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在许昌这片热土上,革命先烈的名字被永远铭记

浴血奋战 抗日英烈共御外敌

摘要:

核心提示

国难当头之际,许昌这片热土上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他们以不惜杀身成仁、马革裹尸的英雄气概投身抗日战场。英雄的名字,应该被世人铭记!

12月13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著名抗日英烈吕公良之子吕行素,听他回忆自己父亲的英雄事迹。他说,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公祭日如此重视,他真的很感动。希望借此警示世人,使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吕公良:誓死保卫许昌

当日10时许,记者电话联系了身在深圳的吕公良之子、77岁的吕行素。老人声如洪钟,思维敏捷。谈到国家公祭日活动,他激动地说:“抗日战争中,有太多的英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贡献是巨大的,每个人都要铭记历史、铭记他们。”

据吕行素介绍,吕公良原名吕周,1903年出生于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1936年,吕公良北上抗日,参加了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著名战役,立下赫赫战功。1944年,吕公良以中将师长的身份保卫许昌,与麾下官兵一起誓死守卫,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终年42岁。吕公良身受重伤之时,还能翻身而起,打死打伤自己的日本兵,高呼“不投降”。

吕行素说,战前,父亲给母亲写了一封信,称:“我已充分准备,打仗是军人的本分。恐怕此信到时,我已在与敌人拼命了。军人不打仗还有何用?”

1986年,民政部追认吕公良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国民革命军陆军十五军新编二十九师师长兼许昌警备司令吕公良名列其中。

陈德馨:昏迷中仍念念不忘杀敌

生于1904年的陈德馨是冯玉祥手下名将,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师八十六旅旅长,1938年率军参加武汉保卫战,9月12日牺牲。其灵柩运往故乡时,武汉万人沿街设祭。2014年9月1日,陈德馨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陈德馨是鄢陵柏梁西老庄人。他性情刚直,自幼随父读私塾。

1922年,他考入陆军检阅使署学兵团,后毕业于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事教育团。北伐战争期间,他先在冯玉祥部下任营长,后升团长,1930年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师八十六旅旅长,驻防山东。七七事变爆发后,冯玉祥电告部下,要随时准备报效国家。陈德馨率先复电:“本旅全体官兵,枕戈待命,誓歼倭寇,为中华民族而死!”

此后,他率部与日军在山东临沂、陵县、德州、济宁等地交战,多次取得胜利。由于战功卓著,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8年3月,他率部驻扎津浦线,牵制进攻台儿庄的日军;7月,驻防许昌;8月,奉命参加武汉保卫战。

9月6日,他率八十六旅2500多人到武汉外围作战,奉命驻守鄂东黄梅凤凰岭。日军2000多人在1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疯狂进攻。八十六旅顽强阻击,伤亡惨重。7日,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率部勇猛冲杀,数次击退日军,战至全旅只剩20多人仍死守阵地。

后来,他身负重伤,腹部血流如注,但仍力战不退。直至援军赶到,他才被从前线抬下,送往汉口万国医院抢救。12日,他苏醒后留下遗嘱:“倭寇猖獗,国难益深。凡我军人,皆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昏迷中见病房窗口,以为是阵地,急推夫人去把守;见门口有人出入,又说此处不行,让副官去阻拦。当日15时,他在呼喊“拼、拼”的杀敌声中去世,年仅34岁。

朱毅先:紫云山下走出的抗日英雄

2015年8月24日,民政部公布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襄城县抗日英烈朱毅先名列其中。

12月13日上午,记者在襄城县湛北乡南姚村见到了正在开展扶贫工作的中共襄城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福松。

“抗日英烈朱毅先身上集中体现了襄城人民英勇的抗战精神。”王福松说,紫云镇优美的风景闻名遐迩,朱毅先的家就在紫云镇朱庄村,他的孙子如今仍在朱庄村居住。

王福松介绍,朱毅先生于1898年,爷爷是私塾先生。朱毅先成绩优秀,家人对其倾心栽培。朱毅先不孚众望,考上了著名的黄埔军校。

《襄城县志》记载,1939年年初,朱毅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战区第七游击纵队副司令。3月21日夜,2000余名日本兵从新乡突袭荆隆宫游击队阵地。朱毅先率队迎击,在大堤上与敌人血战4个小时,杀敌百余人。朱毅先身中数弹,部属劝其暂避。他说:“此正我杀敌报国之时,岂可复失?”他忍痛力战,又一连打死数名日本兵。日军火器愈烈,弹射如雨,朱毅先不幸又中一弹,为国捐躯,被安葬在朱庄村朱氏祖茔中。

英雄遗体归乡后,为其送行的人从县城绵延至墓地。

杨尚武:投笔从戎抗击日寇

在壮烈的许昌保卫战中,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十五军新编二十九师八十五团团长杨尚武受命死守许昌城。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率部在城北成功阻止日军的疯狂进攻,又在城南与日军展开白刃战。2015年5月,杨尚武名列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杨尚武,湖南汉寿人,生于1907年。杨尚武幼年丧父,家境清贫。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年轻时,他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萌生了打倒军阀、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于是,他毕业后毅然投笔从戎。

1923年,杨尚武参加国民革命军。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尚武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大会战等战役。他作战勇敢,屡获嘉奖,从士兵递晋为排长、连长、副团长和团长等。

在许昌保卫战中,部队突围时,杨尚武负责断后。部队行至大坑李、十里庙一带以南,许鄢大道以北时,进入日军二十七师团的包围圈。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枪声、炮声响成一片。杨尚武重伤倒地,血流不止。李树森营长看到杨尚武负伤,急忙去搀扶。杨尚武却说:“不要管我,赶快突围。”说完,他便昏了过去。由于无法医治,杨尚武不久以身殉国,年仅38岁。

新闻连连看

许昌还有很多抗日英烈

沈东平 河南舞阳人,1905年出生,1928年入党,历任许昌县委书记、中共河南临时工委负责人、中共河南省委委员、中共豫东区委书记等职。创建了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并担任参谋长,积极配合吉鸿昌开展抗日反蒋活动,在发展和推动河南抗日救亡运动中作出了突出贡献,1938年与日军作战时牺牲。2014年9月1日,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黄永淮 四川安岳人,1902年出生,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毕业生,历任国民革命军八十八师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42年调任三十一集团军高级参谋,兼新编二十九师副师长。1944年4月底,日军二十七师团向许昌城发动攻击,黄永淮率官兵浴血阻击。5月1日拂晓,黄永淮奉命率部突围,途中遭遇日军袭击,腿部中弹被俘。在押解途中,黄永淮乘机夺得手枪击毙一名日军,遭到日军杀害。1986年,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黄永淮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肖孝泽 四川富顺人,1912年出生,2014年9月1日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九一八事变后,毅然辍学从军,历任川军二十八军邓锡侯部连长、副营长等职。七七事变爆发后,任河南禹县自卫团司令,后任许昌国民兵团团长,1942年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43年2月调任三十六集团军司令部任高级参谋兼参谋处长。1944年春,日军调集44万兵力进攻河南,肖孝泽在陕县阻敌战斗中牺牲。


责任编辑: 高云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