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抓党建全力促发展 惠民生敢啃硬骨头

——记禹州市顺店镇党委书记党东伟

摘要:

党东伟

禹州市西,颍河之畔,方山脚下,有一座古镇,就是禹州市顺店镇。

近年来,顺店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刺绣工厂林立,乡村道路干净整洁,传统商业、农业、铸造业转型升级,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魅力刺绣小镇”等称号纷至沓来。如今的顺店镇,不仅成为许昌第一人口大乡镇,还成为建设国家级“特色小镇”的主战场、许昌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阵地、禹州市基础教育三年攻坚的新前沿。

为何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短短几年时间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因为这里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有一位勇于作为的党委书记——党东伟。由于成绩突出,他先后获得许昌市、禹州市多项荣誉,并于今年7月被评为许昌市“十佳”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7月14日,记者来到禹州市顺店镇,见到了镇党委书记党东伟。黝黑的皮肤,方正的脸庞,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也许是曾有过任教的经历,党东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文质彬彬。但工作中的党东伟,讲话、办事斩钉截铁,透着一股果敢和坚毅。

“十佳”名片

党东伟,男,汉族, 1968年5月出生,禹州市郭连镇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禹州市顺店镇党委书记。

工作履历:

1989年9月—1991年5月,在禹州市古城高中任教;

1991年5月—1996年2月,在禹州市民政局工作,任办公室主任;

1996年2月—2009年7月,在禹州市委组织部工作,历任考评办主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员办主任;

2009年7月—2013年4月,在禹州市顺店镇政府工作,任党委副书记、镇长;

2013年4月至今,任禹州市顺店镇党委书记。

人生信念:

简单的事情坚持做。

顺店镇区中心游园一角

党东伟(中)在“美丽乡村”项目施工现场督导拆迁工作

党东伟(右一)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康传珍的手工刺绣坊指导工作

勇挑党建重担 狠抓基层队伍建设

2009年,41岁的党东伟到顺店镇担任党委副书记、镇长,在这座古镇上一待就是8年。8年的朝夕相处,让党东伟对顺店镇的工作有了全面、深入、透彻的认识和理解。从2013年任禹州市顺店镇党委书记至今,党东伟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强产业夯基础,使顺店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顺店镇的大街小巷,有着一道别样的风景:“党员之家”牌子挂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该镇1869名无职党员纷纷突出党员身份,亮出党员旗帜,公开承诺,要为群众做一件或者几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全面履行党建职责,对于乡镇党委来说,书记是‘主角’和‘龙头’,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顺店镇的一大特点是人多,全镇常住人口8.6万余人,是许昌第一人口大乡镇,事多、难管。但是,这里的党员也多,全镇有2000多名党员。我始终认为,党建工作不是一句空话,要以‘人’为本,上要抓好乡镇党委班子队伍建设,下要抓好基层村组织建设。只有把‘人’的思想问题解决了,才能做好后面的工作;只有锤炼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队伍,才能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政风、改善民风。”历经多年的基层工作,党东伟对于乡镇基层党建工作有着独到的见解。

党东伟在2013年刚上任的时候,顺店镇的党建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党建工作推进难、个别村基层党组织存在软弱涣散、基层党建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低……面对上级组织的安排,党东伟勇挑重担,立志要干出一番成绩来,引领顺店镇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井不打、路不修,村里百姓上访愁。”在2013年之前,顺店镇马楼村一直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由于马楼村的大部分土地是岗地,困扰当地百姓的两大问题就是吃水和出行。对于村基层党组织不作为的现象,当地百姓的意见很大,信访维稳问题层出不穷。面对马楼村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党东伟上任后就立即在全镇建立农村后备干部库,并对马楼村党支部队伍进行了调整。马楼村现任村支部书记马广伟在2013年下半年走马上任,第二年就顺利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将村民多年分散打井吃水改为集中供水。随后,马广伟带领全村党员集体捐款,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先后4次对全村的4公里道路进行了整修,并先后投入38万元进行了环境整治。如今的马楼村,连续3年无上访户,顺利成为禹州市“美丽乡村”和“文明村”。马广伟是一名退伍军人,说话朴实、稳重,每每提到党东伟书记,都显得十分激动。在担任村支部书记工作的这些年里,马广伟始终记得上任当天党东伟书记对他讲的话,“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就要有为百姓服务的觉悟和信心”。

全面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打造一支老百姓信得过的基层组织,马楼村是顺店镇党建工作的一个具体体现。而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党东伟也下了一番功夫,并将其做出了特色。

王省立是顺店镇柳林村的老党员、老支部书记。今年82岁的他坚持每天到村支部门口“值班”。自从被镇里聘请为基层组织助理员后,他每天积极听取村里老百姓的意见,及时与村支部书记进行沟通。在他的理解里,基层组织助理员的工作就是村党支部的信息员、村里党员的服务员、基层党组织的值班员,唯有发挥余热、干好工作,才能对得起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像王省立这样的基层组织助理员,在顺店镇39个行政村里,每个村都有一个。自2016年至今,党东伟为有效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人员文化、理论水平低的问题,投入15万元专项资金,选聘“五老”人员(老党员、老退休职工、老教师、老村干部、老退伍军人)充实到基层党建队伍,从而推动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党东伟充分发挥“班长”的凝聚、感召、协调作用,带领党委一班人,以群众需要和满意为目标,全力提升党建工作,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乡镇、村(社区)级队伍,以优良的作风凝心聚力。汗水换来的是群众的认可和上级党委部门的肯定,顺店镇党委先后获得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许昌市“党建20强”等荣誉称号,涌现出秦西恩、王付生两位“燕振昌式好书记”,康城村委会、柳林村委会被评为许昌市“党建200强”。

以党建促发展 走特色发展之路

在人群熙攘的镇区,众多商铺林立,竟没有占道经营的“马路经济”;在上班、下班时间,宽阔的街道塞满了汽车,竟然会不时地堵车;不少来自许昌、禹州市区的市民,竟是为了来吃一碗热腾腾的杂炣;更有众多不辞辛劳前来的外地人,只是为了带回一幅精美的顺店刺绣……走在如今的顺店镇,给人们最大的印象就是“特色”。

自担任禹州市顺店镇党委书记以来,党东伟一直在思考顺店镇的发展之路。“2016年,随着中央、各地方政府陆续发布特色小镇培育的支持政策文件,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香饽饽’。这让我和党委班子找到了顺店镇今后的发展方向。”党东伟说。

近年来,顺店镇的刺绣加工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传承发展刺绣文化,党东伟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带领班子对顺店镇进行了科学编制规划,将顺店定位为豫西刺绣基地、刺绣文化特色之乡,争创国家级“特色小镇”。

项目是发展的引擎。2016年,在上级领导对“特色小镇”的大力支持下,顺店镇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党东伟按照既定规划,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党员干部在项目上突击、在工地上实干,实施了一系列精品工程。

刺绣产业园建设项目,投资12亿元;“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项目,投资2406.4万元;秸秆提炼食用菌及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6亿元……一个个项目的上马,让顺店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除了刺绣加工产业,顺店镇的铸造业也是当地一项特色产业。2017年,为切实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力度,打赢大气污染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党东伟花了很大精力来关停铸造污染企业。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书记让我关停厂子,我必须遵照执行。”王清臣是顺店镇柳林村党支部的一名支部委员,在村里经营着一家铸造厂。2017年,在收到关停铸造厂的通知后,他第一时间执行上级命令,关停了自家的铸造厂。像王清臣这样自觉关停污染企业的党员、干部,在顺店镇还有不少。党东伟认为,将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和作风建设中,是顺店镇乘势发展的“制胜法宝”。在关停污染企业的问题上,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大气污染攻坚战才能打赢。在号召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关停污染企业的同时,党东伟带领柳林村的多家企业负责人外出学习先进工艺,为当地铸造业转型出谋划策。

顺店镇以党建促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7年顺利通过省级“特色小镇”验收,成功申报国家级“特色小镇”。此外,顺店镇还先后获得“河南省艺术之乡”“许昌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许昌市五好示范镇”“省级卫生乡镇”“河南省重点镇”“中州名镇”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重视民生改善 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如何赢得群众的满意?党东伟的回答是:“通过最直接的途径让群众感受到党委的公平正义!”近年来,他始终把群众意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改善民生。

2016年,党东伟带领班子创建了9个“美丽乡村”、26个先进村,打造了以柳林村为中心的“美丽乡村”群;投资1348万元的“美丽乡村”项目全面开工,并通过了省级“特色小镇”验收,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特色小镇”;投资2250万元的粮食项目已启动,将惠及13个村28000名村民……成绩摆在全镇人民面前,大家对心系民生的党东伟竖起了大拇指。

一项项关乎群众利益的工作顺利推进,一个个改善民生的项目正在落实。进入2017年,重视民生改善的党东伟,将目光放到了“教育”二字上。“教育是老百姓最大的民生。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了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我们基层干部就要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干部就要身先士卒,带头啃最硬的骨头。”面对基础教育攻坚带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党东伟带领党委班子提前着手,深入乡村一线实地勘察,为发展当地基础教育做好布局。

要发展教育,没有资金怎么办?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党东伟为顺店镇争取到基础教育三年攻坚项目7个,总投资4500万元,将新建两所幼儿园、一所完全小学,扩建两所寄宿式完全小学、两所初中,有效解决全镇学前教育到初中阶段的大班额问题。

顺店第二初级中学的校长孙世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顺店人,从事教育工作已有20余年。“说着容易做却难!为了多方争取资金,党书记可是挠破头、磨破嘴、跑破鞋。他敢啃硬骨头,敢打困难仗。”这是孙世英对党东伟书记的评价。在顺店镇争取到的7个基础教育三年攻坚项目中,顺店第二初级中学的提升工程就是其中之一。整个工程总投资达1000万元,将为学校新建一座教学实验综合楼、一座宿舍楼和一座餐厅。提升工程完工后,顺店第二初级中学的招生覆盖面将从原有的9个村提升至18个村,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质量将得到明显提高。

“目前,顺店镇的7个基础教育三年攻坚项目资金已基本到位,项目工程即将开工。如果一切顺利,顺店镇一定能在今年年底将7个基础教育三年攻坚项目全部完成。”党东伟始终坚持教育是民心工程,刻不容缓,必须提速发展。

展望未来,党东伟表示,2017年年底,顺店镇镇区道路、绿化亮化、基础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基本完成,刺绣园区规划将通过规委会评审,完善“互联网+”及智慧信息平台建设;全镇GDP将达到6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完成12.5亿元,财政收入将完成1182万元。这一切,都将得益于踏实、干事的党东伟和他领导的党委班子。“只有时时处处牢记自己的职责,切实担负好稳定一方、带富一方的责任,才能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党东伟说。

风雨多经淡如许,八年征程志弥坚。展望未来,党东伟信心满怀地表示:“在新的起点上,顺店镇党委、镇政府将带领广大干群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砥砺奋进、接续奋斗,将顺店镇打造成为许昌西部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