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度 “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健康服务圈”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纷纷落地

提质促“城变” 宜居赢“口碑”

摘要:

核心提示:

以人为本丰富城市内涵,“有解思维”破解发展瓶颈,入选全省唯一的国家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许昌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持续提升城市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城市由此变得更加宜居、更有气质、更有品位。

当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铿锵乐章响彻全省,许昌为何能弹奏出动人音符?在城市你追我赶、竞相提质发展的浪潮中,我市长袖善舞的奥秘何在?

碧波荡漾水之韵

10月30日,在中央公园陈庄观景平台,80多米宽的水系如同蓝色的飘带向远方延展。水系沿途,点缀有虹桥卧波、秋水长天、岸芷汀兰等10个景观节点。沿着中央公园的绿色步道信步而行,入目或绿草如茵,或小桥流水,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景。市民周志国乐呵呵地说:“前几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坡,现在彻底变了样,城市建设得越来越漂亮了。”

“天蓝、地绿、水清、河畅”,优良环境是和谐宜居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碧波荡漾、白鹭翻飞,禹州市依照“拥河而建、林水一体”的思路,在颍河两岸投资9.69亿元实施了颍河湿地公园、林水生态长廊等滨水景观建设,构建以水为“脉”、以文为“魂”的绿色、开放滨水空间。项目全部建成后,区域绿化面积达到5184亩,当地人均新增绿地面积5.1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6平方米。

城市如“海绵”,雨水能蓄积。我市启动了35平方公里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建设,统筹推进水资源、园林绿地、道路交通、建筑小区等系统建设,让雨水通过下凹式绿地等渗透设施回补地下水。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国家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中,许昌市凭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成功上榜。

市委书记武国定说,“水脉”赋城市以灵动,聚生态之优势,赢百姓之口碑,形成“城水互动、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打造出了水韵莲城独特的水文化景观体系。

功能完善城之变

“一下子拿到了几十万元,我做梦都没想到!”在长葛市建设路宏达造纸厂家属院,领到补偿款的李万忠老人激动地说。李老汉所住的家属院是该市今年启动的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涉及95户居民。如今,这里的95户居民全部签约。

棚户区改造是惠民安居的民心工程,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征收难、安置难是“棚改”最难啃的“硬骨头”。许昌市创新思路、宣传引导、政策支持,以“有解思维”破瓶颈、解难题,使群众从“要我拆”到“我要拆”,实现了功能完善、环境提升、群众受益、多方共赢的目标。

昔日居住环境脏乱差的坡岳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历时135天,实现社区739户群众全部完成签约、房屋全部完成拆除,取得了全市“七个第一”的良好工作成绩:第一个完成入户丈量、第一个完成公示、第一个签约、第一个发卡、第一个房屋拆除、第一个100%的整村改造签约率、第一个100%的整村拆除率,真正做到了稳妥、高效、和谐。

着眼群众关切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许昌市正视短板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颍河大街是禹州市老城区的干道之一。今年4月份,这条街还是一番“天上电线乱扯、建筑物外立面杂乱、小贩挤占街道”的乱象。对此,禹州市从规划设计入手,高标准提升街区建筑品位。经过“修身”“美颜”,颍河大街新姿展现:街道整洁了、线杆入地了、管理规范了,特别是建筑物外立面,以统一的仿面砖涂料和轻型钢结构框架挑檐,搭配传统建筑符号,凸显出老街的文化厚重度、历史纵深感。

抓住纳入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的政策机遇,我市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到位资金137亿元,完成拆迁516万平方米,实际开工逾4万套,已基本建成32813套。一年的拆迁建设量,超过了过去4年之和!

停车难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点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市各地在规划建设、改建提升项目时,将停车场建设充分考虑在内。在主城区春秋广场,正在规划建设与城市品位相匹配的大型地下停车场。到2020年,许昌各地将新增停车位2万多个。

和谐宜居魅之显

9月1日,许鄢快速通道全面建成通车。这条途经东城区、建安区、鄢陵县城区的黄金“大动脉”,全长25.8公里,宽度达90米,双向8车道。

重建设,更重管理。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契机,许昌补短板、固根本,道路、医疗、居住、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类城建项目纷纷上马,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许鄢快速通道绿化工程尚未完工时,我市“数字城管”已做好入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市民关切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发现和解决。

在我市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量达到8000辆,投放规模全省最大,使用效率全省最高,与城市公共交通有机结合,很好地解决了“公交到不了、打车不划算、步行又嫌远”的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城同质、共建共享。我市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以惠民为目的,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度,“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健康服务圈”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纷纷落地。走访中,记者来到魏都区平安广场,广场北部装有滑梯、木马、跷跷板等儿童游乐设施,一群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南邻的围笼式灯光篮球场上,一群小伙子或灵敏地抢球,或轻快地投篮,恣意挥洒着汗水。像这样便民惠民的广场和游园,许昌市建了126个。

按照许昌市“十三五”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路线图”,我市将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让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承载力、辐射力明显增强。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体现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检验着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许昌市广大干部群众将奋力拼搏,实干争先,让城市“颜值”提上来、“气质”显出来,让百姓生活更宜居、更幸福。


责任编辑: 高云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