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中国好人杨景尧、赵笑功表示——

崇德向善从身边小事做起 促城市发展增加幸福指数

摘要:

核心提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

我市提出建崇德向善之城,入选中国好人榜的94岁老人杨景尧十分赞赏,他认为倡导崇德向善,营造人人争当好人的良好氛围能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当选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的赵笑功说,做好事、善事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市民以崇德向善为行动指南,城市和在城市居住的人都会变得越来越美。

中国好人:杨景尧

94岁,2016年入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

杨景尧:倡导崇德向善,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捐资助学,一片深情泽乡里

在长葛市后河镇后河村一处平常院落,大门上有块“四知世家”的牌匾。这是杨景尧在自己宅基地上翻盖的一处农家小院。10月份,他将过95岁生日。在后河镇,他助学的善行一直被传诵着。

1923年,杨景尧出生在长葛市一个书香世家。1947年,他去西安求学,不料成为国民党空军的一名文职人员。1948年,以“换防”为由,他被派遣到台湾。1962年,杨景尧退役定居台中市,靠经营影剧院积累了资金。在台湾期间,他日夜思念妻子和家人,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回家。1989年,杨景尧首返故里。子欲养而亲不待,何以报父母养育之恩?杨景尧想起了父亲“宁易田产,不使辍学”的教导,决定尽自己所能资助家乡教育。

1990年,杨景尧出资1000多万元建设淑君中学,并于1998年把学校捐献给后河镇政府。虽然学校已成为公办学校,但他仍牵挂于心。2007年,得知学校教学楼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时,他再次出资100万元……

20多年来,杨景尧捐建淑君中学,成立“杨景尧文教基金会”,在自己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持之以恒地做慈善事业,资助600多名大学生,修缮扩建中小学校,编印文史资料……累计捐资助学1700多万元。2016年8月份,他入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

倡导崇德向善,是城市发展所需

8月21日上午,家人外出买菜,杨景尧先生一人到外散心。这让家人虚惊一场,“这么大年纪了,平时身边是不离人的。90多岁的人,万一不小心摔一跤,后果不堪设想” 。

记者了解到,杨景尧先生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还不错,只是饭量与前段时间相比稍有下降,每天吃4个鸡蛋,喝些米粥或鱼汤。一日三餐皆为家常便饭。另外,近段时间,杨先生的记忆力也略不如前,之前写作的回忆录《九十春秋风云幻》已经完成4本,近1个多月暂时搁置了下来。

多年来,杨景尧先生养成了很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早上六七点起床,上午写字、看书或读报,中午午休,下午到外面散心。杨景尧文教基金会工作人员李晓丽说,一直以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六,受资助的学生会聚集在一起,杨先生都会到现场,与学生们交流谈心。今年农历正月初六,有40多名大学生到场接受资助。而在过去,最多时有100多名。凡被救助的学生,大学期间每年可领取2000元或3000元的生活费。多年来,杨景尧先生嘱咐他们最多的是 “尽量多帮助一些贫困学生”。

德是指人的道德和品行,人无德则不立。“许昌提出建设崇德向善之城非常好,值得称赞。”说起我市正在建崇德向善之城,杨景尧说,崇德向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养成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治理过程中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若能人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社会就会凝聚更多的正能量,也能促进社会和谐与城市发展,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中国好人:赵笑功

45岁,2015年入选“见义勇为” 类中国好人榜

赵笑功:把崇德向善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浙江打工时被誉为“最美托举哥”

8月21日,回忆起往事,赵笑功对2015年发生的往事仍历历在目。当年7月12日上午,他正在浙江省海宁市打工。在海宁市相院里小区行至11号楼时,赵笑功看到一小男孩儿头卡在二楼防盗窗的两根钢筋中间,动弹不得。紧急时刻,赵笑功立即双手抓住窗户附近的塑料管,爬到男孩儿下面的空调外机上,用头顶住男孩儿的双脚,防止对方发生窒息。为了缓和孩子的情绪,赵笑功和孩子聊天儿,随后又用手努力托住孩子的双脚,让孩子顺畅呼吸。因为一手抓着塑料管,一手托着孩子,身体是倾斜的,高度不够,赵笑功只能踮着脚,很吃力。

20多分钟后,孩子的爸爸赶回了家,拿出老虎钳把钢筋剪断,才把孩子救出来。

赵笑功勇救小男孩儿的事先被浙江当地的新闻媒体报道,随后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纷纷转发。本报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赵笑功,并对其进行了采访。众多网友和读者纷纷点赞,称他是“最美托举哥”。赵笑功为河南争了光,更为许昌添了彩。赵笑功继2015年9月入围“中国网事·感动河南2015”候选人之后,在浙江省开展的“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推荐评选活动中,赵笑功还以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荣膺2015年9月份“浙江好人”称号。

2015年10月,赵笑功入选“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榜。

不管走到哪里都要以实际行动为家乡争光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正义与和谐的重要支撑。入选“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榜,在赵笑功看来,是对自己的一种莫大鼓励。

8月20日,赵笑功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和儿子赵天鹏在浙江、安徽等地打工,也挣了些钱,目前正在家里忙着建新房。“家里农活儿平时由我老伴干,盖好房子后,我还会外出打工挣钱,但不管人走到哪儿,我都会牢记各级政府给予的崇高荣誉,再遇到他人求救时,一定还会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为家乡人争光。”赵笑功说。

说起目前我市提出的建设“新三城”,尤其是建设崇德向善之城,赵笑功认为,鄢陵人自古淳厚朴实,在外乐于助人,在家孝老敬亲,并一代代相传,营造了争当“好人”氛围浓厚。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崇德向善、奉献担当、向善向上、关爱他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赵笑功说,“做好事、善事就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并把崇德向善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若人人参与到这一行列,许昌建设‘崇德向善之城’一定会成绩斐然。”


责任编辑: 高云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