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落实扶贫脱贫政策,解决群众生活难题,提升贫困人口满意度和获得感

我市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

摘要: 11月3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专场发布会,通报了全市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安全饮水等政策落实情况。

核心提示

11月3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专场发布会,通报了全市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安全饮水等政策落实情况。

禹州市鸠山镇楼院村的村民赵有营站在自家的破窑洞和新楼房前,开心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

记者了解到,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聚焦行业政策落实落地。截至目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含安全饮水)、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实施“一补一控一提”专项活动

让义务教育有保障

根据公安部、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我市2002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未在学籍系统中注册的义务教育疑似失学儿童共计18051名。市教育局经过排查核对,对疑似失学儿童信息进行归类统计,实施了“一补一控一提”专项活动。

据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晓文介绍,“一补”就是落实学前、小学、初中、高职高专等各学年龄段教育资助政策。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1.8万人次,资助资金9772余万元。目前,各学龄段资助资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部落实到位。“一控”就是实施“控辍保学”行动,对疑似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儿童情况反复排查、逐一核对、积极劝返或送教上门。目前,全市累计劝返学生646人,送教上门1.65万人次,动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零辍学”。“一提”就是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分项分校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贫困地区教育条件改善,全市累计投入2.48亿元,修缮中小学校185座,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

建立“5+N”医疗保障体系

让基本医疗有保障

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健康扶贫的重要抓手。市卫健委首先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由一名全科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公卫人员、一名乡村医生组成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与贫困人口签订服务协议,建立了“一对一”服务关系。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对1637个,团队成员5275人,与7.6万余名贫困人口和脱贫享受政策人员签订了服务协议,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率达100%,确保了每个贫困人口都有家庭医生提供服务。随后,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个一”管理措施,即“一户一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一户培养一个明白人,一户一张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一户一本健康教育手册,一户一个健康扶贫小药箱,一户一个家庭医生联系牌,一人一张贫困人口就诊卡,一人一张医保卡,一年一次健康体检,一病一个健康处方”。对残疾、重大疾病患者,行动不便的贫困人口,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慢阻肺、冠心病等6种疾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管理,每周进村开展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健康管理。遇到紧急情况时,为贫困人口提供预约转诊、预留号源、优先安排住院床位等服务。我市基本实现了“平时健康有人管、需要服务有人帮”的工作愿景,得到了贫困人口的普遍认可。

为了让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我市还建立了“5+N”医疗保障体系。

“5”就是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保帮扶计划、医疗救助“5项”医疗保障制度。“N”就是全面落实30种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免费提供药品、“百医包百村”、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等特惠政策。截至目前,全市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合格乡村医生覆盖率、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均达到100%;贫困人口县域内就医率达到90%;贫困人口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90%以上。患30种大病的4329名贫困人口逐一建立专项救治台账,明确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应治尽治”。3.18万名未脱贫和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人口办理了门诊慢性病卡,做到“应办尽办”;今年1—9月份,全市贫困人口发生合规医疗费用1.935亿元,报销1.832亿元,报销比例达94.7%,使贫困人口的就医负担得到极大的减轻,避免了因病致贫问题。

同时,紧盯“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一般大病不出县、重大疾病不出市域”的目标,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将193个贫困村和99个重点非贫困村卫生室纳入全市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络平台,实现医疗资源互通共享,使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得到全面改善。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

让住房安全有保障

住房安全关乎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我市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组织对全市16.7万户“四类”重点对象进行大排查、再鉴定,对鉴定出C级、D级危房的纳入改造计划,逐户建立改造台账,确保“应改尽改、不漏一户”。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1.84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2039户,如期实现了全市存量危房动态清零的目标任务。同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强化技术培训,分别组织全市开展基层技术骨干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79场次、2808人次,确保了改造政策和技术要求及时落实到位;全面开展核验,充分利用国家住房安全有保障信息平台和核验手机APP信息工具,按照鉴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三种形式,对全市277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逐户开展核查核验,核验证明,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构筑“三个责任”体系

让安全用水有保障

市水利局副局长田中央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农村供水保证能力,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农村群众对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的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资5.59亿元,解决了5个县(市、区)102.9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98﹪以上,提前实现省水利厅下达我市2020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指标,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围绕“贫困人口饮水安全100%达标、农村饮水工程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管理”要求,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对工程建设、运行、水源水质、水价、维修基金及奖惩等方面逐一规范,全面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水平。

把农村供水运行管理责任落地落实落细也是保障安全用水的一个关键,我市建立了地方政府主体、行业部门监管、供水单位运行管理的“三个责任”体系,先后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基金31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可持续”。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