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方铁路许昌西站站房开了家商贸公司。
废弃的水塔
核心提示
每一座城市的历史里都有小火车的身影,许昌这座小城也有一段有关小火车的历史。在三李社区,就有已经废弃的地方铁路许昌西站、加水水塔,以及小铁路的记忆……3月27日,记者再次来到三李社区,找到了已经废弃多年的地方铁路许昌西站。
一辆小火车要加几十吨水
废弃的水塔,坑洼不平的土路,高耸的梧桐树,破败的起脊瓦房……伴随着震耳的汽笛声,车轮与铁轨共同演绎“咣当、咣当”的协奏曲。
“该水塔是附近最高的建筑物,其主要作用是给蒸汽机车加水。”在地方铁路许昌西站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职工赵爱莲就住在废弃的水塔旁边。赵爱莲告诉记者,蒸汽机车的型号与水箱的大小有关,途径许昌西站的小型蒸汽火车有38吨和42吨两种型号。由于用水量较大,西去禹州的小火车都要在这里加水,加一次水需要几十吨!
“许昌西站先建起了草庵,后来慢慢建起了站房、家属院等配套设施。”赵爱莲说,20世纪60年代,她开始在禹郸窄轨铁路(禹州至神垕)工作。在她的印象里,那时的地方铁路许昌西站附近都是农田。记者了解到,闻名至今的禹郸窄轨铁路1966年始建,地跨许昌、周口,是中原大地上重要的客货运输纽带。禹神窄轨铁路是禹郸窄轨铁路的延伸线,建于1972年,只办理货运业务。
该水塔不远处的地方铁路许昌西站早已经废弃,被圈起来改成了商贸公司。记者站在铁门外,看到原来站房外墙上的黄色涂料格外醒目,十几间房子一字成列,门口那棵高大的松树,见证着小铁路的辉煌历史。
“当年,我从扶沟到许昌,晃晃悠悠地坐了几个小时的小火车。”据原许昌地方铁路局老职工谢水甫回忆,这条铁路站点密集,逢站即停,旅客列车加挂敞车、棚车,或者干脆开行客货“混合列车”。农民的牲畜、摩托车、农具、农产品都能装在火车内同行,列车在沿途各站均可装卸,甚至利用行车间隙在正线停车卸货,还可以直接将化肥、农药送到田间地头。
曾是中原大地重要的煤炭运输纽带
“我18岁就在这里上班,见证了小铁路的辉煌与落寞。”在地方铁路许昌西站站房附近,记者遇到了在这里工作30多年的老职工袁暑成。他告诉记者,这条铁路线主要是以货运为主,只在20世纪70年代有过一段短暂的客运史。
在袁暑成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禹州各煤矿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煤炭难以运输;而豫东以至皖北大平原,民间缺燃料,或扫落叶,或以牛粪、薯干作为燃料。每当农闲,条条通往矿区的公路上,有数以万计的拉煤群众,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人力车大军,公路交通常因此堵塞。20世纪60年代,禹郸铁路建成后,一扫历史陈迹。铁路线纵横二百多公里,饱受“水旱蝗汤”之苦的豫东平原,到处呈现一派工业振兴、市场活跃、五谷丰登的繁荣景象。
许郸铁路为京广线的客货分流与集运起到了积极作用。
京广线穿过许昌市区的两侧,地方铁路设有两处换装线货场,运量年达60至70万吨,将禹县煤田的原煤换装京广线货车,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皖、苏、鄂、鲁等省;经由京广线送到的钢材、水泥、化肥、农药、建筑器材以及民用生活品,通过许昌地方铁路直发豫东各市县。
禹郸铁路的货运以煤炭为主,其次是建材、铝矾土、农副产品、日用百货等。全线各站办理货运营业。除神垕站至许昌西站区段、淮阳至周口支线不办理客运营业外,许昌至郸城间各站均办理客运营业。
“我上班后一直在调度上工作,那时值一个夜班,就有对发的十几对列车通过,可以说相当繁忙。”袁暑成回忆起往昔的繁忙场景,仍是感慨万千。时至今日,他闲暇时还会骑上自行车,到地方铁路许昌西站转转,看看自己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
小铁路的落寞与重生
“我现在在苏桥上班,还是从事调度工作。”袁暑成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小火车曾经的优势如今变成了劣势。
一位坐过小火车的人写道: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时而可见洁白的羊群。农闲季节,乡村的早饭开得晚,我坐在车上可以看到村民端着饭碗,在沿线的院舍门口吃饭。由于火车速度太慢,我甚至能看到他们饭碗里盛有什么菜。如今,这种场景已经成了历史。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铁路的大提速和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加速建设,铁路、公路运输均呈现勃勃生机。“慢吞吞”的小火车,运输效率不断下降,而且由于每一次运输货物都要经历复杂的审批环节,亏损严重。
2009年是许昌市地方铁路史上值得记忆的一年。这年3月,河南中航铁路发展有限公司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注册成立河南禹亳铁路发展有限公司,“禹亳铁路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准;6月14日,禹亳铁路准轨改建工程许禹段开工典礼举行,标志着许昌小铁路开始“脱胎换骨”;当年年底,运营几十年的小火车全部停运。
2014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禹亳铁路正式纳入蒙西至华中铁路运输系统规划,该铁路西延东伸,终于形成了如今三洋铁路的格局。三洋铁路自西向东依次连接蒙华、陇海、焦柳、京广、京九、青阜、京沪、宁启等8条国铁干线,全长约1200公里。
如今,小火车的“咣当咣当”声已经成为人们永久的记忆,三洋铁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正在驶向新的征途。
一条铁路承载过厚重的历史和曼妙的时光,如今绵延着不绝的乡愁,唤醒太多童年的回忆。这里保存完好的站房、水塔、铁轨,一度成为人们怀念过去时光的爆点。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