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网 > 县区 > 建安区 >正文

政策给力、科技助力,农业有奔头儿

2019-10-08 16:47:15 来源: 许昌网 作者:

我要分享:

摘要:

 

  大型农业机械助力,赵保献对农业发展充满信心。记者 牛志勇 摄

  


记者 毛迎

    核心提示
    56岁的赵保献是建安区五女店镇南街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2004年,国务院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赵保献流转57亩地,赚到了“第一桶金”。2005年196亩地,2006年1000多亩地,今年2000多亩地……政策支持、科技助力,土地流转集中后的规模化效应让种粮能手赵保献得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靠种粮实现了发家致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变化更是明显——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取消农业税,再到土地流转,直至现在出现的专业合作社,农业体制机制不断变革;农业新机具、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使种地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变得越来越轻松。农业成了有奔头儿的产业。
    政策给力,种地越来越有甜头儿
    9月24日,阳光灿烂。建安区五女店镇南街村广袤的田野上,一台玉米收割机正在作业。在玉米棒被采收的同时,玉米秆经过粉碎实现了秸秆还田。之后,一台拖拉机将土地耙得平平整整。“我种了900亩玉米,这台机器一天可以收150亩。收获的玉米直接通过铲车和滚筒进入烘干机。4台烘干机连续作业,可以将当天收获的玉米全部烘干。收完900亩玉米只需要6天时间,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赵保献说,如果仅靠人工,每人每天最多掰完1亩地的玉米棒,之后还要铲玉米秆、犁地、耙地……费时费力。
    赵保献今年种了2100亩玉米、大豆和花生,眼下正处于收获期。他雇了10名农机手,使收割机、拖拉机、烘干机等农机具全派上了用场。用他的话说,他只需要在家里“遥控指挥”,就能保证2100亩地产出的粮食颗粒归仓。“种地越来越有甜头儿!国家的政策好,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赵保献乐呵呵地说。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土地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免除农业税,再到“三权分置”和乡村振兴,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保献就是受益者之一。
    赵保献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后,乡亲们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家分了6亩多地,缴了公粮,不仅填饱了肚子,而且经济状况明显好转。”赵保献说。
    2004年,国务院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当年,赵保献流转了57亩土地“小试牛刀”。“一年下来赚了2万多元钱。我一核算,种地比出去打工强!”赵保献说。
    之后,赵保献流转土地的面积不断增加,2005年达到197亩,2006年超过1000亩。这一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赵保献心里很高兴。“听说取消农业税这一消息时,村里炸开了锅,人们半信半疑。后来政策真的实施了,全村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我记得很清楚,知道这件事情后,我专门买了一瓶白酒,叫上身边的朋友庆祝了一下。想着以后土地产出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心里乐开了花。”赵保献回忆道,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以前,农民开小轿车是不敢想象的事情。现在,村里很多人家有小轿车,开着小轿车去种地不是稀罕事。”
    2014年,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始实施,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三权分置”既解决了大量农民外出务工时牵挂家中“一亩三分地”的问题,又给像赵保献这样的种粮大户吃了定心丸。通过种地过上幸福生活的赵保献抢抓机遇,流转的土地超过了2000亩。
    科技助力,规模化种植更高效
    这么多地,赵保献是如何管理的?在赵保献的家中,整齐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前端是一排利齿的收玉米机、张着“大嘴巴”的“雷沃谷神”大型收割机……仓库尽头,一个低温循环式大型谷物烘干机看起来像工厂里的大型加工机械,很壮观。
    “现在,我们打药用上了无人机。儿子站在地头动动手指就把几千亩地的药给打了。一架无人机10分钟能喷洒农药20亩,抵得上100个工人同时作业。”赵保献自豪地说。
    以前,农作物成熟的时节遇到阴雨天气,老百姓的脸上就会布满愁云。现在,这对赵保献来说根本不算事儿。“我现在拥有大型烘干设备。玉米、黄豆等收割下来直接烘干,保证颗粒归仓。”他说。
    富裕起来的赵保献注册了建安区保献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种粮大户,想土里刨金,必须依靠现代化设备进行科学种田。”赵保献说,国家要求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种粮大户,应该主动挑起肩头的责任。“现在,我的合作社有无人机两架、收割机30多台、拖拉机40多台、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0台。”赵保献说,水利部门打了井,埋了地埋管,方便了灌溉。许昌市农机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到村里指导工作,提高了大家科学种田的水平。
    连片种植、集约化管理,赵保献带领合作社的村民一起致富,成了我市的“种粮明星”,先后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河南省种粮标兵。建安区保献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赵保献认为,这一切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发展日新月异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市农业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市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紧随时代潮流,坚定不移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态势。全市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特色产业优势凸显,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方面,我市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全国平原井灌区连片规模最大、技术集成度最高的节水灌溉示范区,总面积达85万亩,去年粮食产量达到298万吨,创历史新高。
    此外,结合各地经济基础、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我市坚持抓点连线成片带面,谋划了“五大振兴样板村”“六大示范工程”等举措,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乡村振兴模式。建安区、长葛市入围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5个乡镇成为省级示范乡镇。在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方面,全市聚焦农村垃圾、污水、改厕等重点,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连续两年位居河南省第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农业一定能成为有奔头儿的产业,农民一定能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一定能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赵保献说。
    新闻连连看
    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破解“三农”困局、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战等重点工作,不断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全市农业生产稳中有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乡村振兴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责任编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