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指明了致富路”

摘要:

11月18日,记者在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看到,3000多亩杮树站在村头的山坳上,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寒风中摇曳,绘就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土地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在上面栽种的杮树就是我们老百姓的摇钱树。”……在该村杮子种植园里,村民们一边熟练地劳作着,一边讨论着。

“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大家一定要对发展有充足的信心。”村民王向说,这对合作社社员来说,可以算是吃上了“定心丸”。

“这个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报纸上看到过,就是不知道咋搞。”另一位合作社社员问。

看到大家七嘴八舌的样子,冯清让接过话茬说:“说白了,就是要让咱们农村环境越来越美丽,经济越来越富裕,农民的日子将越来越好!”

原来,冯清让是刘门村的致富带头人。他成立的禹州市众颖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了全村85%的杮子种植散户入社。

正在修剪杮树的村民高景超说:“俺承包了40亩土地,全部种了杮树,今年每亩产量超过2000公斤,杮子由合作社按每公斤2元收购,效益相当可观。”

冯清让介绍,合作社推出的模式是提供杮树苗,提供技术,统一回收产品,并且给村民提供一个很大的利润空间,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原来,磨街乡刘门村属于深山区,自从村里的煤矿资源整合后,村民只能靠种地为生。如何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返乡创业农民冯清让下定决心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机遇,回到家乡发展林果业。

他通过多方考察,发现刘门村的土质环境条件,非常适宜种植柿树。这样,既能绿化荒山,又能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经过精心管理,冯清让和乡亲们种的杮树于2007年开始挂果。

2012年,根据发展的需要,冯清让成立了禹州市众颖种植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乡亲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2014年,他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加工厂,提升了杮子的加工能力。

问及今年的杮子产量与收入时,冯清让眉开眼笑:“今年风调雨顺,雨水多,是个丰收年。我们回收的优质柿子加工成柿饼,品相不好的加工成柿子醋,产品供不应求。”

“乡村振兴战略还提出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这些措施对合作社来说都是利好。”冯清让对记者说,“随着这些利好政策的出台,未来,我们合作社所急需的冷藏库、道路等基础设施会得到更大的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也会逐渐走上融合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扩大规模、搞精深加工的方式,实现合作社的提质增效,大家的腰包一定越来越鼓!”

采访即将结束时,冯清让微笑着说,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农民而言是指明了致富路。下一步,他将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让杮树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把杮子产业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 高云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