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春风里,看城河 周末局地有雨,昼夜温差大

摘要:

时下已是暮春时节,眼瞅着春天的“余额”已经不多,可天气仍旧像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前一天阴风怒号,后一天就艳阳高照。好在这两天的天气还算平稳,春风和煦,上班族切莫辜负春光,工作之余去欣赏下春天的景色吧!

“早穿棉袄午穿纱”

这两天,暖阳逐渐“巩固”了自己的“阵地”,气温开始快速回升。市气象台预报,今天晴天转多云,局地有短时阵雨,偏南风4级左右,15℃到27℃;明天晴天间多云,15℃到28℃。

春季天气变化快,早晚温差大,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情景在许昌也会出现。以昨天的气温为例,最高温度为23℃,最低温度为11℃,温差达12℃,因此,市民出门合理搭配衣服很有必要。

闲暇时到护城河边漫步

4月12日,本报以《护城河换水,“小红船”暂停运营》为题,报道了因护城河换水,“小红船”暂时停运一事。一时间,这则消息刷遍了许昌人的朋友圈,护城河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许昌护城河全长约5公里,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基本形成于明嘉靖年间。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中有唐朝大将曲环坐镇许州疏浚小西湖的记载,这是关于护城河最早的史料。

此后,历朝历代都对护城河进行过疏浚。《许昌县志》记载:“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闯贼(李自成)屠城,砖砾填壕,壅淤成埠。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知州汪潜排浚。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知州刚柱重浚。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知州润芳浚。”到了民国,护城河已是“深一丈二尺,阔二十丈三尺”。一丈约为3.3米,这样推算,民国时期的护城河深度接近5米,宽度为60多米。

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多次疏浚护城河,最近的一次是2015年实施的护城河环通工程。

通过护城河环通工程,护城河两岸新建35个亲水平台、3400米亲水栈道、9个码头、1900米驳岸线,新装4293米护栏,东、西、南、北四段河道和小西湖得以相连,并于2016年3月16日开通了护城河水上巴士,使护城河成为许昌的一张新名片。

这两天,护城河水虽然少了不少,“小红船”也坐不成了,但岸边的风景依旧美丽。闲暇时到河边漫步,在仿古廊亭内享受暮春的阳光,想必也是件惬意的事。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