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三李社区旧事(一)

一座桥,连接两个村

摘要:

王月桥闸。 记者 谭宜姝 摄


废弃的铁路桥。记者 张铮 摄


王月桥。记者 谭宜姝 摄


编者按

在许昌,说起王月桥,不少人都知道。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建安区河街乡以西的村民进城,王月桥是必经之路。

但要问起王月桥名字的来历,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本期《许昌往事》,我们来到了魏都区西关街道办事处三李社区,探寻王月桥的来历,聆听王月桥的老故事。

核心提示

三李社区位于市区的西北部,灞陵河穿村而过。

3月25日,记者来到三李社区,想了解王月桥村这个曾被称为“六口半锅”村庄的前世今生。听闻记者的来意,不少三李社区的居民围上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这里的往事。



王月桥村曾被称为“六口半锅”村

3月25日上午,记者走进了三李社区,该社区内街道纵横,街道两旁房屋林立。

该社区以王月桥为界,桥北边是三李村,桥南边是王月桥村。在三李村一处代销点门前,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在很久以前,从山西迁来了李姓和王姓两家,他们是表兄弟,王姓住在河南边,李姓住在河北边。

河北边叫三李村。“我们村里村民少,沿河分了三个区域居住,也许是这个原因,所以叫三李村吧。”说起三李村名字的由来,村民李宏伟这样说。

“我们村没有其他姓氏,全部是姓李的。”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讲得不亦乐乎。对于河对岸的王月桥村,大家都说王月桥村名由来是因为有座王月桥。

“我们这里原来称为‘六口半锅’村。”王月桥村村民王保太说。记者没听明白,问“六口半锅”是啥意思?

王保太解释说,过去做饭,家家户户都垒大锅台,用大铁锅。如果家里人口少,就立不起锅。“六口半锅”村,其实就是指村子小人口少的意思。

由于村子小人口少,王月桥村先后属于过五郎庙社区、洞上社区。“1957年建烤烟厂时,俺村跟着洞上社区沾了光,一早就用上了电灯。”王保太说,那时天落黑,人们用竹竿挑着电线,往穿村而过的主线上一搭,家里的灯就亮了。虽然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很便宜,但定量供应,亮度差。


每个人心中的王月桥都是不一样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每个人记忆中的王月桥都是不一样的。

曾经在三李社区居住过的王振江,在撰写的《咱许昌的河》这篇文章中,曾经提到自己在王月桥附近居住时的经历。

“王月桥是一座石头桥,没有护栏,1970年省汽修为许禹铁路建造的内燃机火车头,要从这座桥上通过。当时施工人员怕出问题,专门用木头把老石头桥加固了,才让大拖板车驮着内燃机车头慢慢地通过。”王振江说,王月桥往北有个二道桥墩,因为没有人去,很安静。

“那里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儿时的我性格内向,喜欢独处。夏天就一个人躺在那桥墩的阴凉处休息。”王振江说。

在村民李林俊的记忆中,王月桥村在当年是许昌的西北郊,河南面是许昌市辖区,河北面是当时许昌县(如今的建安区)的辖区。

“我上初中时,王月桥村头有一间豆腐坊,每每路过时会闻到豆腐的香气,屋里则弥漫着水蒸气,一老一少父子俩忙活儿着,在大缸前迅速地搅动着豆浆,老驴被蒙着眼睛‘哐当、哐当’拉着磨。”村民刘红军说,他们经常从门缝里钻进豆腐坊,围着正在压制的豆腐站一圈儿,趴在那里吱溜吱溜地喝上面那一汪渗出来的热水。

王月桥的嬗变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在王月桥与灞陵河交汇处,记者找到了运粮河的源头——一座约两层楼高的河闸将河水拦腰截断。河闸上游是灞陵河,顺河闸向东有一支流引出,即为运粮河。

据王月桥村民介绍,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条河很漂亮,水质清澈,鱼虾可见,河两岸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后来,随着河边工厂的建立,人口的激增,城市垃圾、工厂污水、生活污水都往河里倾泻,运粮河成了又脏又臭、蚊虫聚集、杂草丛生的“龙须沟”。近年来,政府下大力气对河道进行了清淤、治污、绿化,河水才一点点清澈起来。

穿过狭长稍斜的村街,记者看到了如今的王月桥,水泥桥面,齐腰的护栏,河水清澈,美景如画。沿着河右岸往北走不多远,下去就是亭台楼阁、茂林修竹、碧水环绕的建安风骨游园。

附近还有一处乐行游园,位于八一路以南,东临运粮河,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50米,占地面积7596平方米。该游园通过“乐行亭”“汉砖瓦当”“流觞曲水”三大主题突出展现曹操《气出唱》里的场景。

“修水利,建游园,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每天都来建安风骨游园健身的三李社区居民岳三泰表示,政府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划出来这片区域,沿河建起了广场、绿地,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既美化了城市环境,又方便了群众休闲娱乐。

桥已老,梦犹新。王月桥见证了数百年来这里发生的故事,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梦想……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