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9年6月18日的南大街南悟真一带风貌
民国时期的南大街
图片均由许昌市档案局馆提供
老街,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和兴商场所,常常是人们生活和情感的交织之地。位于许昌市老城区的南大街就是如此,随着时代大潮不断蝶变,凝结着一代又一代许昌人的记忆。
民国时期,这条街飘过正义茶庄的茶香,出现了许昌第一家照相馆;新中国成立后,这条街成为商业繁华之地,国营商店出售的物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所需;改革开放后,这里更是许昌人经常逛的一条老街,书店、眼镜店、美容美发店、电子电器商店等一应俱全,温暖着人们的记忆。
斗转星移,这条老街如今随着曹魏古城建设的大潮而重生。
昔日是许昌“王府井”
见证一城繁华
贩夫走卒沿街售卖,远处是高高的砖雕中式门楼;树木萧条,两排瓦房延伸至远处;街道中舞龙的队伍浩浩荡荡,仿佛传出阵阵喧闹声……在许昌市档案局馆,两张民国时期的黑白照片无声地讲述着旧时南大街的繁华。
“老许昌”对南大街有着丰富的记忆和深厚的感情。“南大街是城内最繁华的地段,有金店银楼、杂货店、京货布匹店、鞋帽店、颜料店、茶庄、书店……”许昌人李季安在《民国时期的许昌县城》中这样描述南大街。
1904年,京汉铁路正式开通。地处中原的许昌因火车的到来,打开了一扇与外界互联的窗口,商业渐渐繁华起来。
20世纪30年代后,南大街有几家大商号纷纷盖起中式楼房饰以西式门脸儿的门面房,使得古老的街道增添了几分洋气。
“旧时,许昌最繁华的要数南大街和洋街!”86岁的赵建德老人在南大街经营着一个配钥匙的小铺,1957年花13元钱买的一个作为工作台的木柜子半个多世纪后依然在使用。他几乎每天都守着工作台,没人时平静地看着门外的世界。
南大街,对赵建德来说,一眼可以望穿半个多世纪。
“日本人侵入许昌时是农历四月初八,我正上小学四年级。日本的飞机在许昌城上空盘旋,炸毁了南大街的三间房子!”在老人的记忆中,这条街上既发生过刻骨铭心的大事件,又有过温暖记忆的诸多小事,如在杂货铺买一瓶醋或咸菜等。
南大街上有过很多商号老店,如南悟真和北悟真照相馆、正义茶庄、老九霞鞋庄、德源杂货店、五洲杂货店等,很多“老许昌”提起来仍能告诉你三两段往事。
20世纪90年代店铺林立
你来买过“步步高”吗?
“新中国成立后,这条街同样很热闹。那时候,私人不允许做生意,店铺都是国营的。”据赵建德回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备战运动在全国各个城市展开。“人们在南大街等处开挖防空洞,数五一路挖得最宽,可以过汽车。”
“小时候,每到灯节,家家户户悬挂灯笼,一条街变得灯火通明。”66岁的赵淑珍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个体户多了起来。“当时的物价很低,买碗面条才花两角钱!”
同时,工艺美术行业在许昌逐渐兴起。这条街尽管全长不过600多米,但工艺美术店铺有上百家。南大街渐渐成了市区工艺美术店铺最集中的街道。通过一张1998年拍摄的照片,记者看到,南大街上店铺林立,步步高电器、钟表店、眼镜店等应有尽有。“这时,我的店铺位于南大街南段,街上卖VCD、DVD等物品的应有尽有!”士明眼镜店老板张立友是浙江台州人,1979年来许昌时只有30多岁,迄今从事眼镜行业已有40余年。
20世纪90年代,步步高电器的牌子很响亮,曾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家庭条件不错的学生会来买步步高复读机,自豪感满满。
“1984年,我来到南大街从事眼镜行业。当时,这一带都是瓦房、草房。老店位于南大街南口向北不远处路西。我当时在国营的店里干,1988年才开始自己干。”张立友回忆,他的店曾与许昌县一银行网点相邻。后来,为了建设豫园美食城,该银行网点被拆除。“南大街非常热闹,人多的时候人挨人。”
赵建德回忆,2000年以后,我市的房地产开发商“恒达”“德丰”对南大街一些地段进行了开发,许昌的繁华商业街不再局限于南大街。南大街渐渐失去了昔日领跑许昌城热闹繁华的“派头”。
迎来蝶变之旅
将成曹魏古韵步行街
城市发展的脚步不会因为人们对老街的眷恋而停留。随着曹魏古城项目的开启,位于曹魏中轴街区的南大街首当其冲,经历着重生。
5月26日,记者从市区衙前街向南望去,路面已经被开挖出一条深沟,两侧的很多商户已经闭店,搬迁他处。20世纪90年代初期栽植的枫杨消失得无影无踪。工人们正在对南大街密如蛛网的管网进行入地改造。
“今年元旦,我们搬过来了。”张立友说,店铺先前所在位置要建设曹魏古城南城门。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他将店铺进行了北迁。
而今,南大街与建设路交叉口,南城门的建设正在进行;南大街与西大街交叉口,恒达·都市花园部分建筑正在进行仿古立面改造。随着曹魏古城建设的推进,我们相信,有历史厚度和温度的南大街将展现在人们面前,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南大街将如何蝶变?
据《曹魏古城中轴街区改造规划》披露,未来,以南大街为轴线,南北长1.3公里的范围(清虚街和古槐街以东,察院西街和北大街以西,南、北护城河之间区域)将形成集文化体验、旅游休闲、时尚购物、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曹魏古城步行街。
曹魏中轴被定位为“一条具有曹魏古韵的文化旅游轴”,自南向北分为关圣春秋、文达天下、魏武英豪、铜雀花苑四大板块。关圣春秋板块以关羽为主题,是整个步行街的入口前区以及整个古城的形象主入口。文达天下板块以曹魏谋臣为主题,涵盖了春秋楼和文庙后街。魏武英豪板块以曹魏武将、战役为主题,是整个中轴线的高潮部分。铜雀花苑板块以《铜雀台赋》及相关典故为主题,包含北城门。
南大街之前不叫“南大街”?
据清乾隆年间的《许州志》记载:南曰阜民坊街。明清时因系阜民坊主要辖区及其驻地名之,民国初年改名南大街。
旧时街道命名有啥讲究?
民国时期,许昌城内有大小街道28条,命名可归纳为方位得名、建筑物得名、政府机构得名、树木花草得名、池塘井泉得名以及姓氏命名几个大类。许昌古城中,因政府机构、建筑物得名的街道非常多,如衙前街、衙后街、西署街(又称仓房院)、文庙街、学巷街、奎楼街等;因井池和树木而得名的街道也很多,如南九曲街、北九曲街、古槐街、榆柳街等。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