绩的他,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他还是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等学术机构有关杂志审稿人,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应用化学河南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但郑直并不是一个象牙塔里的科研者、教书匠。作为土生土长的许昌人,他带领团队积极利用研究成果从多方面为我市发展作贡献,积极服务我市经济建设。他带领的科研团队被聘为许昌市首批科技特派员团队;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与中原电气谷共同组建“河南省微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搭建和完善了微纳米能源材料院士工作站等自主创新平台。

将纳米材料与传统釉料结合,郑直成功开发了纳米材料改性钧瓷系列产品并取得专利。如今,他的授权专利“通过外加纳米材料在氧化气氛下烧制钧瓷的方法”已转让给河南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纳米材料在宋钧官瓷的应用,对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许昌市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梁剑平:助力“药都”新发展


对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而言,梁剑平是该公司引进的一个“重量级”人才。身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的梁剑平,先后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中国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他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个,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正式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50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6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省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培养硕博研究生46名。

作为抗禽流感药物金丝桃素的第一发明人,梁剑平的金丝桃素提取等研究实验,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并作为复方抗病毒药的一个成分在全国普遍应用。他主持的“六茜素”化学合成及应用项目,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六茜素,获得新兽药批准文号。

从2009年至今,梁剑平一直担任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首席研发经理。作为兽药研发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天然兽用药物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梁剑平的加入可以说为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增加了新动力。2015年以来,在他的探索下,我市开展的“黄芪多糖生物发酵提取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项目中黄芪多糖的提取率提高30%以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6年,通过梁剑平不断试验和研究,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完成了国家三类新兽药“青蒿散”的研制并取得临床批件。

日前,由其领军研发的利用重离子辐照选育高品质青蒿新品种项目,成功入选由屠呦呦主持的国家“十三五”新药创制重大项目子课题,将在禹州建立国家级青蒿种植研究基地,并获得国家项目资助资金1780万元。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