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村民眼中的好管家

——记全市“燕振昌式”好书记、建安区小召乡斜店村党支部书记张学安

摘要:

傍晚,建安区小召乡斜店村文化广场内人头攒动,人们有的打球,有的跳舞,有的散步,有的坐下来纳凉聊天,整个广场弥漫着温馨的气氛。

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人们一下子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开了腔:“这多亏了张书记想得周到,真心实意为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那么,张学安及村“两委”班子是怎样赢得居民如此好的口碑?得到的回答是:党员干部情系群众,千方百计让广大群众得实惠。

现年57岁的张学安是土生土长的斜店村人。从2001年起,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17个年头。在斜店村村民的眼中,张学安就是为他们默默奉献、兢兢业业的好管家。

年轻时的张学安思路活、脑子灵,他的加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等地,是远近闻名的“能人”。

2001年7月,张学安被全村46名党员一致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的斜店村是小召乡有名的穷村、乱村,村“两委”没有战斗力,基层组织涣散。

临危受命,张学安知道群众所想所盼,也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基层党员干部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正人先正己。张学安对干部说:“廉洁这根弦是干部的生命线,这根弦如果绷不紧,就会授人以柄,胆子就不大,底气就不足,说话就不灵。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守俭持德,一心为民,才能有效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党的本色。”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村务公开上,他要求定期公布账目,以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在涉及群众补贴资金上,他一分不少地发放到村民手里。

要想富,先修路。2005年修路时,张学安带头捐款2000元,村“两委”班子成员“紧随其后”。村民看到村“两委”一班人真心为老百姓办事,也都积极响应,纷纷捐款。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坑洼不平的路被修得平平坦坦,这条长达2.5公里的道路,不仅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为全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张学安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兴办企业,协调农村信用社采取5户联保的方式,贷款50多万元,帮助村民解决了创业资金难题。目前,斜店村共拥有机械厂、纸品包装厂、楼板厂等企业8家,安排本村和附近村民300多人就业。

斜店村富了,但张学安却是村干部心中有名的“抠门”管家。2015年,村“两委”通过“一事一议”,计划在村主干道两旁修建2.2公里的排水沟,以解决村内污水排放难题。他精打细算后,建议把铺设方案由砖砌改为使用废弃楼板,并提供自己企业的铲车、叉车、切割机等机械无偿使用,仅此一项就为村里节省资金20多万元。在修排水沟期间,他带领村民一起劳动,目的是要把钱省下来,尽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拆迁征地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难点。不管是建安区新元大道东延工程征地,还是忠武路拆迁清表,张学安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提前完成了攻坚任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张学安2017年当选为许昌市第七届人大代表,2016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被许昌市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村民张喜周的话很有代表性:“张书记带领全村人致了富,生活比以前强多了,是村民眼中名副其实的公仆。”

只有千方百计管好“家”,才能对得起父老乡亲的信任。这是张学安恪守的信条。正是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斜店村社会事业发展良好,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迈进。


责任编辑: 谢雯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