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悦读】周天福:1977年高考,一代人的历史记忆

摘要:

周天福看着召开招生工作会议的老照片感慨万千。

今年70岁的周天福曾是许昌市招生办公室的副主任,曾全程参与了1977年高考的招生工作。40年的时光过去了,他对当年恢复高考的情况历历在目。

第一届考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1977年,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许昌地区设置了地区教育局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整个高考的全面工作。招生考试委员会的级别很高,由地区领导牵头,教育部门、公安部门、电业部门、商业部门等和考试备考挂钩的部门全部参与。招生考试委员会下设综合组、考务组和后勤组。

周天福是综合组的成员,参与了当时许昌地区辖区内14个县、市的招生工作。在他的记忆里,1977年参与高考的这一批考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学生普遍基础差,有很多大龄考生,甚至出现师生同场考试。

1977年高考结束后,许昌地区单独组织了阅卷工作。“阅卷地址在现在的许昌高中,考生都是估分报志愿。”周天福说,当年书写准考证、投档、计分、录取全部是手工完成,工作量非常大。

考试4门科目,录取率仅为1.3%

1977年,河南省高考分为理工和文史两大类,理工类考语文、政治、数学、理化4科;文史类考语文、政治、数学、史地4科,每科满分都是100分。

“当时,从公布的招生简章看,招生的学校很少,河南省只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新乡师范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10多所学校招生。”周天福说。

当时的高等院校并没有划分一本、二本,也不分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尽管如此,能考上专科的已经寥寥无几,考上本科的更是凤毛麟角。据资料显示,1977年,河南省高考录取率为1.3%。

周天福回忆,第一年招生,很多地方不完善。录取分数线也很低,有位考生考了180分,考上了北京钢铁学院。

从推荐到高考,招生工作不断完善

1977年恢复高考,让一批没有机会得到推荐的高中生有了参加考试的机会。

“这一批考生的心态非常好。我记得一位考生握住我们招生办工作人员的手不停地说,感谢党恢复了高考制度,让他们有了这次考试机会。”周天福说。

“现在的招生工作更加透明,也实现了信息化,录取方式也经历了从单一录取到综合录取(如平行志愿、自主招生等方式)的革新。”周天福说,高考制度从1977年恢复已走过了40个年头儿。马上又到一年高考时,他祝愿考生都能通过努力考上心仪的学校。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