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方便之处见文明

摘要: “昔日,一间破屋一盏灯,苍蝇蚊子乱嗡嗡。闻着气味能找到,方便之后无水冲。如今,免费公厕真方便,通风排水全实现。行走百米能看见,百姓如厕不再难。”

本报记者 孔刚领

“昔日,一间破屋一盏灯,苍蝇蚊子乱嗡嗡。闻着气味能找到,方便之后无水冲。如今,免费公厕真方便,通风排水全实现。行走百米能看见,百姓如厕不再难。”

11月28日中午,在市区劳动路中段一座公厕内,公厕管理员老何说起这段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许昌公厕的变迁。

他管理的这座公厕,面积40多平方米,洗手台、面镜、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厕位一侧安装了挂衣钩,照明装置随路灯一起开闭。

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蚊蝇满天飞的老旱厕。“老旱厕臭烘烘的,夏天得拿把扇子赶苍蝇、蚊子,一直盼着改造呢。”在附近小区住了20多年的市民李东说,公厕升级成水冲式公厕后,环境变整洁了,居民更方便了。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关系大文明。20世纪90年代,我市的公厕大多隐藏于民居巷道中,而且都是旱厕,一年四季臭气不断。2001年,我市提出争创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中国优秀旅游城目标,大规模的“厕所革命”就此启动。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市中心城区先后新建、改建公厕448座。仅2016年-2018年,中心城区新建、改建公厕228座,总投资4100多万元,今年,我市将公厕提升改造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再次投资大约1100万元,在游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新建公厕24座,基本实现500米内有公厕的布局,保证了市民5分钟找到公厕。”市环卫处主任周建生说。

采访中,石家庄客人李先生说:“许昌的公厕建设得真不错,外面看着漂亮,里面的设施也很有品位。我要给许昌的公厕竖大拇指,好就是好!”

随着我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为了让“方便”之处更方便,在公厕建设上,我市采取“一厕一景”的建设理念,融入许昌历史文化,彰显文化特色和城市品位;公厕内增设无障碍坡道、残疾人扶手、烘手机、洗手液、音乐播放器等人性化设施,力求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要。在公厕管理上,实行“十星级”评定标准,24小时免费开放,在节假日、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延长值守时间、增加保洁频次,确保群众如厕有个良好的环境。

公厕建好了、管好了,怎样才能让群众第一时间找到“方便之处”?为此,我市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将推出公厕服务App,今后市民通过手机定位功能或输入路名即可查询所在位置周边公厕分布情况;在公交站牌、十字路口等部位设置55个公厕地图、300块公厕导向牌,使外地游客及市民群众能够快速找到公厕。

大手笔投入,大规模建设,公厕量出了许昌的文明程度。通过实施建管并重,我市逐渐形成公厕管理服务品牌,并于今年,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上,获得文化建设类银奖。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