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别称“阳翟”音读考辨

2018-01-12 10:26:24  来源:  作者: 李清源

我要分享:

摘要:

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夏禹故土,有史以来变更过好几个名称。初称“夏邑”,春秋归郑国所辖,称“栎”。自战国韩都于此之后称“阳翟”。阳翟是使用最久的一个名称,直到明代初年废置,前后长达1700年。也就是说,最能代表古代禹州的称呼,就是“阳翟”了。

对于“阳翟”的音读,现在普遍读为yáng dí。“翟”是多音字,既读dí,也读zhái 。读dí时意为长尾雉鸡。《尚书·禹贡》有“羽畎夏翟”。又引申为乐舞时舞人所持的雉羽。《诗经·邙风》有“左手执龠,右手秉翟”。上古时期又与“戎狄”之“狄”通用。《周语》有“自窜于戎翟之间”。读zhái时则为姓氏,比如隋末瓦岗起兵领袖翟让。

自明初改称钧州之后,“阳翟”一词废用600多年。疏隔既久,而音韵代变,字涉多音者,难免会有音读疑义。尤其是像“阳翟”这样的地方称谓,与后世之国史与学术关系不著,音读问题自然难以引起重视。现代禹州人习读之为yáng dí,意其与上古翟人有关,证据来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夏,翟伐郑,取栎。”翟人取栎之后就居住在了这里,而此地位于嵩山之阳,因此改称“阳翟”。

也就是说,将“阳翟”读为yáng dí,与“翟伐郑,取栎”这个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逻辑关系。但是这个关于“阳翟”名称由来的解释是颇可商榷的。只要联系《左传》上下文,我们可知道,这里的“翟”是指翟国,而非居无定所、到处寇掠、随遇而安的夷翟流动部落。翟国即翟人之国,兵势相对强盛,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时,先去的就是翟国。

翟国在什么地方呢?史无明载,但是从《东周列国志》的描述里,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个大体位置。据《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一回载:“却说重耳,是日正与翟君猎于渭水之滨,忽有一人冒围而入,求见狐氏兄弟。”由此可知翟国在渭水一带。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翟国离晋国和东周国都很近。

那么翟国为什么出兵伐郑呢?这要从发生在郑国和滑国之间的一场战争说起。鲁僖公二十四年,即周襄王十六年,郑国攻打滑国,滑国兵败归附。但是郑国还师后,滑国又倒向了卫国。郑王很生气,再次发兵攻滑。周襄王居中调停,派人去郑国为滑说情,郑王不但不听,还扣留了周襄王的两位使者。周襄王震怒,听从颓叔和桃子的建议,向翟国借兵讨伐郑国。翟国应其请,派兵去打郑国,替周襄王报仇,攻下了时为郑国属地的栎邑。翟兵代人作战,劳师远征,战事结束,即当返国,纵使留兵戍守,终不能长久居之。到了这年秋天,翟国和周王室又翻了脸,对打起来。因此,翟兵虽然一度攻下栎邑,但势不能据为己有,在此殖民。事平之后,郑国重新恢复了对栎邑的统治。

而在此之后的极长时间内,这个地方依旧被称为“栎”。这在《左传》里载有明文。

鲁宣公十一年春,即周定王十一年,“楚子伐郑,及栎。”此时“翟伐郑,取栎”已经过去40年了。

鲁昭公元年,即周景王四年,“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伯州梨城犨、栎、郏。”这是“翟伐郑,取栎”后95年的事。

鲁昭公十三年,即周景王十六年,“楚子使枝如子弓聘郑,且致犨、栎之田。”这已经在107年之后了。

“阳翟”之称首次出现在典史记载中,是在《史记·韩世家》:韩景侯九年,“郑围我阳翟。”此时去周襄王十六年“翟伐郑,取栎”,已经200多年了。

因此,说翟人取栎邑居之,因其地在嵩山之阳而改称阳翟,只是一种想当然的假设。

既然“阳翟”名称之由来与翟人有关的说法不成立,那么把“阳翟”读作yáng dí也就靠不住了。也许会有人从“翟(dí)”的另一个义项立论,把“阳翟”往雉鸡上扯关系,从而证明这个音读是正确的。如果有人果真这么做,也说不上荒谬,胡适认为研究学问应该大胆假设,天马行空的思想应该受到鼓励。但是仅仅靠大胆假设还是不行的,胡适又说了,“要小心求证”。要求证“阳翟”的音读其实并不难,既然这是词汇与音韵学的问题,我们就不妨直接求助古代的音韵学著作,尤其是在先秦之后、明初之前,“阳翟”这个县名使用期间的音韵著作。

在漫长的时期内,各朝各代都有音韵学著述,而影响尤大的,为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唐代孙愐的《唐韵》、北宋真宗年间的《广韵》、北宋仁宗年间的《集韵》、元代黄公绍的《古今韵会》和明代洪武八年编修的《洪武正韵》。《切韵》和《唐韵》已残佚,今谨从其余四部著作里考证一下“阳翟”之“翟”的音读。

《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丘雍奉旨编修,成书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广韵》入声二十陌部中所录“翟”,场伯切,注释为:“阳翟,县名,亦姓。”录在入声二十三锡部的“翟”,徒历切,注释为:“雉。”

《集韵》,丁度等人奉旨修订,成书于北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集韵》入声二十陌部所录“翟”,直格切,注释为“阳翟,县名,亦姓。”录在入声二十二锡部的“翟”,亭历切,注释为:“山雉尾长者。”

《古今韵会》,又称《韵会》,黄公绍编撰,成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熊忠嫌其条目烦琐,予以精简,编成《古今韵会举要》,成书于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古今韵会》入声十一陌部所录“翟”,直格切,注释为:“阳翟,县名。”录在入声十二锡部的“翟”,亭历切,注释为:“山雉,通狄。”

《洪武正韵》,又称《正韵》,宋濂、乐韶凤等十余人奉诏编修,成书于明太祖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洪武正韵》入声七陌部所录“翟”,直格切,注释为:“阳翟,地名。”同录在七陌部的另一个读音为:杜历切。注释为:“江淮之间谓雉。狄、翟,古通用字。”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洪武正韵》主要编纂者之一的翰林院修撰李叔允,正是河南阳翟人。

由上述四部音韵著作之注释可知,阳翟之“翟”与翟鸟或翟人之“翟”的音读是不同的,而且基本不在同一个韵部。而清朝康熙年间所编纂、至今仍广泛应用的《康熙字典》,更是用直读法标明了“阳翟”之“翟”的读音:音宅。阳翟,县名。《史记·项羽本纪》有“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

当然,如果用现在通用的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来读,《广韵》成书时代的“场伯切”,和《集韵》《古今韵会》《洪武正韵》成书时代的“直格切”,发音与现在的读音zhái是有些出入的,正如“徒历切”“亭历切”的发音与现在的dí有差别一样。这是因为音韵是随着时代不断发生变化的,相同的一个字词,在不同时代的读音往往会有一些异化,彼时的“场伯切”“直格切”之“翟”,即今时读作zhái的“翟”。反证是,同样定都北京的清朝,其《康熙字典》里直读翟为“宅”,音读就与现在完全一致了。

所以,“阳翟”的正确音读应为“yáng zhái”,而不是现在所流传的“yáng dí”。

李清源 男,河南禹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发表于《当代》《十月》《青年文学》《山花》《散文》《北京文学》等杂志,大量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好小说》等诸多报刊选载,入选多种年度权威选本。其中篇小说集《走失的卡诺》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李清源曾获当代小说拉力赛2015年度中短篇小说总冠军、第二届杜甫文学奖、蔡文姬文学奖。


责任编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